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2020-12-30卢大同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摘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两个方面。然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是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人为对其保护与治理的方式也应遵循大自然自我修复规律。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内部各环境因素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水生态治理为核心任务,注重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

关键词 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6–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6.067

在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阐明了黄河流域在生态安全屏障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水生态治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1 黄河流域生态敏感性较高、承载能力弱

黄河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基本状态。与国内其他较大河流相比,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度最高,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最弱,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尤其是流域内所经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其所形成的生态系统脆弱性非常突出,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即便是沿黄盆地、平原和三角洲地区,也存在水资源不足的环境困扰。

1.2 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的困扰因素

1.2.1 洪水困扰 黄河水生态治理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洪涝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洪水风险的因素并未消除。

1.2.2 水资源短缺困扰 黄河流域水资源不到长江的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水资源保有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突出矛盾。

1.2.3 水环境治理形势严峻 2018年,通过对黄河137个水质断面监测数据显示,劣类水占比为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

1.3 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透支的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中上游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一些重化工能源企业对水生态的影响比较大。其次,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和工业生产加速,致使局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过大,农田保护、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威胁。最后,黄河流域贫困区域较多且相对集中,向黄河讨要生产力来脱贫致富的压力也在增加[1]。

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水生态治理需要秉承的生态理念

2.1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个别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变化都会对流域生态安全造成影响,加之流域生态基础脆弱,自身抵御外界干扰能力有限。因此,在流域保护中,要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理念,遵循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尊重并顺应自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遵循。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已确定的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基本依据,科学确立流域内的生产力布局,选择与功能区生态要素相匹配的发展规模与方式。

2.2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从而为新形势下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做好优质的生态环境储备,重点要协调处理好黄河流域重点开发区、城市群区域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冲击,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探索资源利用的新方式,提升资源利用率,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在国土开发方面,要做好适应性评价和环境评估,针对不同生态功能区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同时要依据生态功能区承载能力,按照各类生态红线、严格把控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规定界线。

2.3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一些重大问题,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科学论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在治理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系统的方式,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

2.4 牢固树立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离不开体制机制层面的保障,用严格的制度体系为流域治理保驾护航是治理取得实效的必要措施。在制度保障层面,在坚持因地制宜的同时,还要妥善处理好黄河流域连续性与区域治理分割性之间的矛盾,统筹协调考虑,要有全局观,积极探索整体性的保障机制,以此来统筹引领流域内各生态功能区,最终达到整体协调推进的目的。

3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水生态治理推进策略

3.1 把握区域特点,合理规划保护

按照黄河流域自上而下主要分为三大区域,即青藏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区,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水生态治理的关系,必须深刻认识这三个区域的地域环境特点,充分考虑各自区域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测”,进而做到统筹谋划,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青藏高原是黄河发源地,需要重点保护,确保区域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增进。在战略层面因以保护为主,严格管护区域内的众多保护区,注重保护区人才资金引进;从国家层面制定中下游产业发展区对涵养区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谁受益,谁付出”的原则落实落地。

黄土高原是黄河的主要覆盖地区,其环境资源较为丰富,受制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環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这也是做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水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当前所暴露出的问题都与此相关。所以,今后的发展重点要解决好流域城市群的发展方式,如以太原、关中、呼包鄂、银川等为核心的城市群,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人类社会发展的行为不会对流域构成较大的冲击和破坏。华北平原人口比较稠密,经济发展也具备一定优势,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产业的支撑,华北平原区域要积极担负起历史使命,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引领高质量发展。

3.2 积极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国家早已对全国各个区域从战略层面做出了生态功能区域划分,因此要坚决遵照指导,因地制宜推进各类产业,尤其是工业的转型升级,使之与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相匹配、相契合,并通过多种经济形势,利用多种经济、政策治理手段综合考虑的方式,全面促进各类产业不断优化提升,使之不断向更高层次的绿色方式迈进。各地政府要优先落实产业升级政策,保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优先要着手环境管理能力的建设,对一些特色优势的绿色产业要给予大力扶持。重点推进中上游宁夏宁东、内蒙古西部、陕西、山西等区域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化。这些基地在煤炭天然气生产、煤化工、能源提供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在确保国内能源储备和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流域环境的影响也非常直接和巨大,面对这种难以取舍的状况,只有不断提升环境管控能力,不断提升技术革新,才能在确保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3.3 落实生态功能区保护政策,确保优质生态产品的提供能力绵远久长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滋养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流域环境资源丰沛,景色秀美宜人,有着浩如星海的沙漠、水草丰茂的草原、险峻奇幻的峡谷、气势恢宏的壶口瀑布,还拥有众多国家级公园与生态功能区。面对这样的环境资源,应当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精神,重点做好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综合考虑国土空间格局与流域内的自然经济状况,设定区域保护目标,落实生态功能区保护政策,确保优质生态产品的提供能力绵远久长。

3.4 加强以水环境治理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流域水生态长治久安

黄河流域防洪减灾始终是人类面对的一项长期考验,其水灾隐患的警惕时刻不能放松。在当前形势下,要确保黄河长久安澜,就必须要不断完善防洪治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抓住水沙调控这一主要矛盾,重点做好流域中上游河道和滩区的治理,缓冲下游流域的泥沙堆淤,对流域内重点河段要重点关注,加强其防护工程。除此以外,还要强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针对城市用水粗放、农业用水量大的现状,不断优化升级相关设施,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不合理的用水要求,相关部门要坚决予以制止,对于污染水资源的企业或者个人要严肃追究其责任[2]。

参考文献

[1] 于法稳,方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软科学,2020(6):85–95.

[2] 金凤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J].改革,2019(11):33–39.

责任编辑:黄艳飞

Strengthening Wat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o Ensur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LU Da-tong (Party School of Zhongwe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Zhongwei Ningxia, 755000)

Abstract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Howev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a huge organic whole, and the way of man-mad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hould also follow the law of natural self-healing. In this process, we should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ecosystem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ake water ecological governance as the core task, and pay attention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作者簡介 卢大同(1984–),男,宁夏中卫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6–09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分析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