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及控制技术研究
2020-12-31王立行
王立行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1500)
1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力匹配控制技术
1.1 定量泵
以前在进行机械系统设计时,许多工程项目都可以应用定量泵设计的方式。其原则便是:工作流量和工作压力的乘积不能高于净功率,也就是:
这其中,η属于液压泵的整体效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由于功率系数相对偏低,同时很难展现出特有的控制功能,使得性能不佳。基本上主要会在一些小型起重机或者车吊产品中应用较多。
1.2 单泵恒功率控制
在单泵控制系统之中,主要依靠变量控制的方式,对当前的变量泵排量予以有效控制。早期在进行恒功率控制的时候,主要将重心更多放在弹簧弹力部分,以此起到流量控制的效果。这其中,工作曲线属于折线,等到系统自身的压力水平达到了设定要求后,排量数据就会持续下降;等到压力能够克服弹簧设定的压力之后,曲线斜度也会发生一定转变。通过采取这种控制的方式,促使离散数据与常数不断靠近,同时还能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并使得发动机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不会产生过载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熄火。
1.3 双泵恒功率控制
1)分功率技术
所谓分功率控制,主要是基于多个泵自身原有机构的功率需求,通过一定比例,分配到每一个泵之中。在开展功率控制工作的时候,每一个泵都有着单独的控制机构,从而可以让现有的执行机构,在提前设置的工作曲线之中完成正常工作[1]。
2)总功率技术
相比于分功率控制技术,总功率控制可以使得发动机的应用效果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多个泵的功率还能做到有效互补。如果有任何一个泵出现了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时,其功率就能让其他泵展开使用。但是,自身最大问题便是能量损耗过高,同时很难对多个机构应用不同速度予以控制。
3)交叉传感控制技术
对交叉传感控制系统来说,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基于以上两种技术本身,通过进一步研究而产生的全新功率控制技术。由此可以发现,该技术在对分功率控制的时候,可以采取交叉控制的方式,促使多个泵的压力整合在一起。每一个泵都有着特有的变量机构,所以彼此的流量可以有所区别,但同时如果某个泵原有的利用系数并未达到整体功率的一半时,剩余的全部功率就能被其他泵所使用。如果两个泵的整体功率都可以达到了一半,则基本上整体功率都能被分开应用。此类技术集合了两种功率控制方式的全部优势,而且又能将其缺点完全摒弃,因此算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系统。
4)负反馈技术
尽管交叉传感控制技术有着多方面优势,可以促使发动机的整体功率得到有效应用。但是,仅仅只能在两个主泵之中有所应用。而如果面对的是多泵控制系统,因为每一个泵并没有保持在同时工作的状态中,亦或者多个泵已经在正常工作,但排量并未达到最大,以及未能达到最高压力水平,如此会使得工作人员无法有效明确变量泵的输出功率。这样一来,在进行功率设计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超载或者十分保守的情况。
1.4 计算机控制功率优化
伴随电脑技术的持续进步,在进入21世纪之后,许多新型电脑技术都逐步在动力匹配和控制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早期在进行恒功率控制工作的时候,控制系统的设计模式极为保守,使得油泵输出扭矩相比于最大扭矩,差异非常大。不仅如此,若是柴油机的性能若是有所下滑,很容易造成柴油机转速快速降低,从而发生熄火。为了改进这一情况,就可以尝试采取计算机控制优化的方式,其内部包含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同时怠速模式也有多个种类。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基于负载数据本身和目前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展开选择,每一类模式都会有一个特定的油门有所对应。当工作模式设定完毕后,电脑进行同步,向电机传输指令,给油门设置一个开度,而且控制系统能够基于现有的工作模式,在系统数据库之中,查到当前柴油机的目标转速。此外,在系统之中,同时设有输出模式,也就是最大模式和最低模式。在最大模式中,功率会在短时间升至最高,而在最低模式中,功率则最小,也最为省油。在完成模式设置之后,此时需要对柴油机展开检测,把握其转速变化,以此可以让发动机一直处在规定转速范围之中运行[2]。
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关研究工作仍然处在前期试验阶段。在系统内部,现有CPU中提前设置好,用户需要基于原有的模式进行选择,实际可以选择的模式非常有限,很难满足用户的各方面要求。在混凝土泵车行业之中,现如今出现了转速闭环控制装置,此类装置主要通过利用PID的控制方式,对输出转速予以合理调节,以此可以有效降低功率提升之后产生的波动效果,让系统基于不同的负荷,时刻处在同一转速状态。另外,该系统还能有效提高输出功率和工作效率,使得柴油机即便处在低转速状态,同样不会由于过载的情况,发生怠速或者熄火。正是这一因素,使得系统和柴油机的匹配能够得到全面优化。
2 结语
综上所述,对液压系统动力控制技术来说,在工程项目之中得到应用之后,可以有效提升机器设备的多方面性能,促使机器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类作业环境,提升了设备的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