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雷击事故调查及对农村雷电防护分析

2020-12-30周嵘甘长桥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村

周嵘 甘长桥

摘要 文章通过对2020年6月发生在柳州市三江县同乐乡的一起雷灾事故,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天气条件、气象资料、雷击事故情况等,结合雷电理论综合分析。总结了该地区农村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并提出雷电灾害的有效防御对策,为减轻雷电灾害对农村产生的危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分析;雷电防御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6–0–03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6.021

广西地处低纬,太阳辐射强烈,年平均雷暴日高达80多天,属雷暴高发区,雷暴日和雷灾事故均位居全国前列。据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不完全统计,在1997—2005年的9年间,全国因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雷电灾害事故有200多起,平均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近千人,其中80%以上是农村人口[1-3]。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一种气象灾害。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影响,广大农村时常发生雷击灾害(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影响并制约了农村建设的良好发展态势[4]。为防雷减灾敲响了警钟,也凸显出了农村防雷工作的严峻性和重要性,农村防雷任重而道远。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农村防雷安全工作,提高和增强农村防御包括雷电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可持續发展。

通过对2020年6月发生在柳州市三江县同乐乡的一起雷灾事故,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天气条件、气象资料、雷击事故情况等,结合雷电理论综合分析。总结了该地区农村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并提出雷电灾害的有效防御对策,为减轻雷电灾害对农村产生的危害,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1 雷电灾害概述

2020年6月4日早上,柳州市三江县同乐乡孟寨村母子二人在家用过早饭,带上午饭和饮用水到自家茶园采茶。这户人家做好晚饭也未见两人回家,打电话也没人接,亲友这才上山去寻找,结果发现两人前后倒在自家茶园用来躲雨的茶棚内和茶棚口。于是这户人家报警,民警和法医来到现场勘查,发现两人身上有电击痕迹,而紧靠茶棚的一棵杉树被雷劈脱了皮,因此判断两人死亡应该是雷击造成。同时近几年,该山头上不时有杉树遭雷击。另外村委人员还描述,当天上午,在事发点西北侧水田插秧的村民,在10点多的时候听到附近有一声很大的响雷。

2 现场勘察情况

2.1 地理环境

三江县同乐乡孟寨村6月4日雷击事故点(109.444 06°E,25.864 52°N)地处半山腰,山坡呈西北东南走向,距离事故点约100 m左右的西北侧山沟有块大约1~2亩左右的水田,水田内水量充足,雷击事故发生的茶棚西北侧到水田附近多为杉树和杨梅树,东侧为较平坦的茶园(图1)。

2.2 雷灾事故地点

事发茶棚整体为木质结构,木头与木头的连接处为铁丝缠绕,顶部为铁皮,现场勘查时,铁皮已拆除,距离茶棚北偏西约4 m处有一棵10 m高左右的杉树,杉树中上部躯干处有雷击脱皮痕迹(图2)。

3 天气实况分析

3.1 降雨实况

距离雷击事故点最近的气象观测站为三江县同乐乡同乐村国家气象观测站,位于雷击事故点偏西南向约9~10 km处。据该站降雨监测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6月4日,三江县同乐乡同乐村附近在上午10∶00—13∶00有降雨发生,其中10∶00—11∶00降雨量为9.5 mm;11∶00—12∶00降雨量为14.3 mm;12∶00—13∶00降雨量为2.8 mm(图3)。

3.2 雷达回波监测实况

据广西雷达回波组合反射率监测显示,上午10∶05—10∶11之间,在雷击事故点附近有较强的回波出现,雷达回波达45 DBZ以上,表明该区域附近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图4)。

3.3 闪电监测实况

(1)二维闪电监测。据广西二维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统计显示,2020年6月4日0∶00—23∶00雷击事故点(茶棚)附近半径3 km范围共监测到2次云地闪(云对地放电),均发生在10∶06左右,为负地闪,位于事故点西南侧,距离分别为0.4 km和1.7 km左右,强度分别为88.38 kA和78.74 kA(图5)。

(2)三维闪电监测。据广西三维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统计显示,2020年6月4日0∶00—23∶00雷击事故点(茶棚)附近半径3 km范围共监测到5次云地闪,发生在10∶06及11∶23—11∶28左右,均为负地闪。其中,10∶06发生3次闪电,位于事故点偏南侧约2~2.6 km左右,强度在22.39 kA~32.39 kA之间;11∶23负地闪位于事故点偏东侧2 km左右,强度为12.04 kA;11∶28负地闪位于事故点偏南侧约3 km左右,强度为22.06 kA(图6)。

4 雷灾原因分析

气象资料(1959—2013年)统计表明,柳州市三江县年平均雷暴日约为57 d,属于多雷区。从地理环境看,事故发生点为地处半山腰为铁皮顶茶棚,附近有高大杉树,且有水量充足的水田,相对容易遭受雷击[5-6]。

对于6月4日发生的雷击事故,从当地当时的天气条件、闪电情况、现场环境情况以及雷击后现场调查情况等分析,10∶00左右,孟寨村附近开始下雨打雷,受害人进入铁皮顶茶棚内躲雨,10∶06左右,闪电直接击中茶棚旁边的杉树,强大的雷电流造成旁侧闪络和跨步电压,导致树下棚内躲雨的母子两人死亡。

5 农村雷电防御对策

(1)完善和规范农村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设施,政府加大投入,建设公共防雷设施。加强对农村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建设,逐步规范建设农村自建住宅、户外遮阳棚等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建筑物防雷安全工作的建设,逐步做到对农村建(构)筑物防雷规范化,即农村建(构)筑物防雷装置需与主体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投一一对应投入使用,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问题,以减少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7]。在每年雷电多发季节,要加强对农村建筑物的防雷检测,对存在问题的建筑物及时整改[8]。在雷电频繁,雷击伤亡较多的地方,政府应组织建设必要的公共防雷设施,如在田间地头建设避雷塔,防雷避雨棚(房)等公共设施,公共防雷设施事关民生大事,应尽力而为,只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就能有效减少雷击伤亡[9]。

(2)加大对农村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防雷安全意识。造成农民防雷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在于农村经济、交通不发达,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防雷知识科普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群众缺乏对雷电灾害的认识,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待雷电,存在迷信观念、侥幸心理,认为被雷击中的概率很小,认为雷击是雷神发威,是天神惩罚恶人,难以对抗,进而采取消极的放任态度[10]。

要加大力度对农村防雷、雷电防御知识的科普及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媒体大力宣传防雷减灾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村、农民的防雷减灾意识。选取适当的案例到农村去进行零距离授课,全面介绍与防雷防御相关的知识。

(3)建立农村防雷预警监测网,全社会参与主动防御。农村幅员辽阔,且多在田间地头大范围安装避雷针不现实,因此加强雷电灾害预测预警更显重要[11]。要以政府为主导,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办公室各驻村点气象信息员构建农村防雷工作体系。通过开展农村雷电预警监测,并结合雷达卫星图分析资料,及时预报雷电灾害天气危险等级,应急管理办公室根据危险等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使农民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12]。

6 结语

农村是防雷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每年夏季是雷电发生频率最高时期,然而夏季恰好是农民忙碌季节,所以发生雷灾事故的频率随之增多,同时农村地形、地貌相对城市来说比较复杂、空旷,因此形成了雷电灾害事故的高发区,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简陋,农民住宅基本没有任何雷电防护措施,在户外劳作时缺乏对雷电基本的躲避知识,雷电防护措施几乎没有投入农村基本建设中、村民几乎没有意识到防雷措施的重要性,导致雷灾事故在农村频繁发生。因此,必须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农村防雷科普教育和宣传,依靠全社会力量,努力把防雷减灾工作体系努力构建得更完善,把防雷减灾任务切实做好,为预防雷灾事故发生做好准备,保障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 阳宏声,林为东,杨召绪,等.浅谈雷灾调查鉴定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13:5.

[3] 杨召绪,林为东,阳宏声.由一次雷灾事故引发对农村防雷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1):74–75,78,110.

[4] 郑安.一起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华中电力,2007(3):48–50,53.

[5] 李阳斌,邓朝阳.对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御措施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9):127–128.

[6] 赵建吉,韦丽英.广西农村雷灾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3):70–72.

[7] 任达盛,胜献秀,张逸,等.一次特殊雷击事故的思考[J].广西气象,2006(S2):95–96.

[8] 吴忠平,蒋运志.农村雷电灾害探析[J].农业灾害研究, 2012(4):71–73.

[9] 汪顺勤.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活动规律和防护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83–7084,7103.

[10] 朱明,丘志彪,蔡木民,等.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1):90–92.

[11] 邓传领.农村雷灾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8):278–279.

[12] 汪顺勤.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活动规律和防护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83–7084,7103.

责任编辑:黄艳飞

Investigation of a lightning strike accident and analysi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in rural areas

ZHOU Rong et al (Liu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Liuzhou, Guangxi  54502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lightning accident occurred in Tongle Township, Sanjiang, Liuzhou in June 2020 is analyzed based on site investigation, weather conditions, meteorological data, lightning accident and lightning theo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frequent lightning stroke accidents in rural areas in this area,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lightning disasters, whi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reducing the harm of lightning disasters to rural areas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Lightning accident; Cause Analysis; Lightning protection

作者簡介 周嵘(1978–),男,广西南宁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竣工验收等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5–16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要有农村的“味道”
记忆里的“农村”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村老人健康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