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和小秋:不设限,就有无限可能性
2020-12-30
在今年的优秀童书排行榜中,我们为《妈妈要生小宝宝了》这本图画书设置了一个特别奖,因为它是英国著名图画书创作大师约翰·伯宁罕和妻子海伦·奥克森伯的联袂之作。要知道,这本书也是他俩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合作!据说,他们特别相爱,而一起创作图画书就意味着会有争执,所以他们一直拒绝一起创作图画书,唯一的一次合作就是完成了《妈妈要生小宝宝了》这本书。
然后,我们发现,在我们的原创榜单中,位居第二的《喂喂,我告诉你哦……》这本图画书的作者也是一对夫妻——俞文强和崔建秋,他们自称“强哥和小秋”。这对夫妇在一起创作图画书时会吵架吗?他们的生活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促使他们创作出了这样一本极具悬念又童趣满满的图画书呢?
生活在京杭大运河起点——杭州拱宸桥畔的强哥和小秋是典型的“90后”,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与书法系。我们当然是先问最关心的吵架问题。他们的回答是:“在生活中,我们从来不吵架。但是创作时确实会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有时候是为某个圈画得不圆,有时候是为了给一只猫配什么颜色,会很认真地吵。但是我们会及时停止,一起分析吵架的原因,并且找到解决办法——只要让图画书的表达更好就可以了,然后结束吵架。毕竟,让对方不开心不是我们想要的。”
在我们请他们谈关于“图画书的可能性”之前,先来看看榜单上的这本图画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喂喂,我告诉你哦……”小男孩听到了什么,他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喂喂,我告诉你哦……”小蜗牛听到了什么,它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喂喂,我告诉你哦……”小老鼠、小猫咪、大牛和长颈鹿全都吓了一跳——什么事情让动物们这么紧张?
图画书中出场的“人物”们的表情越来越紧张,图画书外的孩子心里的疑惑也越来越重——到底要发生什么大事?!
(剧透一下——这本图画书不读到完全“合上”,很难猜到答案。)
这本图画书的创意是怎么来的呢?
强哥说——我喜欢和小秋聊天,小秋喜欢和她妈妈聊天,她妈妈喜欢和朋友们聊天……小秋会把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告诉她妈妈,她妈妈又会告诉朋友们,朋友们又会说给他们的朋友们听。
小秋说——我们家养了一些小植物。朋友们说:“要多浇一点水了。”于是一些植物死了。卖花的阿姨说:“水不要浇太多。”然后,又有几棵植物的花苞和叶子掉了……我们只好再买一些植物。
所以,这对“90后”夫妻开始回答我们关于图画书创作可能性的问题,他们说:因为你不知道生活中的什么事会变成图画书的素材,也不知道下一本图画书会创作成什么样,所以,在我们眼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值得思考和玩味,都是故事,在创作的方式和材料使用上,我们也不会给自己设限。只要不设限,图画书创作就会有无限的可能性。
对孩子读图画书这件事,强哥和小秋也认为“不设限”才会让图画书发挥出最大的可能性。比如他们在给孩子讲《喂喂,我告诉你哦……》时,从没有事先预设孩子们会有哪些表现,所以不管小朋友是学着书中的小动物做出了夸張的表情,还是跑去玩“喂喂,我告诉你哦……”的小游戏,他们都觉得很惊喜。他们也建议父母用特别开放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共读图画书,越没有章法和固定的模式越好,比如有时候可以打打闹闹,有时候可以亲亲抱抱,有时候还可以一起哭哭鼻子。强哥说:“亲子共读的效果,就像是浸泡在罐子里的鸭蛋一样,一两天看不到变化,日子久了,滋味才会出来。”
在后面几位“90后”图画书创作者的访谈里,我们都增加了“关于画画,聊几句”这个板块,因为他们都是出色的、走上了美术专业之路的大孩子。让他们讲自己的学画经历,以及对现在正在学画或喜欢画画的孩子的父母们想说的话,也许能让我们在孩子画画这件事上更受启发。
外一篇:关于画画,聊几句
鼓励孩子画出“我”
虽然从一年级开始就学素描、色彩,又顺利考入美术学院,但强哥却对过去自己的学画生涯和画的画毫无留恋,因为他发现那些画里没有“我”。直到大二的一个雨天,他看到了一只爬墙的蜗牛,心想:“它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最后越想越多,实在忍不住便把这些想法都画了下来,才意识到终于画出了那个“我”。
而不断放弃着以临摹老师的范本、画石膏像等方式学画画的小秋,一直不认为自己会画画,直到在强哥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画出脑海里的画面时,才知道了画画是什么。
强哥和小秋平时也教孩子们画画,所以他们有很多建议想给父母。
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个画画的小角落,有顺手可以拿到的纸笔。
经常陪孩子一起画画,互相说说画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在某个时间段里重复地画一样的东西,不要着急,可以耐心等一等,孩子经历了更多之后,他们的画会自然而然地“长大”。
不要为了画面效果,去帮孩子画,或者给孩子找范本模仿,否则孩子会越来越不会画,还会慢慢否定自己的画。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孩子把“画画”和“爸爸妈妈生气了”联系在一起。
小心别让自己对孩子画作的夸奖“绑架”了孩子,因为孩子真的都特别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最后变成了为取悦爸爸妈妈而画,那就糟了。
珍惜孩子的作品,经常帮他进行收纳和整理。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画都代表了不同的成长和心境,所以即使看上去“傻傻”的画也很珍贵。
如果找画画班的话,就找那种没有模板和套路,一个班里的孩子数量不多,可以让孩子尽情表达自我的地方。
强哥和小秋说:孩子们长大后,总有遭遇迷茫、困惑、挫折的时候,相信这些孩提时代的作品,将来会带领他们看到自己曾经的样子,给予他们能量,这也许是父母要鼓励孩子画画,也要正确对待孩子画画这件事,才会出现的一种成长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