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网络技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0-12-30张迎晓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双师电气工程教学模式

◆张迎晓

浅谈基于网络技术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张迎晓

(邢台技师学院 河北 054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技术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也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对于注重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的电气工程学来说,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其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帮助其培育出更加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高等学校的电气工程专业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将网络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专业的日常教学中去,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电气工程人才。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当前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技术在电气工程学上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培育电气工程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网络技术;电气工程;人才培养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等院校的教育已经由原来的一味向外扩张逐步转化为现在的向内发展。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为了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高等学校必须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改变,因此如何能够培育出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对于高校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笔者将对目前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进行分析,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手段,为当前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对策与方案,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 网络技术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当前在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当前再强调的重要教育目标,如何利用网络教学技术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是当前网络教学技术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应当将现代网络技术与课程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体验感、参与感和实践感,加深对于课堂知识的认知,在课后能够及时反思。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与老师有积极的互动,并且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只有将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顺利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2 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理念存在误区

就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育理念来看,他们对于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的,还存在一定的定位偏差。一方面来说,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网络技术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没有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意识,因此网络技术教学很难推行;另一方面来说,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创新意识毫无关系,缺乏对创新意识的认知,因此该专业很难培育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2)课程内容设计缺乏创新

电气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时,大部分专业课程与其他理工科的专业课程是相同的,能体现工程专业的专业性,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缺乏深入性。而在课程模块设置方面,大多数课程为理论课,实践课相对来说较少。目前电气工程专业课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实践课和专业技术课,实践课的课程比例较低会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也缺乏相应的创新精神。

(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过于保守

受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电气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有老师讲授同学听讲,教师是课程的中心,而学生只是在被动学习,教师也很少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调动。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要求下,电气工程专业对于教师的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就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拥有高技术的教师人才少之又少,而普通教师由于长期处于教学岗位,实践经验也较少,因此在课程方面很难给学生传播更加专业、更加实用的实践知识,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很多时候难以提高。

3 网络技术创新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1)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

在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中,可以首先对电气工程专业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帮助其更好了解和掌握新型的网络教学技术,引进云课堂、微课的概念,并在教学时将新型的课堂引进学生的学习中,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教学模式。由于电气工程专业理论性较强,部分理论也较为枯燥,因此多种多样的课堂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更好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其次可以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变,例如在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中,可以将纯粹的讲授改为任务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针对本章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主任务的设置,再设置各种子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对各种子任务进行收集,在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自主寻找解决途径。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将其带回课堂,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这样师生就可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独立自主的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网络建立丰富的学习环境

随着大量社交平台的普及,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在不断改变。在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邮件等现代网络工具与学生在课后进行专业知识交流和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加方便进行交流。由于电气工程专业是一门非常需要实践的学科,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进行提出,教师也可以及时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解答,这样能更好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研究主动性,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专业知识。

(3)创新课堂网络教学方法

首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中应该转化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网络教学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课堂中加入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次应该实现课程设置的创新,要尽量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比例,加大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等等实验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设计、制作、调试等等。

(4)强化师资力量,建设优秀教师团队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管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专业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而对于电气工程专业而言,由于其担任着培养复合型人才、高精尖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电气工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迅速提升教师水平,对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至关重要。首先应该丰富任课教师的实践经历,鼓励教师走出课堂,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教学手段,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实践基地和企业上,进行实践方面的锻炼,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时更好地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对结构原理有更好地掌握;最后可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除了重视自身“双师型”教育队伍建设以外,还可以加强“双师型”教育队伍的引进,大力引进双师型人才,可以丰富现有的教师队伍,也能带领原有的教师更好地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5)逐步扩大实践教学比重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是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开展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网络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例如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对实际实验和实践课程进行模拟,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环境,同时这种虚拟仿真实验室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不断搭建适合学生当前情况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案例,拓宽实践范围。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也可以亲手对实验仪器进行调配,亲手进行每一步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等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时,应当将网络技术更多的应用到电气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去。让教学资源和学习模式进行更好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

[1]周月娥,王玉珏,王丽君.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59):6-8.

[2]辛华健.应用技术背景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智库时代,2018(46):194+208.

[3]王东盈.双创背景下民办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189-190.

[4]栾广宇,李爱传,汪东欣,李琳.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4):4-5.

[5]冯翔.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双师电气工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提高电气工程预算质量的对策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