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探访:幼儿“取悦行为”的成因与预防
2020-12-30广东省珠海市博爱幼儿园李芝娥
广东省珠海市博爱幼儿园 李芝娥
◆ 幼儿产生取悦行为的原因及不良影响
幼儿取悦行为成因复杂,与个人生长环境、家庭教育、人格特质等因素都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会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习惯,从而产生取悦行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将幼儿取悦行为的成因分为以下三类。
因自卑、胆小、害怕而产生取悦行为
父母对幼儿不正确的沟通教育方式是幼儿形成取悦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严厉的爸爸妈妈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要求特别高,不论幼儿能否做得到——玩具自己收拾;饭自己吃,还不许掉饭粒,不许剩下一点饭;摔跤了不许哭自己爬起来,犯了错误或没有按要求做好要受罚。这样家庭教育出来的幼儿往往都是小心翼翼、内向的,对成人的要求总是竭尽所能地去做好,这样的经历让幼儿早早地就成了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幼儿不淘气、好哄、懂事,是因为害怕一旦暴露出真实的一面就不能赢得成人的爱——为了赢得爱,幼儿从小就学会了假装,学会了委屈和自我牺牲。
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孩子难教、迟钝、不敏感、教不会,其实恰恰相反,幼儿会用自己的方式衡量世界、看待问题,他们能觉察出周围环境中的善意和恶意并研究出一套自己的生存战略。很多所谓的“乖孩子”,其实是习惯性地伪装、取悦别人的人,这是他们融化在血液中的卑微与不安。身为幼儿的家长和老师,我们有无限的权威,很容易根据我们自己的认知给孩子制定一个无形的剧本,让孩子按着剧本表演,他们学会了怎么取悦于人,却无法在真实的生活中探险。
为获得夸赞而产生的取悦行为
夸赞会给人带来愉悦,但如果幼儿为了获得这种愉悦感而将其变成一种使命,这无疑是病态的。幼儿每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获得别人的肯定,就会觉得很失落、没有存在感。如经常上舞台表演的幼儿,他们不论内心高不高兴,只要登上舞台就开心地笑着,然而这种笑只是一种形式,是过早毁坏孩子童真、使之成人化的催熟剂。
称赞和夸奖并不是常有、随意给予的,老师在给出夸奖的时候往往都要看它是否合适。可幼儿一旦有了对于褒奖的执念,便会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对更多的人采取”取悦”行为进行交往,让更多的人满意自己,进而得到称赞。
这样的幼儿可能会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但是他们一生都将屈从于家长、老师、上司的想法。他们或许可以取得令人钦羡的成绩,但他们始终将关注力放在别人身上,一味渴望别人的认可、表扬和掌声,他们失去了那种勇敢、独立、创造自己生活的能力。幼儿一次次地取悦,就如同给自己戴上一层又一层的面具,久而久之就会把真实的自己给遗忘了。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会对幼儿的性格形成、社交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为避免冲突或伤害而产生的取悦行为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可能是与他人争抢玩具的过程中通过取悦行为避免了冲突,也可能是在追逐打闹过程中通过取悦行为避免了伤害,幼儿会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只要遇到冲突或者伤害,就采用取悦行为来“解决”问题,形成了通过取悦别人,让别人高兴,就可以避免受责备或伤害的心理。但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幼儿永远学不会如何正确处理和别人的冲突。
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但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就幼儿而言,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年龄特征都在自我完善或发展中,因此就会有很多时候会产生随机性的矛盾。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通过取悦行为尽力避免冲突,而是当冲突来了以后,怎么积极有效地化解它,学会承担,学会勇敢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临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成年女性的取悦心理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疾病,即“讨好病”。然而,取悦行为不仅在成年女性身上有所有体现,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情况。就幼儿而言,他们的取悦行为也十分常见。简而言之,当幼儿以取悦老师或家长为主动力来完成一项任务时,就是一种明显的取悦行为。
◆ 幼儿取悦行为的预防措施
在中国,大多数多家庭里幼儿备受父母、祖父母的疼爱、娇宠,是家里的“宝”,可是很多时候又被这些宠爱自己的亲人当成“宠物”对待,最常出现的就是家里来客人了,大人就会鼓动幼儿表演节目,孩子如果不愿意或表演得不好,就会遭到训斥。其实,让幼儿当众表演无非是为了满足大人的虚荣心,有这种现象的家庭不少,许多幼儿园也如此,社会更是如此。那么在这个大环境中如何纠正和预防幼儿出现取悦行为?
◇ 减少形式上的苟同,多些实质上的共同
每年“六一”儿童节的庆典活动,都少不了幼儿上台表演。一旦面临上舞台的挑战,幼儿专业技巧的训练必然少不了,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一句台词反复说,一个站位反复练,一个笑容反复做,于是假笑成了招牌,台词成了日常。幼儿园的庆典尚且如此,培训机构和选秀节目只能更甚。
这些形式上的苟同是在催促幼儿向成人看齐,却忽略了幼儿的实质需求。过“六一”就应该让幼儿高高兴兴地玩,早上寻宝、分享美食,下午激情水战、快乐游戏,想表演的幼儿可以到舞台区自导自演,自己准备服装、道具,少些规范的语言、动作以及僵硬的表情,把愉快的“六一”节交给幼儿,让幼儿做真正的节日主人。倘若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取悦行为自然而然就规避了。
◇ 取悦行为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人无完人,一个人是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喜欢。因此,要让幼儿明确知道犯错是正常的事情,是被允许的,明白”取悦性”行为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让幼儿完全做自己,尊重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同时,我们不应当对幼儿的行为过多指责,让幼儿在成长旅途中少些功利、攀比心理,让幼儿明白,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能力管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别人的情绪压力背负在自己身上。成人在与幼儿相处中要自然传递给幼儿一份正确的认知和豁达,从而让幼儿的行为更规范、心理更健康。
◇ 认识自己比讨好他人更重要,学会表达内心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让幼儿展现自己的天性、认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内心感受比盲目去讨好他人更重要,让幼儿知道在与小伙伴相处中受了委屈该说就说,被小伙伴推得摔跤疼了就应当告诉老师,别的小伙伴抢了你心爱的娃娃,不开心就是不开心——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要允许幼儿在正常情况下的情绪发泄,不需要因为其它任何原因而用”取悦性”行为伪装自己,让自己受委屈。
◇ 不愿意时要大声学会说“不”
引导幼儿当别的小伙伴提出用玩具小轿车换你的心爱精装飞机玩时,如果你不愿意,就大声说“不”;当然,如果对方的小轿车你也想玩,就可以和小伙伴交换玩耍,这些都取决于幼儿内心是否真的想交换。我们要让幼儿明白学会说“不”也是要讲究技巧的,即使说“不”来拒绝别人,也不一定让对方难受,如:“这个飞机我刚刚拿到,还没玩好,等我玩好了,再让你玩。”学会不愿意时说“不”,幼儿个性就会显得特别鲜明,自然就杜绝了取悦行为的发生。
成人总是按自己的想法来看待幼儿的行为,把幼儿的理解、学习、模仿社会等行为,等同于成人世界的行为。其实,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会不停地想要去改造幼儿,让幼儿像我们理想中的样子生活,这样就无形地促成了幼儿“伪装性”取悦的产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对儿童的尊重不是就观念而说观念,而是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行为。无论是幼教人员还是父母,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明确知道“我应该怎么做”“我至少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从而使我们的幼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