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优一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寒热互结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20-12-31王美蓉徐训贞王立杰林晋濠雷孝文
王美蓉,林 艳,徐训贞,王立杰,林晋濠,雷孝文,李 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而大多数慢性胃炎为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也就是Hp相关胃炎。根除Hp可使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消退,从而使慢性炎性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消退[1]。Hp相关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根除Hp可作为胃炎的一级预防措施[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人群中有近50%的人感染Hp,感染人口基数较大[3],但Hp耐药率和复发率也逐渐升高,其根除率降低[4]。因此,开发研究有抗Hp感染及治疗Hp相关胃炎及胃溃疡的中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胃优一号”方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寒热互结型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5~63岁,平均(49.81±8.98)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30年。观察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27~64岁,平均(45.08±9.77)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5]《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6]制定。
(1)临床诊断 ①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的患者可出现不规则上腹痛、嘈杂、反酸、早饱、嗳气等症状。②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③采用14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检测确定存在Hp感染。④B超与其他检查(如CT等)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胃炎症状。
(2)活动性 在慢性炎症基础上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①轻度:黏膜固有层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②中度:中性粒细胞较多,存在于黏膜固有层,可见小淋巴滤泡出现。③重度:中性粒细胞比较密集,可见于整个黏膜固有层,有较明显淋巴滤泡出现。
(3)慢性炎症 ①正常:单个核细胞<5个/高倍视野,若数量略超过正常但内镜下无明显异常,病理可诊断为基本正常。②轻度:慢性炎性细胞较少并局限在黏膜浅层,小于黏膜层的1/3。③中度:慢性炎性细胞较密集,小于黏膜层的2/3。④重度:慢性炎性细胞密集,占黏膜全层。计算密度程度时需考虑淋巴滤泡及周围的小淋巴细胞区。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制定[5]。寒热错杂证主症:胃脘部痞满;饥不欲食,食后胀痛。次症:胃脘怕冷或嘈杂;口苦或干;大便溏滞不爽或干。舌脉:舌质淡红,苔黄或黄白相间;脉弦细。证型确定:具备2项主症和1~2项次症,症状不明显者参考舌脉象及胃镜、病理相关辅助检查。
1.4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年龄18~6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青霉素皮试阴性者。
1.5 排除标准 近1个月内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铋剂、H2受体拮抗剂、抗生素者;近3个月内进行过Hp根除治疗者;有上消化道手术史者;疑似穿孔性溃疡、恶性溃疡、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者;消化性溃疡;哺乳期或妊娠女性;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及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不能配合者;药物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药标准四联抗Hp方案,即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每次20 mg,每日2次,餐前半小时口服;枸橼酸铋钾胶囊(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76),每次0.6 g,每日2次,餐前半小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726),每次1 g,每日2次,餐后口服;克拉霉素胶囊(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96),每次0.5 g,每日2次,餐后口服。连续治疗14 d,14 d后停用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胶囊,继续服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优一号”方,14 d后停用标准四联抗Hp方案,继续服用“胃优一号”方2周。“胃优一号”方由法半夏、黄芩、茯苓、干姜、大枣、炙甘草等药物组成。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Hp根除率。Hp检测采用尿素13C呼气试验诊断试剂盒(北京勃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69),广州华友明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3C呼气试验检测仪(HY-IREXB)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停药4周进行检测。停药4周后,检查结果为阴性者认为Hp根除,检查结果为阳性者则认为Hp未根除,并计算Hp根除率。Hp根除率=Hp转阴例数/总例数×100%。②临床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胃痛、胃脘痞满、嘈杂、口苦口干等)变化,并根据症状量化分级标准进行症状积分,观察不良反应。③临床疗效。以胃痛、餐后胃脘饱胀、反酸、胃灼热、嘈杂、嗳气为主要症状,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症状、体征消失,13C尿素呼气试验转阴,胃镜复查示黏膜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改善百分率≥80%,13C呼气试验转阴,胃镜下病变黏膜范围较前减小2/3;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13C呼气试验复查阳性或转阴,胃镜下病变黏膜范围较前减少1/2;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症状改善百分率<50%,13C呼气试验复查阳性,胃镜下病变黏膜范围较前减小<1/2;恶化:症状改善百分率为负值,13C呼气试验复查阳性,胃镜下病变黏膜范围未见减小甚至加重。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④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5]《中药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试行)》[7]拟定,并根据症状量化分级标准进行症状积分评定,主要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要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采取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治愈: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主要症状改善明显,70%≤疗效指数<95%;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甚则加重,疗效指数<3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91%(34/46),高于对照组的39.13%(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寒热互结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0%(46/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寒热互结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Hp根除率比较 观察组Hp根除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2/46),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寒热互结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4 讨论
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8-9]。《第5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明确提出无论有无症状和并发症,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指出所有Hp感染者均应进行相关治疗[4]。近年来,Hp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导致其根除率下降,且抗Hp西药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肝肾损伤、头痛等不良反应[10]。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对Hp有抑杀作用[11]。目前,根除Hp非抗生素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如益生菌制剂、抗氧化剂、中草药及植物提取成分等。张万岱等[12]研究表明,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提高Hp根除率,降低耐药率,提高症状缓解率,促进胃黏膜修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13],由饮食与环境失和、脾胃失调、感受外邪等引起,主要病机为脾胃湿热、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脾气虚、脾胃虚寒。Hp感染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5]。本科室于2015—2017年在深圳市龙岗区进行了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及易感因素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Hp阳性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和湿热质为主[14]。笔者总结发现Hp相关胃病(胃炎、胃溃疡)患者中寒热错杂型占比较高,治宜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经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Hp感染及Hp相关胃炎是一个慢性病变过程,单纯西医治疗Hp根除率低,复发率和耐药率高,结合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体质,改善其胃肠道微环境,抑制Hp繁殖和破坏胃黏膜的速度,达到治愈和防止复发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胃优一号”方治疗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胃优一号”方是在国医大师唐祖宣温阳益气理论指导下,总结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胃炎临床经验而形成的临床有效验方。其中法半夏苦辛,散结消痞,降逆和胃;黄芩苦寒清降,泄热开痞;二者合用辛开苦降,恢复脾胃升降功能,共为君药。茯苓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为臣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健运脾阳;大枣补气和中,以防诸多苦寒辛散之品克伐胃气,二者共为佐药。黄芩与干姜配伍,可寒热互调。甘草性平,补气益脾,有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缓急之功,还可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研究表明,黄芩、甘草对Hp有较好的抑杀作用[1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镇吐、镇痛、抗溃疡、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药理作用[16];黄芩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还有抗肿瘤、护肝、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抑制中枢神经等药理作用[17];干姜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及镇吐等药理作用[18];茯苓有利尿、调节免疫力、保肝、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19];大枣有抗炎、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保肝、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脂、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20];甘草有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癌、抗肿瘤、抗自由基、抗衰老、调节免疫力、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21]。本研究发现“胃优一号”方对Hp的根除率达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胃优一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寒热互结型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能提高Hp根除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