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绣大明 在稽古而制中创新服饰美

2020-12-30王影

百科知识 2020年24期
关键词:补子礼服服饰

王影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在中国古代,衣冠服饰一向被视为一个国家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上下君臣等级礼制不可逾越的外在表现形式。

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改正朔、易服色,是开国之君的头等大事。明代也不例外。在制定安邦治国方略时,明太祖朱元璋将确立服饰制度作为巩固江山社稷的重要举措之一,下诏提出要“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明代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汇集了前朝的风格和特点,而且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清代服饰也具有启迪作用。下面就让我们重点看看明代女子特别是身处宫廷中的女子的服饰。

奉旨穿衣仿唐宋

提起古代宫廷,我们常说后宫佳丽三千。深宫内闱中的女子,难免惹人好奇。时光已过去几百年,今天的我们无法亲见大明王朝紫禁城内红墙黄瓦下的裙袂当风、簪花如雨,只能从历史的长河中寻得蛛丝马迹。

对于普通女子的服饰,洪武五年(1372年)五月《正礼义风俗诏》曰:“民间妇女首饰衣服,尚循旧习,宜令中书省集议,冠服定制,颁行遵守,务服古典,以革旧习。”其服制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衫和袄的基本样式大都仿制唐宋,为右衽。对于普通妇女的礼服,明代也有严格的规定。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士庶之妻,首饰用银镀金,耳环用金珠,钏镯用银;穿浅色团衫,用纻丝、绫罗、绸绢。洪武五年又规定,民间妇人的礼服只能用紫色的粗绸子,不得用金绣;袍衫只用紫、绿、桃红及诸浅淡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带用蓝绢。

对于贵族女性的服装,规定更是严格,其服装大体分礼服和常服两种,礼服由凤冠、霞帔大袖衫、背子等组成,常服则以袄、裙为主。

王有六冕,后有六服,皇后的服饰根据其功用和使用场合不同分为几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冠服。洪武三年规定,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着礼服,戴凤冠。其冠的圆框饰以翡翠,冠上是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十二树,两博鬓上饰十二钿。后又更定冠上的一龙口衔大珠一颗,冠上有翠盖,冠沿垂珠结,冠上加珠翠云四十片及繁密的大小珠花,鬓上饰金龙、翠云。皇后的礼服一为祎衣,一为翟衣。祎衣深青色,绘翟,翟为赤质,五色十二等;亚纹领,袖口衣边用红罗为饰;大带与衣同色并加饰,青袜青舄。翟衣深青色,上织翟纹十二等,间织小轮花;领、袖口、衣边均为红色;服礼服时配玉革带、绶、玉佩,装饰复杂而精致。

皇后的朝褂、朝袍各有三种,还有龙褂两种、龙袍三种。朝褂为石青色,绣龙、万福万寿纹或八宝平水纹。朝袍为明黄色,领分冬夏加绿,冬用貂绿或海龙绿,夏用片金绿,袍上绣龙、五色云和八宝平水紋。龙褂为石青色,龙袍则为明黄色。服朝服时,需挂朝珠之盘,即东珠一盘、珊瑚两盘。

除了礼服外,对皇后的常服也进行了规定。洪武三年规定,冠为双凤翊龙冠,其中首饰、钏镯用金玉、珠宝、翡翠。着诸色圆衫,金绣龙凤纹,带用金玉。次年,更定各为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背子。冠制如特髻,上加龙凤饰物,衣用龙凤纹,加绣饰。永乐三年(1405年)更定,冠用皂豰(一种类似于虎豹的兽),附以翠博山,饰一金龙,翊以珠;二翠凤,皆口衔珠滴。前后饰二珠牡丹,花八蕊,三十六翠叶。另有大衫霞帔、玉带,不加其他饰物。

嫔妃命妇着装亦有规制。洪武三年规定,管饰九翚(雉鸡的尾羽),四凤花钗九树,小花数相同。两博鬓九钿。翟衣,青质绣翟,编次于衣及裳,重为九等。青纱中单,黻领,朱縠逯襈裾,蔽膝随裳色,加纹绣重雉,为章二等,领缘为青赤色。大带随衣色。玉革带。青袜舃、佩绶。常服,鸾凤冠,首饰、钏镯用金玉、珠宝、翠。着诸色团衫,金绣鸾凤,不用黄。带用金、玉、犀。另外,又规定,山松特髻,假鬓花钿或花钗凤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裙,背子,衣用织金及绣凤纹。

永乐三年更定,礼服,九翟冠二,以皂豰为之,附以翠博山,饰以大珠翟二,小珠翟三,翠翟四,皆口衔珠滴。冠中宝珠一座,翠顶云一座,其珠牡丹、翠穰花鬓之属,俱如双凤翊龙冠制,第减翠云十。又翠牡丹花、穰花各二,面花四,梅花环四,珠环各二。其大衫、霞帔、燕居佩服之饰,俱同中宫,第织金绣瑑,俱云霞凤纹,不用云龙纹。

至于内命妇冠服,洪武五年规定,三品以上花钗、翟衣,四品、五品山松特髻,大衫为礼服。贵人视三品,以皇妃燕居冠及大衫、霞帔为礼服,以珠翠庆云冠、鞠衣、背子、缘襈袄裙为常服。

女装优雅变化多

总体而言,明代服饰以明快、简约为特色,女性服装更是优雅贤淑。在明代,女性的服饰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其实,纽扣并非始于明代,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就有钉纽扣的形式。

此外,明代女装的发展变化还表现在上下衣裙的比例上。与唐装相比,明代女子衣裙的比例明显倒置,由上衣短而下裳长,改为上装逐渐拉长、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兑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群袄,大袖圆领”。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花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狐皮。

葫芦景补子

葫芦景,又被称为大吉葫芦,用于腊月二十四祭灶之后到新年期间。宫中使用的补子通常饰有龙、蟒等纹样,有的还会加入其他应景的题材作为辅助装饰。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明代洒线绣经皮面的吉服补子,原本可能是宫中年节期间使用的吉服补子,背景为戏珠龙与大葫芦。葫芦中绣“钟馗打鬼”图案,钟馗身穿进士蓝袍,足踏一小鬼,右手持椎欲击,此椎即“终葵”。钟馗题材的补子在定陵亦有出土。

灯景补子

灯景补子多用于正月十五元宵灯节期间,以灯笼图案为主要装饰元素。因此,元宵节时所穿吉服又被称作“灯服”。

秋千仕女补子

秋千仕女补子用于清明节时。古人在寒食、清明时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故有“秋千节”之称,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云:“今清明寒食时,惟有秋千一事,较之诸戏为雅。”仇英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也绘有仕女荡秋千的场景。

五毒艾虎补子

五毒艾虎补子用于端阳节期间,以“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纹样作为装饰,同时饰有老虎、艾草,象征“艾虎”,用来消灭“五毒”,故有驱邪避害的寓意。

端阳节穿的吉服因此又被称为“五毒吉服”。

鹊桥补子

鹊桥补子用于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的时候。

《万历野获编》云:“七夕,暑退凉至,自是一年佳候。至于曝衣穿针、鹊桥牛女,所不论也。宋世,禁中以金银摩睺罗为玩具,分赐大臣。今内廷虽尚设乞巧山子,兵仗局进乞巧针,至宫嫔辈则皆衣鹊桥补服,而外廷侍从不及拜赐矣。”民间传说七月初七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补子的图案就表现了这一场景。

玉兔补子

玉兔补子用于八月十五中秋节期间。中秋有赏月的习俗,中秋吉服的补子一般装饰有月宫、玉兔、桂树等图案。

重阳景菊花补子

重阳景菊花补子用于重阳节期间。“九九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宫中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传统,因此,将菊花纹样作为重阳节吉服的装饰。

阳生补子

阳生补子用于冬至节。古人认为,冬至过后,阴气逐渐下降,阳气开始生发。唐代的《新华严经论》说:“以十一月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生。”此款中有口吐上升瑞气的山羊(或绵羊)图案,谐音“阳”“生”。此外,“三阳开泰”“绵羊太子”等题材也常用在宫廷冬季的服饰、织物或首饰上。

定陵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出土文物最多的明代帝陵。从其出土文物中,我们也得以窥见大明王朝宫廷生活一二。

与明神宗合葬于定陵的有孝端显皇后(王氏)和孝靖皇后(王氏),两位皇后下葬时穿的并非礼服(燕居冠服),而是头戴黑纱尖棕帽与各式头面首饰,身穿短袄、裙、裤等。从整体形制、纹饰来看,两位皇后的装束都属于吉服袄裙。

定陵随葬的女衣数量较多,有134件。这些女衣均为对襟,款式有立领(竖领)、圆领和方领。衣服的大小尺寸相近,身长都在70厘米上下;通袖长一般为160厘米,少数达到230~250厘米,最长的一件立领女夹衣有260厘米;袖宽40~50厘米,多为宽袖口;腰宽在50厘米左右;下摆宽70~80厘米。衣身大多缀有纽扣,纽扣分两种:一种是丝质纽襻扣,一种是金属纽扣(金扣或鎏金铜扣),皆以丝线缝在衣服上。两种形式的纽扣或单独使用,或两者兼用,如在领口钉两对金属扣,衣襟处则使用纽襻扣。

出土的裙子共有47条,有马面裙和百褶裙等式样。裙子按装饰可分为素面裙、花裙、膝襕裙等。这些裙子主要与吉服、便服的上衣进行搭配。

出土的吉服类女衣,有些在衣身装饰云肩、通袖襕纹样,绝大部分则是在前胸和后背缝缀方形或梯形的补子(前襟左右各一片、后襟一片)。补子多为绣制,少数为缂丝,图案以云龙纹较多,其次有龙凤纹、凤纹、花卉纹、百子纹、应景题材以及万寿、万喜、洪福齐天等吉语文字。

孝靖皇后有一件绿织金缠枝莲妆花纱方领女袄,原件内衬纱里。在前胸与后背缀有梯形方补,前胸补子为一对,各长36厘米、上宽8.7厘米、下宽15.1厘米,图案大体一致,左右相对,侧面绣玉兔一只,口衔灵芝,上托盘金“寿”字,底部绣寿山福海与杂宝纹,两侧边缘各绣一升龙抢珠,龙首上方绣金“万”字,四周点缀四季花卉。背部补子为一整块,长35.2厘米、上宽20.5厘米、下宽32.5厘米,中间绣一正面大玉兔,背托灵芝及盘金大“寿”字,左右各绣一升龙,龙爪托举灵芝与金“万”字,底部绣寿山福海及杂宝纹,点缀四季花卉。从金绣“万”“寿”字样可知,这件短袄是后妃在皇帝万寿节(生日)期间所穿。

明神宗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十七,正好在中秋之后,于是宫中将中秋节的玉兔与皇帝生日的庆寿纹样组合到一起,使喜庆的气氛更加浓厚。

比甲 背子 水田衣

明宫规定,宫女的冠服沿用宋制,紫色,团领,窄袖,遍刺折枝小葵花,以金圈之,珠络缝金带红裙。不过,明代宫中有一件盛行的服装是从元代宫中继承来的,这就是比甲。

比甲出自元代,由元世祖创制,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两侧开叉及至膝下的马甲。设计比甲的初衷是为了便于骑马穿着,前胸后背得到保暖而臂肘活动自如。

比甲本是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转而成为一般妇女的服饰。蒙元后期,北方的汉族女子尤其喜爱这种服装。自从元代有了纽扣之后,比甲上也有用纽扣的,这样穿起来更方便、快捷,系结严紧。到了明代,洪武帝下诏令“男女衣冠,皆同唐例”,但源于蒙元的比甲延续了下来,并没有完全消失。

从形式上看,比甲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渊源颇深,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

明宫中的比甲形似无袖的背子,比背子稍短,长至膝下。后妃宫女的常服就是宽袖衫外着比甲,下面穿裙,所以,比甲与衫、袄、裙的色彩搭配能显出层次感来。

比甲的种类繁多,可以穿在衫裙外面,胸前可以系带或敞开,也可在腰间束帛,衬托身材,所以很受当时女子们的喜爱。

除了比甲,明代女子的服饰中还有背子。背子,亦称“褙子”,主要样式继承了宋代背子,一般有合领与对襟两种形式,贵族与庶民皆可穿戴。其中,对襟大袖的,通常为贵妇礼服;对襟小袖的,通常为普通妇女的便服。背子上绣品的图样基本与霞帔相似。只有一例特殊:八品及九品诰命夫人的背子不可用缠枝花纹,只能用摘枝团花。

水田衣兴起于明末,盛于清初,一直延续至清末。它是一种以各色零碎布料拼合缝制而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为衣服上大小不等的布料纵横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

水田衣款式简单别致,颇得明代女子的喜爱。最初,水田衣尚注意拼制的均匀,将各种锦缎织料裁成长方形,然后有规律地编排缝合;发展到后来,便不再拘泥,亦有杂乱拼接者。到了明末,奢靡之风盛行,许多大户人家为了做一件好的水田衣,经常会裁破一件完整的锦缎,只为得到一小块材料。

巧手匠心制新装

明宫后妃宫女喜欢穿自己设计制作的新装,而且层出不穷。熹宗的张皇后心灵手巧,她用白绫配新桑色绫,制成鹤氅式新衣,称为霓裳羽衣。崇祯时,宫女们竞效周皇后,以穿素白色的纱衫为美,用半透明的白纱衫衬出里面的红袙腹,以增魅力。明末宫女十分喜欢穿海天霞色的衫子,似白而微红,雅中微艳,连爱美的宦官也穿上了这色衫子。

明代宫女通常用纸做护领,一日一换,这种纸应是宣纸,由江西玉山县进贡。虽然我们不知道纸护领是谁发明的,但用纸做护领在明宫盛行一时,其他朝代则未见记载,所以纸护领应该是明代宫女的新创。不过,纸衣在唐代曾出现过,唐代宗大历年间兵乱之时,“自赤水至潼关二百里间,畜产财物殆尽,官吏至有著纸衣或数日不食者”。可见当时服纸衣是救急之法,出于无奈,因此纸衣日后并没有畅行。

总体上看,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襦裙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在年轻妇女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种装束。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两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為六幅,后用八幅、十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时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猜你喜欢

补子礼服服饰
动物身穿白礼服
心如丝缕 织镂时光— —王建江缂丝作品赏析
动物“闯”入服饰界
Rank Badges of Official Costum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emiotics
皇帝的礼服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蝴蝶礼服
雪人的服饰
赋广义Orlicz范数Orlicz函数空间的某些特殊可补子空间的存在条件
MY DREAM WEDDING高定礼服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