对比研究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
2021-01-01居永平岳立群王耀辉
居永平 岳立群 王耀辉
【摘要】目的:浅析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74例在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均在2013年6月~2020年6月入院治疗,以系统抽样法为基准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中分别采取带锁髓内钉手术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分别为94.59%和78.38%,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分别为8.11%和27.03,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四肢床上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在治疗中不同的植入物内骨固定方法取得的效果不同,其中带锁髓内钉的手术效果、安全性比较可靠,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在临床中值得普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植入物内固定;带锁髓内钉;动力加压钢板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1-0039-02
四肢创伤骨折是临床较多件的骨折类型,超过90%的患者骨折能够很好的愈合,但还是有部分患者因为感染、局部供血不足、骨折端分离、手术等因素出现骨不连情况,患者会呈现疼痛感,还会对其生理功能、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增加治疗费用[1]。与下肢相比较,上肢更容易发生骨不连,但是下肢一般在治疗上更加困难,存在一定残疾几率。目前,临床中有着较多的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其中植入物内固定就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包括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带锁髓内钉固定等,两种内固定物达到的预后效果存在较大的不同。但是目前医学界对两种内固定方法的具体效果缺少针对性研究报道,于是我院选出74例骨不连患者为对象展开了对比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起始时间在2013年6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同期我院收治的74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纳入标准:经过 CT、X 线检查确诊为骨不连;半年内无手术记录;再次手术耐受;家属和患者知晓本次研究,主动签订同意书加入。排除标准[2]:存在手术禁忌症者;合并骨质疏松、慢性骨髓炎等疾病者;合并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异常者。研究在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后展开。所有患者通过系统抽样法分成各37例的两组,其中研究组年龄在19~
61岁之间,均值(39.62±4.15)岁,男女占比20:17,骨折类型:9例胫骨骨折、12例股骨骨折、16例肱骨骨折;對照组年龄在21 ~64岁之间,均值(39.85±4.32)岁,男女占比19:18,骨折类型:
8例胫骨骨折、14例股骨骨折、15例肱骨骨折。对比所有研究对象的上述资料,符合对比研究要求,差异极小(P>0.05)。
1.2方法 (1)研究组(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根据手术实际部位采取合适的体位,在患肢骨折部位做切口,长度在8~12cm,逐层切开肌肉组织,并剥离阔筋膜,彻底暴露出骨折部位;修复和清理骨不连部位的瘢痕及钙化组织,横断面切成梯形,使用骨刀凿除硬化骨质,再进行扩髓处理,骨不连部位植入髂骨块,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后,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冲洗术区,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2)对照组(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根据手术实际部位采取合适的体位,在患肢骨折部位做手术切口,长度在10~12cm,逐层切开肌肉组织,并剥离阔筋膜,彻底暴露出骨折部位,将骨折区域的钙化组织、纤维瘢痕等清除干净;剥开骨膜,处理骨折部位,打通髓腔;切出梯形横断面,进行植骨处理;对骨折部位的长度进行测量,在患肢张力一侧放置提前准备好的加压钢板,钢板两端使用皮质骨髓钉固定,并实施加压操作,冲洗术区,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3]。所有患者术后都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72小时后拔除引流管。
1.3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1)治疗效果评估方法:骨折愈合良好,局部没有压痛感,则为优;骨折愈合较好,局部基本没有压痛感,则为良;骨折愈合一般,局部有压痛感,则为可;骨折愈合不良,局部压痛明显,则为差。(2)手术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3)并发症包括:骨折愈合不良、关节僵硬、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1.4统计学分析数据整理运用SPSS19.0软件,χ2检验定数资料、 t 检验定量资料,分别用(%)(x ±s)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时P<0.05。
2 结果
2.1分组对比74例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治疗优良率更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2.2分组对比74例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少,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2。
2.3分组对比74例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3。
3 讨论
在发生外力重创下容易发生四肢骨折,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所以需要积极的质量。大部分患者骨折断能很好的愈合,但也有少数患者受到术后锻炼、手术方法、受损程度等因素影响,造成骨折不愈合[4]。作为骨折主要的并发症,骨不连发生后容易出现严重的疼痛感,疼痛主要是骨折端感染、分离所造成的;同时还会损伤关节功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为了改善预后效果,让患者更好的康复,需要明确骨不连的类型和具体部位,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
在骨不连临床治疗中,内固定法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能清除骨不连局部的硬化骨质,修复断端、植骨,并将骨折端固定好,让骨折更好的愈合。内固定植入物种类较多,能达到的预后效果也存在差异,其中常用的方法就是动力加压钢板,将骨折端复位、固定后,通过加压增强固定效果,让骨折更快愈合;不过长期临床应用发现,手术中会产生较大的创伤,所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会影响恢复速度,造成骨折延迟愈合,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再次发生骨折[5]。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相比较,带锁髓内钉固定有着较大的优势,能减少对血管、肌肉的损伤,同时不会破坏骨膜,在髓腔中进行固定,更有助于骨折愈合;此外,带锁髓内钉存在弹性,有着较好的生理应力性,能加速骨痂形成;经过加压固定,还能避免骨折断端出现旋转、移位等情况,所以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加速骨折愈合。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組骨不连患者采取了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而对照组患者采取了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相比较研究组手术优良率高,同时有着较少的出血量、较短的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以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说明,带锁髓内钉手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而且骨折能更快愈合,手术效果比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好。不过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说明,与带锁髓内钉相比较,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较短。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进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时,需要用到的材料少,操作更加便捷,所以能缩短手术时间;但是手术对组织、血管的损伤较大,所以会有更多的出血量;此外,钢板固定在骨折端外侧,需要较大的弯曲应力;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骨折吸收,会逐渐降低加压钢板的作用,甚至发生应力遮挡效应,患者容易再次发生骨折。与其相比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范围小、创伤小,所以不容易发生并发症,更有利于术后恢复;而且其属于弹性固定,生理应力好,稳定性好,能更好的促进骨痂形成,让骨折端更快愈合[6]。
综上所述,四肢床上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在治疗中不同的植入物内骨固定方法取得的效果不同,其中带锁髓内钉的手术效果、安全性比较可靠,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在临床中值得普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巩向东 , 杨坤 .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 [J].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 15(5): 87-89.
[2] 杨志勇 , 涂明中 , 李海涛 .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研究 [J]. 中国伤残医学 , 2019, 27(1): 33-34.
[3] 刘沛 , 余良艳 .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疗效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2019, 11(24): 108-110.
[4] 邢犇 . 基于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比较探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19, 13(9): 79-80.
[5] 杨朝波 .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9, 29(23): 192-193.
[6] 王金国 , 闫秀中 , 丁林 , 等 . 奥尔托夫 (Ortho-SUV) 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连的比较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18, 26(8): 67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