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要“出新”
2020-12-31于晓冰
于晓冰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这可是个大话题。好文章的标准有很多,每个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是,如果把“新颖”二字列入标准,每个人都会很赞同。
今天,我们就以两首“咏柳”诗为例,谈谈写作中“出新”的问题。
柳树在中国算是特别常见的树种,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大量种植,在古诗中也是常被提及的植物。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传统。因为“柳”与“留”谐音,故用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才能深入理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常见诗句表达的意思。
由折柳送别进一步发展,又有“折杨柳”的曲子,吹奏用以表达惜别乃至思乡之情。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诸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等常见诗句蕴含的深意。
除了折柳之外,对于柳树的描述,还常常有“烟柳”或者“柳如烟”这样的说法。比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等。
这个“烟柳”或者“柳如烟”实在是个特别精妙的比喻。“烟柳”或者“柳如烟”并不是说烟雾笼罩着柳树,而是清明时节,柳叶微吐,嫩黄未绿之时,远远望去,好像是轻烟笼罩树冠一样,故名烟柳。
当然,不同地域因为气温不同,出现烟柳的时间早晚也稍有不同。共同点是烟柳的状态实在是稍纵即逝,过不了几天就不见了,所以要想欣赏烟柳的美景,一定要细心观察。
虽然涉及柳树的诗句不少,但是专门咏柳的诗歌不多,大家特别熟悉的是下面这一首。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萬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描画的景象和感觉人人心中有,但个个笔下无。经贺知章的点化,方才鲜活起来。
这首咏柳诗妙在哪里呢?
“碧玉妆成一树高”,用碧玉比喻柳树,好处至少有两点可说。一个好处是“碧”是青绿色,正是树的颜色,与下一句中的“绿丝绦”之“绿”呼应,而且“玉”总让人有温润的感觉,“碧玉”连在一起,一下子让人眼前就有了春天到来之后柳树泛绿的晶莹剔透、充满生机的感觉了。
另一个好处是“碧玉”并不单纯指青绿色的玉石,“碧玉”连在一起,还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小家碧玉”这个词。这就是文化不断积累的魔力,因为各种文本的不断积累,“碧玉”就从无生命的玉石,幻化成那小户人家腼腆善良的美丽女子了。
由此,当我们看到“碧玉妆成一树高”时,眼前看到的仿佛就不只是柳树,或许还有一位亭亭玉立、充满风韵的美丽少女。柳树和少女的形象就这样叠加在一起了。
“万条垂下绿丝绦”,紧承上一句而来。从树的角度来说,绿丝绦是柳树的万千枝条垂下来,像是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从人的角度来说,绿丝绦则是美丽少女临风飘动的丝带状头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细的柳叶是如何从柳枝中生长出来,少女的头饰又是哪个心灵手巧的工匠裁剪而成的呢?最后这两句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吹”出了这细细的柳叶,裁出了这美丽少女的头饰。
正是在这样的巧妙比喻中,整首诗完成了人与柳树的融合,不但人与柳树的形象融为一体,而且人与自然也融为一体。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都蕴含在这首短短的七言绝句之中了。
除了这一首,还有另外一首“咏柳”的诗歌,或许大多数人就不大熟悉了。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知章是“四明狂客”,是“饮中八仙”之一。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人尽皆知。与贺知章比较起来,大家对曾巩就不那么熟悉了。其实曾巩的文名一点儿也不弱,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柳欧苏”之外,就是王安石和他的朋友曾巩了。只不过中小学课本中曾巩的作品选得少,于是知道他的人也就少了。
在这首《咏柳》中,“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这句中的两个副词“犹未”和“便”特别值得揣摩。两个词合在一起,用今天的句式来表达,就是“还没……就……”,把柳树那急不可耐生发的劲头充分勾勒出来了。
“乱条”一个“乱”字,就透出憎恶之情,凌乱的枝条刚刚泛黄,还未变绿,就借着东风之势狂舞起来。显然,这里的柳树也被赋予了人格化的色彩,只不过不再是小家碧玉,而是得势便猖狂的小人。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解把”就是懂得,说柳树只会用纷纷扬扬的柳絮,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然而,它们并不知道,在天地之间还有严寒霜冻。霜冻一来,飞花也好,柳树也好,自然都要“完蛋”,都要枯萎凋零。这里的“霜”用“清”来修饰,显然是在警示那些得志的小人,总有一天,会有正义的力量来收拾你们。
同样写柳树,同样是把柳树人格化,贺知章的《咏柳》和曾巩的《咏柳》截然不同,前者是将柳树比喻成小家碧玉,极尽赞美之情,后者则将柳树比喻成得志小人,表现出明显的贬抑嘲讽之意。
这两首“咏柳”诗的巨大差异,应该给予我们很多写作方面的启发。
每个事物,都不只有一面,而是有两面,甚至更多面。因此,当我们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个事物,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最忌讳人云亦云,要努力做到言人所不能言,言人所未曾言,要有自己的立场,要有自己的视角,要写出属于自己的新意。
其实,不只是写作的视角可以“出新”,从认识到写法,乃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无一不可以“出新”。当然,作为中学生,可能我们很难有独创的东西,但在写作中依然要有意识地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出新”,而不是鹦鹉学舌,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话、写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