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

2020-12-31钟海玲张增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本院护患妇产科

钟海玲,张增辉

(山东青岛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0 引言

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在就医时将护理质量纳入对就医的质量要求。因此,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需要护理人员与时俱进,摒弃旧有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护理服务理念与方法,为就医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从而促进护理服务整体性、有效性、科学性、安全性的提高[1]。本文分析妇产科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所采取应对防范措施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的临床资料74 例为本院妇产科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接收的患者,所选患者年龄为22-43 岁,平均年龄为(26.71±3.53)岁。经过检查,所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均无任何异常情况。对于参与本次调查问卷,所选74 例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

1.2 方法

通过本院妇产科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和分析对所选74 例患者实施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需要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具体方法为:一是本院妇产科根据护理要求及日常护理情况,自行设计并制定护理安全隐患调查问卷,并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对调查问卷内容进行调整更新。二是待患者住院后,向其及其家属进行发放调查问卷,并要求其实事求是填写。三是定期将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由专人进行汇总、分析,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召开科室专题会进行研究,并制定整改方案,并有效落实[2]。重点调查内容有:①调查及分析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②调查及分析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妇产科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③汇总、分析妇产科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护理服务安全隐患;④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应对护理安全隐患措施。

2 结果

本次共下发调查问卷133 份,回收129 份,其中有9 份为无效调查问卷,有效调查问卷为120 份,占所下发调查问卷的90.2%,本次调查探究有意义。经汇总、分析120 份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本院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来自于三个方面,即本科护理人员素质、科室护理管理模式及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识等。

2.1 本科护理人员素质

重点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是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缺乏[3]。主要表现:①部分护理人员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意识薄弱;②部分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操作中,对于患者的选择权、同意权等缺乏必要的维护意识,从而导致发生护患纠纷。二是部分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中,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导致护理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三是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操作技术,操作不熟练,导致很难为患者提供科学而安全的护理服务,由此增强护理的安全风险。四是部分护理人员护理责任意识缺乏,实际操作中,对于患者的不良反应未能及时发现;更换药物亦不及时等问题频发,导致患者出现不应有的相关并发症,对患者造成危害,同时也严重影响医患关系。

2.2 科室护理管理模式

重点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是妇产科护理管理相关制度未能建立与完善,导致护理工作标准不一,甚至个别工作无章可循[4]。二是科室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主要是人数与实际工作不匹配,再加之人员素质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工作超负荷等因素,使得护理安全风险加大,护患纠纷增多。三是妇产科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尤其是护士长的护理管理职责发挥不足,表现在对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预见性,这也是护理安全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对于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及岗位教育,表现为相关考核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已有的亦形同虚设,这也是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识

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一是病痛和经济压力导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当负面情绪不能很好地被疏解时,极易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导致纠纷发生[5]。二是部分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期望过高,一旦未能达到,即将不良情绪渲泄于护理人员,若这时护理人员再处理不当,护患矛盾即会加剧。三是患者自身素质较低,亦是一重要因素,表现为对于医生和及护理人员的叮嘱理解不到位,存在着误用药的风险,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纠纷发生。

3 讨论

针对目述妇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就防范措施做如下三方面探讨:

3.1 制度建全,部署合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内容复杂,工作难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提高护理安全防范[6],一是需建立建全护理管理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依。二是护理工作部署合理。高度关注护理人员工作状态,合理调配工作时间,确保护理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以此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3.2 强化教育,提升意识

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责任意识直接影响着护理安全隐患者的高低。因此,一是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以确保各项护理操作准确、高效。二是强化岗位教育,通过法律知识的培训,强化其对法律相关维权条款的认知,从而提高法律意识;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对安全防范重要性的认识,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通过岗位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7]。

3.3 强化引导,提高配合

护理纠纷是双方引发的结果,因此,对于患者的积极引导势在必行,通过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通过疏导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化解其心理的压力;通过给予患者生活指导,促其快速康复等,这些积极的护理干预,利于患者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降低护患纠纷,大大减少因护患矛盾导致的护理风险[8]。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利于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利于制定的防范措施针对性更强,更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9],同时,对于促进临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增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确保产妇在院生产安全,确保本院整体安全防范管理措施到位,确保本院对外树立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本院护患妇产科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