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近期临床效果观察

2020-12-30李翠翠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灌肠炎性盆腔炎

李翠翠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9例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将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以及TNF-α、IL-2、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安全有效。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炎性因子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门诊疾病[1],以白带异常、经期紊乱、腰腹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还可能导致女性不孕不育,导致输卵管卵巢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2]。以往西医采用抗生素治疗该病的效果一般,且长期用药会增加耐药性以及不良反应。中药保留灌肠为中医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本文就中药保留灌肠在该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

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且符合西医、中医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瘀结型;2)参与本次研究前1周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2)患有消化道出血、急腹症的患者;3)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

对照组29例,年龄24~58岁,平均(32.22±4.52)岁。病程1~7年,平均(4.22±1.05)年。有生育史20例;有人工流产史11例。

观察组29例,年龄25~59岁,平均(32.30±4.61)岁。病程1~8年,平均(4.31±1.11)年。有生育史21例;有人工流产史12例。

组间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在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分别加入0.5%甲硝唑100mL、头孢噻肟钠0.2g,静脉滴注,1日2次,1个疗程为2周。根据病原体增加药物治疗,如真菌感染则加用氟康唑口服。

观察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在经期结束后开始治疗。中药组方包括莪术10g、桃仁10g、赤芍15g、延胡索15g、五灵脂15g、丹参20g、生蒲黄30g、丹皮30g,水煎取汁100mL,控制好药剂温度。在灌肠前,叮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并垫高臀部12cm,涂抹适量石蜡油于以一次性无菌肛管前端,缓慢插入肛门15cm左右,使用注射器抽取药剂灌入肠道,完成灌肠后拔除肛管,并维持左侧卧位20min,药液停留在肠腔内的时间>3h,1天1次,连续治疗2周。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评估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主要症状(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每1项症状的严重程度由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分、2分、4分、6分。

2)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清晨抽取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mL,将血液标本放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min,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水平。

3)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判定标准,①痊愈:治疗2周后,门诊复查时显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显示正常;②显效:自觉症状体征消失和子宫、双附件压痛消失,B超检查显示无炎症及盆腔积液;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临床检查显示炎症及盆腔积液均有改善,子宫双附件出现增粗、增厚情况;④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临床总有效率=(29-无效例数)/29×100%。

4)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檢验、卡方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症状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组间分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2.2 炎症因子水平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水平数据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有较大差距存在,P<0.05。如表2所示。

2.3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数据高,P<0.05。见表3所示。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区别较小(P>0.05)。如表4所示。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同机体免疫力的下降、病情迁移、病原体感染、流产、妇产科手术、性卫生不良等诸多因素有关。单纯西医治疗应用在病原体感染所致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其他病因的患者效果欠佳。为提高临床疗效,应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将慢性盆腔炎纳入“癥瘕”、“带下”等范畴[3],认为该病的病机在于湿热之邪入侵、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血瘀络阻,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应以祛湿化瘀、清热祛邪为主要原则。本次研究中采用莪术、桃仁、赤芍、延胡索、五灵脂、丹参、生蒲黄、丹皮等中药进行保留灌肠能起到活血化瘀、清火去热、凉血调经、祛湿解毒等效果;而中药保留灌肠可对盆腔处血液进行直接刺激[4],舒张血管,有助于改善血流循环;另外药液可直接到达病灶处,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可有效减轻甚至消除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同对照组进行比较,中医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均得到了更显著的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充分表明了中药保留灌肠的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分析原因在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能将药液直接经肠黏膜吸收,维持局部较高的药物浓度[6],不仅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还可在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另外药物可直接进入盆腔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速度,可防止肝脏首过效应的发生,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而言之,中药保留灌肠适合应用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冯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22):3468-3470.

[2] 梁卓,凌娜.中药塌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0):38-40.

[3] 邬浏欢,陆琼,汪敏亚,等.湿瘀清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05):808-809,815.

[4] 王璐,罗瑜.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11):683-686.

[5] 杨新鸣,黄金金,彭艳.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9):89-92.

[6] 高清文.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2):323-324.

猜你喜欢

灌肠炎性盆腔炎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CLCA4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