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错教育”的实践根基与文化底蕴
2020-12-31华应龙
华应龙
“化错教育”是指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长善救失,“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这与我国古代“相反相成”的哲学思想相契合,是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践。
“化”是会意字,甲骨文是由一个头朝上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组成,意思是颠倒,引申为转变。“错”不是不对,而是差错,是就差一点错了的意思。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差错是其关于数学知识的自主的、大胆的、真实的想法,常常又是独特的建构。因此,“化错”就是要把差错倒过来,寻找到差错背后的正确方向,进而向前再迈出一步,使其改变,于是“差错向前一步就是正确”。在获得正确认识的同时,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与阳光的人生态度。简单地说,就是化错养正,立德树人。
我的教学主张为什么会是“化错”呢?
应该说与我1984 年师范毕业后刚做乡村教师时读到的一篇文章有关。那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写的,题目大概是《数学教学应当暴露思维过程》。1992 年,我在老家边上的东台安丰镇新华书店买到一本《科学家与错误》。这本书,让我深切地感悟到原来差错“可恶又可爱”。这本书是催化剂,1993 年我申报研究课题“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之后,我做了《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的讲座。那是“容错”阶段。2003 年在南京,我和同学方建华聊天,他说到名师的教学主张。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突然悟到我的教学主张应该是“融错”。后面围绕“融错”写了一些文章。2012 年,在北京召开的我的教学思想研讨会上,叶澜教授将我的教学特色概括为“求化”。会后,我又多次向叶澜教授请教,于是,把“融错”发展成为“化错”。至此,“化错”成了我和我团队的标识。
有专家认为,我的教学有许多特色,“化错”太小了,概括不下,包容不了。我十分感激专家们对我的欣赏和指导。是的,“化错”这个概念并不大,可要真正做好却不容易。我愿意“一生只做一件事”,那件事就是“化错”。
就这样,我从在江苏做乡村教师时起,一直到现在研究的课题都是“化错”。从起步阶段的“容错”,到发展阶段的“融错”,再到提升阶段的“化错”。
虽然我早在有关化错教育的报告中说过,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化错”的精神基因,但那只是零星的感悟,不成系统。“闭门正是开卷时”,最近我重温了有关典籍,进一步深化了对“化错”思想的渊源认识。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释、道三教融合而成。
《易经》为《十三经》之首。《易经》中的“易”有三层含义:变化;不变;易简。《易经》告诉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不断在变化的。我们倡导的“化错教育”,主要追求的是变化人们对学习中差错的认识,发现“可恶又可爱”的差错中的正确,探寻其中不变的规律,长善救失,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数学,化错养正,立德树人。
《易经》“幽微而昭著,繁复而简明”,讲天道、地道与人道。其中,人道是最终落脚点和归宿,告诉人们怎样生活,怎样从客观世界争得自由、获得幸福。卦辞、爻辞中,对吉凶下的断语有九个等级,它们分别是——吉、亨、利、无咎、悔、吝、厉、咎、凶。您看,其中的“无咎”是不是很特别?“无咎”不是“没错”,而是错了没关系,不会带来灾难。曾仕强先生认为,读了《易经》就会明白,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无咎”。有鉴于此,我想,我们不该追求“无错”的课堂,而应该追求“无咎”的教学。
怎样才能“无咎”呢?“善补过者也。”过,已经在那里了,怎么补救?怎样才算是“善”?是盯着其中的“错”去“纠错”,还是发现其中的“对”去“化错”?我不禁想起“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的故事。这当然要看结果。结果,当然不仅是看分数,更要看学习兴趣的保持,看思维方式的培养,看意志品质的熏习。结果好,才能表明为“善”。
当下,不少学生是不是稍微成功就得意,稍微失败就失落,碰到困难就想放弃?怎么教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家耳熟能详,这是《易经》的精华所在。我们的“化错教育”所看重的,正是厚德载物、爱屋及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生生不已。
差错,总是与正确同在的。过,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学习存在。儒教先师孔子在《论语·里仁》云:“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意思是,人们的过错,各自适应自己的类型。考察某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化错教育”就要研究差错的价值,重新认识差错。只有对差错价值和类型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行为才不会摇摆。
《论语·雍也》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就是自己错了,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不贰过”,是说不要犯同样的错误。那孔子是不是说了“弟子可以一过”,好学者“不贰过”?为什么“不贰过”就是好学呢?因为他从“一过”中好好地学了。如此看来,重视从“过”中学习,化错为正,是孔子的潜在思想。我不过是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用现时代的语言诠释了当年孔子没有明说的思想而已。
当然,传统文化中讲的“改过”,重在“过错”,是就道德意义而言的。而我们现在讲的“化错”,重在“差错”,是以知识学习为主的。既然古人对“过错”都能宽容悦纳,那么,今人对成长中学生的“差错”是不是更应该“视错为宝”“观过知仁”呢?
《论语·子张》中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文过饰非,小人对于过错一定会掩饰,而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有过错,人们都能看得见;改正了,人们全都仰望着。在我们化错课堂上,学生坦荡展示:“刚才我是这么错的……”学生为什么能这么呈现啊?是不是学生发现了差错的价值,是不是良善的学习共同体已经形成?当全班总结回顾时,看着原先的差错,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感慨:“错得好!”这是不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不就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坦荡荡的君子吗?
《学记》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生出错了,一定“知不足”。教师面对学生或自己的差错“手足无措”,一定“知困”。学生怎样“自反”,教师怎么“自强”?正是化错教育需要研究的。教是因为需要教,要做到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就包括“化错”。“化错”的高手,绝对“足以为人师”,彰显其专业素养。
《学记》中还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知其心”,是为了“救其失”。用“长善”来“救失”,先“长善”后“救失”。“长善”是为了“救失”,同时,“救失”也还是为了“长善”,为了学生成人。所以我说:“我是小学数学教师,但我不是教数学的,而是用数学来教小学生的。”这么看来,是不是《学记》已经告诉我们:“化错”着力在“长善救失”。用表扬取代批评,用鼓励取代指责,那么,在这样的“化错”课堂,学生们如坐春风之中。这就是“化错”之“化”的魅力。
二
我曾读到一则意味深长的故事——
过去,有一个傻乎乎的流浪汉,常在街上走来走去。许多人喜欢拿他开玩笑,并且用不同的方法捉弄他。
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手掌心放一个五元的硬币和一个十元的硬币,由他来挑。而他每次只挑五元的那一枚,他从来不知道挑十元的。大家看着都笑,连五元和十元都分不清,都笑他的傻。
他每次经过,都会有人用这同一方式来取笑他。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慈心的老妇人,终于忍不住问他:“你真的连五元和十元都分不出来吗?”
不料,那位傻瓜说:“如果我拿十元,他们下次就不会再让我挑了。”
看完这个故事,估计您也能想到六祖慧能的一句话——“下下人有上上智”。
故事中的“傻瓜”,他错了吗?课堂中的学生,一定错了吗?可能是我们教师丢失童心罢了。鲁迅先生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这不禁让我们联系《学记》中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我们蹲下身子,听孩子说了吗?明白人明白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不明白的人就各有各的困惑。
差错是一种教育资源。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傻瓜缴学费学习,聪明人拿傻瓜缴的学费学习。”化他人的错,养自己的正,那一定是聪明人。
三
大多数华人都能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8 章。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更是妇孺皆知。“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福与祸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课堂是学生犯错的地方,倘若错不起,便就对不了。如何让正确在差错中生长,确实“化不可极,深不可测”,这就需要研究。
《道德经》第64 章有云:“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做事,常常是快要成功的时候,反而失败了,所以说要慎终如慎始,像开始时一样慎重地对待事情的最后阶段,就不会招致失败了。因此,圣人的欲望是自己没有欲望,不看重稀有的物品;想学的是没有多少知识与学问的状态,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自己不要轻举妄为。
2020 年6 月2 日傍晚,我突然悟出老子的这段话,似乎就是为“化错”而说的。因为老子说的是大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所以我这么想可能没错。学生的差错,常常是差一点就错了,“常于几成而败之”。人生自古谁无“错”,错若花开,成长自来,学生会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对待学生的差错,我们不应该好为人师地去“堵”,而应该顺其自然地去“疏”。
总之,我们中国的儒、释、道这三种思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支撑着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上面的表达实属管窥蠡测,浮光掠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避免数典忘祖,避免入宝山而空返。“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我们力争透过文字,去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内在的意义、要领或者精神,继往开来,创造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
离开传统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最近,我再读《屠呦呦传》。在屠呦呦看来,发现青蒿素的奥秘,对于自己的意义在于:“把老祖宗的精华通过现代科学给发掘出来,这是我最感欣慰的。”这段文字,“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们研究“化错教育”,也是想“把老祖宗的精华”通过现代教育科学“给发掘出来”,“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不只是对于我自己、对于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意义,也是对于我们“华人”具有意义,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大的意义。
这样说,好像有点张载的“为往圣继绝学”的意思了。
执着和专注、毅力和恒心,是择一事、终一生所必需的品质。我愿意在化错的征途上进德修业,成器而动,自强不息,崇德广业,追求盛德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