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分析
2020-12-31秦静王彩霞张婧
秦静,王彩霞,张婧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0 引言
急诊病人病情危急,病种复杂,变化较快,对病人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而通过加强对此类病人的病情观察,做好急诊护理,对于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保障患者安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本文对相应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呼吸系统评估
对急诊病人呼吸系统的评估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对患者的呼吸道情况进行评估:①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如果发现有痰液要及时清理干净,避免堵塞呼吸道。②对于存在呼吸肌活动障碍情况的患者,如格林巴利,护士应认真观察病人胸廓起浮度,有效协助其拍背促痰排出,严重呼吸肌活动障碍者,并严格按医嘱给药。③对于中枢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患者应用呼吸兴奋剂来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
(2)呼吸质量评估:仔细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情况进行评估,并与临床诊断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仔细分析患者的疾病症状,分析出现相关症状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处理。
(3)缺氧程度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不同,因此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指趾末端的紫绀程度等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动脉血氧分析,确保患者氧气充足,预防缺氧事件出现。对于存在缺氧情况的患者,要准确判定其缺氧程度,并及时有效地调整吸氧流量或治疗。
(4)综合上述观察情况,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缺氧情况,要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并及时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确保患者的呼吸畅通。
2 循环系统评估
如果患者的循环功能受到了损伤,会导致患者的全身各器官功能受到损伤,导致相关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特别是患者在休克之后死亡的危险很大[2]。对循环系统的评估主要应当做好血流动力学和心电活动的观察。
(1)血液动力学观察:①仔细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温度、血管充盈度等;②观察患者的尿量:每小时都要对患者的尿量、尿颜色等情况进行严格观察,并将详细信息记录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请医生来处理。
(2)心电活动的观察:如果患者的心排血量不断降低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如急性心衰、休克、心搏骤停等,护理人员要能够深入观察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掌握患者的细节情况,尤其是要掌握患者的心电方面的常用知识,为抢救提供全方位的临床依据[3]。
3 神经系统评估
(1)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情况: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情况,随时观察患者意识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2)瞳孔观察:观察患者的瞳孔情况,包括的主要内容为瞳孔大小、对称性、对光反射情况等,详细掌握患者的瞳孔变化情况所反映的相应的疾病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
(3)在为患者使用肌松剂的时候,要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的肌张力恢复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4 症状观察
(1)高热:如果患者出现了发烧症状,那么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千万不要单纯的认为是独立疾病情况,若患者表现为高烧、寒战、脉搏快、呼吸急促等症状,就要警惕超高热危象发生,一旦发生超高热情况,应以最快速度降低中心体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温[5]。
掌握降温措施:a.高热伴烦躁、四肢末梢灼热的患者,对患者实施冰水擦洗或用4℃5%盐水1000-1500ml 快速为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如为中毒、恶性高热的患者,则可以应用降温毯、冰帽等处理。b.寒战,存在四肢末梢厥冷并伴有高热的患者,应用温水或25%温酒精反复擦洗。c.药物降温:先对患者采用物理降温,如果这种措施不能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那么可以为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例如氯丙嗪、异丙嗪、氢考等药物实施降温。d.严防高热惊厥:安定肌注或静脉滴注。
(2)抽搐:抽搐的症状主要是患者的局部和全身骨骼肌出现阵发性不自主的痉挛、僵直等。
观察的内容:要明确患者的抽搐的情况,包括症状的发作时间、规律、部位等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护理措施:抽搐发作时,a.马上给患者应用压舌板、筷子等,放在患者的上下臼齿之间的位置;b.将患者的衣服扣子、裤带马上解开,减少呼吸堵塞症状;c. 在四肢大关节处稍加压进行保护,防止肢体抽搐而致脱臼、骨折;抽搐发作后:a.若患者的抽搐症状停止或显著缓解之后,协助患者取侧卧的体位,头偏向一侧,预防分泌物倒流引发不良情况;b.抽搐并伴有肢体疼痛及尿失禁的患者,在严格按医嘱给药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泌尿系统的护理工作,以避免感染情况发生;c. 抽搐时意识丧失的患者,要给患者应用相应的保护性措施,要有专人陪护患者,不断提高安全性;d.抽搐发作而意识清楚者,这种患者会感觉十分痛苦,所以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的态度,给患者以有效的治疗,并及时疏导患者。
(3)疼痛:疼痛的额产生原因为:受压、牵拉、移位、发炎、血管的扩张和痉挛等。
观察的内容:要对患者发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等内容进行密切观察,及时为患者采取疼痛症状的缓解措施。
护理措施:a.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症状,那么是由于患者的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若患者为阵发性头痛加剧并伴喷射性呕吐及视力障碍情况,那么要马上给患者应用20%甘露醇250ml 快速静滴,以及时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6]。如果患者为脑出血情况,要抬高头部15°,嘱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给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吸氧;若患者为头痛伴脑膜刺激征情况,要预防患者发生便秘,禁止高位灌肠操作;b. 外伤,脑脊液外流或腰椎穿刺可引起低颅压,会造成患者的头部发生持续性胀痛,摇头后症状会加重,要对患者马上应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便及时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c. 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非常严重,那么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确保室内氛围安静,给患者创建舒适的休养环境,加强心理护理;d. 颅内高压综合症引起的剧烈头痛,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马上处理[7]。
(4)出血
观察内容:a.观察出血的部位、性质(色、量)、出血途径以及引起出血的原因;b.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体温等情况,对相关的异常症状要仔细观察。
护理措施:a. 马上给患者实施配血,做好输血的准备;b.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c. 对于外伤引起的出血,要及早为患者安排手术,马上止血;d. 对于内科疾病引起的出血症状,可及时对症止血处理,明确疾病原因。
总之,对于急诊病人,护理人员应当掌握病情观察的要点,认真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并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对于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有效处理,从而更好地保障救治效果以及患者安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