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路
2020-12-31
(邵阳市第二中学 湖南 邵阳 422000)
随着新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教学体制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为了能够更好的符合新课程标准,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新课程体制改革理念指导下,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由原本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此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方法。虽然新课程体制改革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对教育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指导,但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体育教学的边缘化以及对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所以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此高中体育教师发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创新自身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中体育课程
在高中体育课程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了课程内容应包括具体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训练和身心健康等相关内容,并针对每一教学内容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作为衡量体育课程是否达标的参考依据。在新课程体制改革标准当中,对高中体育课程的学习安排和制度都做出了相应的指导。高中体育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并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通过体育课程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在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当中有效的放松和发泄自身的身心,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确保学生能够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新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落实,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的下降,而且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没有熟练的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因此在高校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视开展体育课程。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从小学时期到中学时期一直到大学时期都做出了相应的体育课程指导,并全面落实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锻炼自己的身体,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而新课程体制改革对高中体育课程也具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体育课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统一性,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增强学生的体验,并使学生能够以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完成相关的体育训练项目。此外还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高中体育教育边缘化
高校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也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各高校之间也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越发的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多数学校都选择将体育教学和实践安排给了其他专业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锻炼身体,而且由于长时间不去上体育课,会使学生对运动的感觉渐渐遗忘。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训练,所以导致自身的身体素质不断的降低,也无法更好的承受学业带给自身的巨大压力。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无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只能使体育教学的时间不断被压缩,甚至在很多学校会出现抢课的状况,而且在高考科目当中并没有体育考试,这也导致在高中教学过程当中体育课程被日渐忽视。
2.2、教学思想落后
新课程体制改革对高中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目前高中的体育教学仍然以竞技教育为主,教师对于学生的运动技能过于重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没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往往只关心学生的短期效益,却没有重视对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导致体育课程的开展与时代脱节。
2.3、教学手段匮乏
虽然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已在创新教学方式,但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尤其是传艺式教学,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自己的演示来指导其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不断的降低。而且在高中时期学生会存在着一些逆反心理,所以对于集体活动不愿意参加,甚至会产生矛盾。教师用于由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所传授的知识会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使很多的知识理论无法有效的应用到实践当中。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
2.4、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在高中教学阶段,由于高校和相关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不够重视,所以也导致学校自身对人才的挖掘力度不够,体育课程的教育环节十分薄弱。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并没有良好的自我提升意识,所采用的知识理论和锻炼方式也十分落后,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其无法有效地把握教学重点,没有合理的课程安排能力,而且也没有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无法有效的纠正学生的错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造成影响,甚至会使其出现肌肉拉伤等安全问题。而这也会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降低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对体育教学改革产生明显的阻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理论和运动技能,所以在将一些传统的锻炼技巧传授给学生时,可能会导致学生因锻炼不当而出现受伤现象,进而降低了自身的学习效果。学校由于对体育课程的缺乏重视,所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育的新方法
3.1、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创新教学理念
想要有效的落实体育课程改革,则应对体育课程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深刻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加大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并加强体育课程的开展,完善相关的设施和器材,避免出现体育课程被占用的现象。而高中体育教师则应进一步落实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讲解相关运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具有一个积极态度,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3.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教师只有对体育锻炼足够热爱,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在高中阶段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主要是因为体育课程的学习会使其十分疲累。而且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体育锻炼当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技能和锻炼方式,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3、运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围绕着课本和操场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显得十分的枯燥乏味。体育活动的开展也缺乏多样性,往往只是打球、跑步等简单的运动项目。而在新课程体制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自身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地参与其中。
3.4、加强课堂娱乐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娱乐性。例如,教师在讲解短跑教学时,可以通过接力赛的形式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当中激发自身潜力,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5、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高中体育教学想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应该建立起强大的师资队伍。首先高中学校应确保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加强自身建设,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优秀教师;其次,高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
3.6、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和文化课程不同,二者具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可以充分的应用到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例如情景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创建具体的教学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讲解运动技能技巧时,如果只采用口头讲解,会使学生无法正确的进行理解,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或其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运动技能,并通过身体的素质结构来使学生了解运动的发力点等知识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及时发现自身的错误,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规范,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知识内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体制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也应进一步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做到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师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能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