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军教授论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验案
2020-12-31韩佩珊宫嘉莲杨新月吕丹刘铁军
韩佩珊,宫嘉莲,杨新月,吕丹,刘铁军
(1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导师刘铁军教授,行医40 余载,虽已年逾花甲,仍然坚持每周6-7 次门诊,一直从事肝脾胃病的临床诊疗,通读历代名医经典背诵经方,年诊治患者近2 万人次,经验丰富,效如桴鼓[1,2]。三因制宜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通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法则,根据气候、地域、环境、职业、体质等差异,作为立法处方的重要依据[3]。刘老认为在疾病诊治过程中,要把握病本,灵活制宜。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3 年,收获颇多,现整理刘老经验如下,以飨同道。
1 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主要是结合气候变化特点来选方用药。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飨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便提出了时气致病的理论,根据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人体脏腑气血也受时令及六淫影响而有盛衰变化。生理情况下人与自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消长相应,收藏相和,病理情况下应依据人体的状态结合时气之变动。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自然也要经历四季更迭,顺四时之气而动方能合于道。无论是人或证都要顺应四季交替变化,刘铁军教授提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用药可参考春选麻黄,夏用石膏,秋添参冬,冬藏附子。其选方用药旨在于响应四时变化之势,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春季为阴中之阳,属于阴向阳转变的过渡阶段,如果此时患病,多可选用麻黄等辛温解表药,以开肺泻邪,助阳气得复。夏季为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病患易在患病的同时产生明显的实热之症,故多选用石膏、滑石、寒水石等大寒之品以抗衡热邪。秋伤于燥,多于肺相应,辨治多加入润燥不可或缺的沙参、麦冬。《通俗伤寒论》记载“秋燥一证,先伤肺津,次伤胃液,终伤肝血肾阴”。冬日阴盛则寒,其陷于阴证者,多于用附子以回阳救逆。正如明·吴绶撰《伤寒蕴要》所云“附子,乃阴证要药”。
案例:霍某,男,50 岁,2019 年11 月5 日初诊,患者自述间断性胃脘部隐痛4 年,近日外感风寒后上症加重伴嗳气8d。现症见:胃脘部隐痛,得温则缓,嗳气,汗出湿冷,时有身痒,乏力,恶寒,手足凉,矢气少,纳眠可,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质黏,1-2 次/d。舌淡苔白,脉滑。自备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中医辨证:胃脘痛病(胃阳虚弱,表卫不固证);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处方:黄芪30g,桂枝15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20g,甘草15g,党参15g,生白术20g,防风15g,附子10g。予处方5 剂,水煎取汁450ml,150ml 日2 次早晚饭后温服。复诊时患者胃脘部隐痛减轻,手足凉缓解,上方黄芪加至50g 继服7 剂,胃脘部隐痛改善,乏力及手足凉减轻,余症转轻。
2 因地制宜
受地貌、风土、民俗、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因此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注意相关因素的考量。如金元四大家结合地理环境及体质差异,形成了不同派别。如寒凉派的刘完素,认为北方之地四季分明,北方之人身体强壮腠理致密,在饮食上多食膏脂、嗜酒,日久趋于化热,故推崇寒凉之法[4]。刘老认为,在地域上,东北地区虽说夏日炎炎,但寒冬凛冽,春秋乍暖还寒,故脾胃病多虚寒;在饮食习惯上,多食膏脂、葱蒜、咸菜或腌制品、嗜烟酒、饮浓茶,日久易积痰化热,临床中多见脾胃病合并脂肪肝、高血压的患者,正如古人云“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全面调控饮食习惯有利于正气驱邪。
在脾胃病论治中,针对脾胃虚寒者善用温中之法以顾护中州,在使用寒凉药物之时也注意不过偏寒热,注重配伍。在患者咨询服药期间饮食指导时,刘老编了一些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大便黏,少吃盐,大便臭,少吃肉,脾胃满,吃半碗”,他还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嘱托低盐清淡饮食、戒烟戒酒、少饮浓茶、不可食用葱、蒜、辣椒、羊肉等辛散之物,从而因地辨体施治。
3 因人制宜
《时病论》中提及“体有阴、阳、壮、弱之殊”,患病本身就是正不胜邪的过程,而人体正气系之性别、年龄、职业、起居、体质、情绪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对此刘老特意指出情绪对于脾胃病的影响。
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中[5],脑-肠轴指导下[6],结合当代人不断增加的各方面压力、生活的快节奏、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制,现代医学提出了“胃心综合征[7,8]”这一名词。在祖国医学理论中,此征体现了张景岳提出的“因郁致病,因病致郁”。刘老常教导我们“治病先知心,知心先治心,治心用心法,心静病亦安”。情志失调是胃炎的一个重要诱因,情绪不佳,饮食不下的例子比比皆是。且大多数胃炎患者起初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多数内镜下提示仅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但自觉症状较重,且随着情绪失常而加重。情绪失常与脾胃功能失调相互影响,在本病治疗中应注重心理干预。
案例:李某,女,62 岁,于2019 年9 月4 日至刘铁军教授工作室就诊。自诉平素急躁易怒,于2017 年末结束乳腺癌化疗疗程后出现胃肠道不适,时常担心乳腺癌病情反复或恶化而饮食难下,于当地医院行理化检查无明显实质性病变。既往乳腺癌病史6 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0 余年。现症:胃脘部胀满疼痛,时有烘热汗出,头晕目眩,呕恶频频,胸闷气促,不欲饮食,夜间多梦易惊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暗,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痰火扰心证);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乳腺癌。处方:柴胡15g,半夏10g,紫苏子15g,桑白皮30g,大腹皮30g,青皮10g,赤芍20g,香附20g,桃仁25g,通草15g,陈皮15g,牡蛎20g,龙骨20g,茯苓20g,大黄3g,党参10g,黄芩15g,桂枝15g,大枣10g,生姜10g,甘草20g。予处方5 剂,配合心理疏导,服药后患者胃胀改善,呕恶频频减轻。复诊在原方中减半夏、紫苏,将龙骨、牡蛎增至30g。三诊患者自觉睡眠及情志有所改善,头晕目眩、胸闷气促缓解。故在原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治疗2 个月,期间患者饮食及体重增加,精神状态复常,余症基本消失。
4 讨论
三因制宜的诊治原则体现了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传统中医的思想,反映出辨证论治的个体性和针对性,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综合时、地、人全面分析,常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合当代社会背景,在脾胃病辨治中,进行药物、饮食及心理等疗法干预,灵活运用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更加切合当代医疗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养生和保健都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