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思考

2020-12-30邹婉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高中语文教学

邹婉婷

摘要:文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增加高中生语感积累,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但是,目前在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环节中存在盲目性、功利性以及学生在阅读中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名著导读的教学任务,推动新课改的进展,高中语文教师应正确、科学地把握名著导读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105

大语文时代,要求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三年的时间课外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32部,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专门在每册书的后面设计了“名著导读”版块,把名著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足见经典阅读之重要。而现实教学中,名著导读往往陷于无序、随意状态,多是布置学生课下去读,难以保证阅读实效。对此,教师有必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究有效落实名著导读的具体做法。

一、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的现状

1.名著的选篇不全面合理

虽然当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版块选用的都是经典名著,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写作构思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学生受到名家的思想主张和写作风格的熏陶。但是,选用的经典名著都是古代中外名著,学生对其进行阅读、开展鉴赏的时候会遇到困难,如果选用一些现代名家的作品,或许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更好。因此,名著选篇在全面、合理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

2.教师的指导不科学

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通常把主要精力放在表达交流与阅读鉴赏方面,而在名著导读方面下的功夫不够。主要表现是:(1)不对名著导读内容进行指导,任由学生自己学习,也就是用阅读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阅读;(2)用讲课的方式代替指导的作用,很多教师在开展导读课的时候,通常是自己先把名著读完,用先入为主的概念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给学生,影响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很多教师没有明确了解名著阅读与阅读鉴赏的区别,把文学常识以练习或讲义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基本不符合新课标教改的初衷。

3.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充分

新课改之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变得更重了,学习时间变得更紧张了,比如:课改要求在高一学年全部学完语文必修课的第一册到第五册,包括名著导读10篇,专题梳理研究12个,表达交流主体15个,阅读鉴赏课65个。因此,从学习版块来看,虽然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全面性,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探究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这就会导致有一些学生在名著阅读的学习上,粗略地看一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1.重新审视,高度重视

语文教师都清楚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是学好语文的捷径。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丰富的积累,大量的阅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名著在思想内涵、艺术特质、文字表达等方面都是典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好凭借。整本书的阅读更有利于静心专注阅读习惯的培养,“名著导读”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结合生活,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许多的名著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甚至深入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实际生活中很多的古诗、成语、歇后语都包含了很多名著故事,我们完全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如教学《三国演义》导读的时候,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比赛环节,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选出三个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补充。而比赛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通过成语、古诗等来猜这些话当中说的是《三国》中的哪个人物。例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说的是谁?第二部分就是說歇后语,先把歇后语的前半段显示在课件上,由学生接后半段例如:张飞吃豆腐——。第三部分有关《三国》脑筋急转弯,例如为什么关羽比张飞死得早?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热情非常高,兴趣也非常高,无论在哪个年级都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个环节结束之时便可以立刻总结,名著的阅读我们可以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在生活中寻找名著的影子,让我们的名著阅读更有成就感,也让我们成为有知识、懂文化的人。

3.把握导读时机

什么时候“导”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不好时机,往往让学生感觉没时间读、没兴趣读、读而难入、读而无果。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国庆节前、“五一”放假前、寒暑假前等时间导读,时机最好,如能恰逢课文的自然进度导入,或各种媒体相关内容的热播,那将是最佳时机。在上述时间段,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览名著,制订阅读计划。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名著导读教学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积极引导,所以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就会直接影响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进行优化提升,在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好榜样,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名著导读课程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学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之,“名著导读”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关于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方法和策略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研究、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学名著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其东.探讨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76.

[2]陈立荣.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240.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灵山中学535400)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高中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种下一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