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痔疮手术中采取不同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0-12-30赵颖乔玉萍于振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4期
关键词:侧卧位痔疮舒适度

赵颖 乔玉萍 于振华

痔疮是直肠末端的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淤血和扩张弯曲形成的软静脉团,分为外痔、内痔以及混合痔,痔疮临床发病率较高[1]。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便血、肛门疼痛、痔疮脱垂、肛门瘙痒、肛门黏液外溢、肛门感染坏死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出现痔疮嵌顿以及贫血等,痔疮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患者便血、大便时疼痛滴血,且坐立后诱发,患者长期站立、妊娠、习惯性便秘或进食刺激性食物会诱发,严重时会引起慢性贫血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医学界治疗重度痔疮的理想方法主要是手术。手术治疗能彻底消除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然而,手术中患者的体位根据医生的个人习惯而不同。临床无症状痔疮患者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痔疮患者需要治疗。对痔疮的非手术治疗包括外用药以及硬化剂注射等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最彻底的。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对内外痔、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疮脱垂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重度痔疮。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无肛周皮肤切口,术后疼痛小的同时保留肛垫,患者排便控制能力无影响,患者无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具有安全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过去,大部分的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手术都采用切石位。作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截石位存在手术野暴露不清、光照不理想、劳动强度大、医生易疲劳和患者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尽一切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研究不同体位对痔疮术后患者的影响,对探讨痔疮患者更有效和更舒适的体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临床证据等方面对痔疮手术患者不同体位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治疗的80 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24~56 岁,平均年龄(34.0±7.4)岁;文化程度:文盲12 例,小学8 例,初中5 例,高中5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合并症:糖尿病3 例,高血压4 例,心脏病3 例。试验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5~55 岁,平均年龄(33.0±7.5)岁;文化程度:文盲9 例,小学11 例,初中7 例,高中3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合并症:糖尿病8 例,高血压5 例,心脏病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心脑血管疾病和拒绝参与试验患者;麻醉药品引起休克的患者;有结直肠肿瘤等病变;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手术治疗史;神经症、精神病以及不配合的患者;过敏体质、严重皮肤病和肝功能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术中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并与心电图机连接。对照组采用截石位。麻醉开始时,协助患者在腹部和胸部放置软枕头,使胸部不受压迫,避免麻醉平面过高,避免膈肌麻痹影响呼吸。指导患者把头向一侧倾斜,双手向前放在头上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在两侧膝关节下以40°分开放置一块软垫,用约束带固定患者的肛门周围皮肤贴上胶带,一端与肛门平行4 cm贴于患者臀部两侧,另一端用力收紧贴于手术台边缘来保证患者肛门充分暴露。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手术台的高度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出血情况。患者躺在手术台上背对截石位置。腿架安装固定在手术台上,两条腿分开放在腿支架上。臀部与手术台下缘齐平,双手放在胸部,或身体两侧。调整腿部支架的高度使下肢髋关节弯曲80~110°,外展55°,膝关节弯曲90~100°,小腿处于水平向上倾斜的位置。试验组采取侧卧位。患者麻醉后,护士协助患者左卧位,在患者左腋窝下垫软垫来防止腋神经损伤,左上肢远端关节自然固定在支架上,身体弓形,右臂抱膝使肛门完全暴露,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两条腿中间夹着一个软枕头,患者被告知深呼吸,通过放松肌肉来减少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疼痛及出血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入院教育、科室环境、服务态度和手术效果方面,百分制;非常满意:91~100 分,满意:70~90 分,不满意:<70 分。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②患者舒适度采取舒适度评分(BCS)进行判定,评分范围为0~3 分,其中0 分为持续性疼痛;1 分为安静时无痛,但咳嗽深呼吸时疼痛较重;2 分为安静时无痛,但咳嗽深呼吸时疼痛较轻;3 分为深呼吸时无疼痛,咳嗽时无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舒适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舒适度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成人发病率为36.1%。根据普查资料显示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3.1%,痔疮占肛肠疾病的72.15%[2]。临床上常见的痔疮手术有内痔切除术、血栓性外痔切除术、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等,侧卧位和截石位是肛肠手术中最常用的手术体位,但医学界对患者的手术部位有不同的看法,临床认为侧卧位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小,稳定性高[3]。尤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截石位至卧位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因此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宜侧卧位。侧卧位可通过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在取截石位肛肠手术中的患者处于急性心理应激状态,迷走神经兴奋而抑制心脏活动,患者心脏出现心动过缓和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外科医生对侧位的安排满意度高。侧卧时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体位大体相同的手术视野暴露满意,操作方便且稳定性好,患者缩短了手术时间,出血较少。正确的体位选择是肛肠手术成功的保证。研究表明两种体位均能顺利完成痔疮手术,但各有其独特的优点:侧卧位能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医生的方便[4]。采取侧卧位手术痔疮治疗的手术患者不压迫心脏和腋神经,使腹部肌肉松弛,术中出血少而无疼痛感,有利于下腔静脉回流,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程度,使患者心率稳定,平均手术时间缩短,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升高[5]。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痔疮手术患者采取侧卧位可以改善患者舒适度及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侧卧位痔疮舒适度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中西医护理技术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研究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孕期睡觉取左侧卧位好处多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