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锋被树为典型始末

2020-12-30孟红

晚晴 2020年3期
关键词:解放军报事迹雷锋

孟红

陈广生:中国第一个写雷锋事迹和宣传雷锋精神的人

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雷锋》真实地刻画了雷锋在部队中的生活。雷锋为灾区捐款的事情确有其事,但并不是雷锋亲手将慰问信连同100元钱送到救灾指挥部,而是通过一封信寄到了辽阳市委。同一时期,连队驻地抚顺望花区和平公社成立,雷锋也送去了100元钱,这样又有了发自和平公社的感谢信。当时的团领导韩万金政委看到这两封信后,下定决心要培养雷锋、宣传雷锋。

1960年7月,雷锋所在团准备授予雷锋为“节约标兵”。认准了雷锋这个典型的韩政委开始琢磨怎样把雷锋的事迹展开宣传,而第一步就是由谁来写一份上报下发的材料。他考虑到陈广生与雷锋比较熟悉,便指派陈广生来写雷锋的事迹材料。

经过采访雷锋本人并到雷锋所在运输连调查后,陈广生写出了《雷锋同志模范事迹》这份材料。这个材料经团领导审查,以团政治处的名义加按语,下发到团属各连队。从此,一个学习雷锋的热潮首先在雷锋所在的团展开了。也就是从那时起,雷锋一直活在陈广生的心中,活在他的笔下。

1962年8月,当雷锋同志牺牲后,送葬的路上,陈广生看到,抚顺市男女老幼,数以万计的人群涌上街头,含泪送雷锋。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使陈广生彻夜难眠,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雷锋事迹写好,让全国甚至普天下的人都知道雷锋,学习雷锋。几经修改,陈广生终于完成了5万余字的报告文学,并很快连载在《抚顺日报》上,又陆续发表在《解放军报》和《中国青年报》上。1963年3月5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随后,陈广生写出《雷锋的故事》和《雷锋轶事》两本书,得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沈阳军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表彰。陈广生没有就此满足,他一直不停地写,通讯、散文、报告文学、评论,不管什么形式,什么体裁,只要能宣传、赞美、歌颂雷锋,他就写。

李健羽和佟希文:把雷锋精神由报纸传播至全國

由于雷锋同社会频繁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他,雷锋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部队走进地方,但这种影响毕竟是小范围的。把雷锋精神从报纸上传播到全国去的,是当年新华社驻沈阳军区的军事记者李健羽和佟希文。

1960年10月,前进报社总编辑嵇炳前把佟希文、李健羽叫去,说是报社收到一篇自然来稿,反映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一个辽阳来的叫雷锋的新战士艰苦朴素的事儿,说辽阳那年发生大水灾,雷锋自己拿出100块钱救援灾区,这个事情很不简单。总编辑说这个事里面可能有点挖头,要他们到部队了解了解。

李健羽、佟希文二人很快赶到了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并见到了雷锋。当时,雷锋到大学作报告,两位记者和学生们坐在一起听。雷锋从怎样当兵开始讲起,讲当初报名参军由于不符合条件,就做了一些小动作,比如为了增加体重而加大了饭量,为了凑身高就提起了脚后跟。雷锋不仅讲过去的苦,也讲党对他的培养,讲他现在的工作。后来说到缠着征兵干部讲自己的苦难家史,引起了全场一片哭声。

会后,两位记者还和雷锋进行了直接的交谈。他俩发现这个小伙子很注重学习,觉得这个人物很值得一写,就急不可待地跑回报社找到嵇炳前,把初步的感想说了一下。嵇炳前说:“你们准备吧,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典型。”嵇炳前在宣传雷锋这件事上也是功不可没的。

通讯稿写好后,首先送给嵇炳前总编审阅,后来又转给军区副政委杜平。杜平政委独具慧眼,看完稿件,挥笔把文章标题改成了“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这几个字。1960年11月26日,这篇稿件在《前进报》上登了两个半版。稿件还同时发给了新华总社、《解放军报》、《辽宁日报》、辽宁《共青团员》杂志、《辽宁工人报》和《沈阳日报》。雷锋的名字传遍了东北大地。

当时,军区提出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的口号,还把雷锋的事迹汇报给军委。军委秘书长罗瑞卿专门指示“要好好宣传”,《解放军报》也发表了陈广生的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中国青年》杂志请毛主席、周总理题了词。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的题词在全国各报发表。有了毛主席的题词,全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来源:《党史文苑》)

猜你喜欢

解放军报事迹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解放军报》评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
从融合文化看解放军报官方微信订阅号
与时俱进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
柳下惠事迹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