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冒失
2020-12-30刘晓晔刘志清李丽
刘晓晔 刘志清 李丽
里有聚会,午饭后飞飞非要端着水果盘给叔叔、阿姨送水果不可,结果没抱住,整盘水果都被他打翻在地……妈妈带着飞飞去公园,可是飞飞总是不听话,明明有平路,他坚持走崎岖不平的石子路,结果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大哭起来……
很多家长发现,1岁半以后,家里的娃不知不觉就和故事里的飞飞一样,好像变成了一个小冒失。父母刚给他买的遥控车,还没玩两下,就被他啪嗒一下摔在了地上,再也跑不动了;想要教小伙伴怎么玩玩具,结果一把抢过玩具,把小朋友惹哭了;出去玩总是不管不顾地往前跑,常常以摔了一大跤大哭收场……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毛毛躁躁、冒冒失失?我们明明已经告诉了他要小心,已经大声地喊了好几次:“别走石子路!”“别跑太快!”他怎么就是不听?!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小冒失的内心独白:我能行!
让我们走进小冒失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吧!
“高效”分水果
飞飞:哇,好甜的水果。我要去分给叔叔、阿姨吃。
妈妈:你一块一块地拿给叔叔、阿姨。
飞飞:嗯。
(小冒失的内心独白):把一盘子端过去多快呀!
妈妈:飞飞,你别拿盘子,你拿不稳,会打翻的!
(小冒失的内心独白):谁说我会打翻?!哼!我偏不!端个盘子有何难?我可以的!
(啪——打翻了!)
不走“寻常路”
妈妈:飞飞,跟好妈妈走啊。
(小冒失的内心独白):啊!这多没意思。咦?这有石子路!哇,太好了!看我的!
妈妈:飞飞,你好好走路,这有平路你怎么不走啊?不许走那边,会摔倒的!
(小冒失的内心独白):怎么会?!我可以的!走平路对我来说太简单了!
(哎呀!摔倒了。)
看到这里,大多数父母可能已经明白了自己家的小冒失是怎么想的了。随着孩子能跑、会跳,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开始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并逐渐形成了简单的自我评价,比如“我能跳起来”“我能跑了”。而每当孩子获得一个新的技能时,父母也大多会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哇!宝贝太厉害了!”“宝宝长大了!”以此来支持和鼓励他。但是,由于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还处在萌芽期,来自外部的鼓励和表扬又过多,所以他很容易对自我的评价过高,常常擅自将“我能跳起来”解读成“我能跳得很高”,将“我能跑”理解为“我能跑得很快”,于是就有了開篇所讲的两个故事。
正是由于此时孩子的自我评价往往高于实际水平,因此他也就常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举动——放着平路不走,偏走马路牙子;明明做不好的事,偏要做……当然结果也常常就是——又闯祸啦!
父母们的心理斗争:“不行!”还是“试试看?”
面对孩子的这种表现,我们该怎么办呢?
选择一:告诉他“不能”“不行”“不可以”!
选择二:让他试试吧,摔一跤他就长记性了。
大多数父母通常会选择第一种做法,直接告诉孩子:这事你做不到。甚至直接厉声禁止。这看起来是最简单、直接、省事的方法,可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一边是父母声嘶力竭的怒吼,另一边却是孩子笑嘻嘻的我行我素。这种做法不仅不奏效,而且还会让我们和孩子双方都感觉不舒服——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许做”,还总是大吼大叫。
我们成人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处于冒失阶段的小孩。孩子需要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只有给他尝试、体验、实践的机会,他才能真正形成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就像那句老话:孩子总要自己摔几跤才能长大。
所以一旦我们意识到喜欢尝试、乐于冒险、不走“寻常路”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普遍特点时,就不妨放开手,适当地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他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去尝试、冒险,逐步认识自己的能力,也在各种冒失、错误、挑战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孩子逐渐形成比较客观的自我认知,同时也能让孩子学习到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走石子路时如何保持平衡、不摔跤)、学会解决问题(怎样双手端盘子才能保持平衡)、学习自我控制(争抢玩具的时候如何控制力度),从而让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