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体育健康服务业竞争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0-12-30姚芳虹张锐贺家欣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服务业体育

姚芳虹张锐贺家欣

(1.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 北京 100871;2.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北京 101118)

前言

随着新时代的开启,人们对于美好、健康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和期望,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为重视体育在增强免疫、保持健康方面的重要性。2016年“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提出使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健康生活趋势,体育产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要求高质量的体育服务,满足健康生活需求,催生了体育健康服务产业的兴起,而对于体育产业的内部结构而言,其核心产业本应是体育服务业,以体育相关产业为辅,但现状是体育制造业等体办产业占到体育产业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问题,不能对应的满足需求的要求,因此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应当采取措施重点扶植服务型经济,体育健康服务业正是体育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的连接点,是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有效路径。

1、体育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产业结构是指多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部门内部的组织与构成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到体育产业来说,体育产业结构是指体育产业在国民收入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包括体育内部各产业系统之间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以事权关系为基础可将体育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和支撑产业,在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中,体育产业被更为科学、系统的划分为11大类,但仍可将其视为产品和服务两大产业系统。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库兹涅茨法则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在总体国民收入比例中是下降的,但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也佐证了这一趋势,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大众消费阶段,主要的产业部门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人们在休闲、教育、娱乐、保健项目上的花费增加,主导产业在经济体中的作用表现为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并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

2、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和优化动因

2.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

体育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环节,符合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需求,体育产业的发展本身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调查可道,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6759亿元,增加值为10078亿元,从总体产值上看,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1.1%。

从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8年增加值为6530亿元,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达到64.8%,比上年有所提高。根据2015-2018年的体育产业内部结构显示,体育用品制造业占比依然过大,而体育产业本体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存量基础仍然不够庞大,仍要面对人们升级的消费需求,保持向好的发展态势。

2.2、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动因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崛起的第三产业的代表,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产业合理化、高度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从国民整体产业结构来说,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增加,这一点可以从欧美发达国家的体育崛起现实中印证。从体育产业的内部结构来说,其内部也有第二、第三产业之分,在结构的优化调整下,体育服务业应作为主导产业占到较大比重,而体育制造业和场馆建造业等属于第二产业范畴的部分应作为相关产业发展,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逐渐降低比重。

3、体育健康服务业竞争环境分析

3.1、体育健康服务业内涵

体育健康服务业是体育服务业与健康服务业的融合,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型经济,也被称为运动健康服务产业,是体育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中属于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包括国民体质监测与康体服务、科学健身调理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体育运动医学和创伤医院、体育康复疗养场所服务,中医运动康复医疗服务。其中运动医疗产业将是其核心产业,主体产业包括向社会公众提供体质监测、科学健身指导、健康培训和咨询、康复保健等服务,支撑产业包括体育健康装备制造、健康保险业、健康组织管理业等。

3.2、体育健康服务业竞争环境

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五力模型,包括产业内竞争者的竞争程度、替代品、潜在进入者、供应商及购买者五个因素,可运用该模型分析产业的竞争态势,为未来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体育健康服务产业来说,从竞争力角度综合自身面对的竞争环境态势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行业内对发展环境、竞争态势的了解,从而确认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方向,为推进未来的体育产业结构调整有借鉴意义。

(1)产业内部竞争。

体育健康服务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产业实力不够强大,从其内部竞争情况来看,随着国内体育健康行业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具备行业标准条件的企业数量也越来越多,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且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现有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缺少领导品牌,如健身培训行业多为私人投资,价格竞争激烈,但产品形式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体育健康行业在国内市场前景广阔,没有形成绝对优势企业,对于上下游产业吸引力较强。受相关国家政策调控、市场供需关系、市场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体育健康产业的供需市场会出现波动,给本行业及其下游行业相关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体育健康服务业的产品差异化尚在成型过程中,产品特色、质量和优异服务的先发优势效应尚未发挥,但其进入壁垒较高,体现出绝对成本优势,企业进入体育健康服务市场仍有一定的行业门槛,尤其是对专业技术要求更高的体质健康医疗领域,形成了技术成本优势。

(3)替代者的威胁。

体育健康服务业是朝阳产业,消费群体广阔,娱乐行业产品、保健药品行业产品与其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但由于产业本身具有的参与性、预防性等特点,使这些替代行业无法完全取代。原因是对体育健康产业的投入能获得自身的改善以及外部经济,使得替代品的性价比在相比之下较低,顾客的替代偏好也在性价比的对比之中偏向体育健身服务业。

(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多寡和对产业发展是否有决定性作用。体育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建立,供应商主要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体育企业、医疗部门、社区等,上游供应者数量众多,但同质化强,市场竞争激烈。当产业内出现创新想法和变化时,上游供应商在关键技术革新上难以提供服务支持资源,因此可以认为体育健康服务产业的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一般。

(5)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提出价格要求和服务质量要求,来影响体育健康服务产业的盈利能力。体育健康服务产业存在消费者与供给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主要存在于群众体育赛事、体育用品购买、运动医疗等方面,消费群体广阔,生活水平提高,健身意识增强,健康知识积累,消费需求升级,他们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了解到产业发展情况和产品特性,而产业内很难与需求变化风向保持同步,因此可认为购买者议价能力相对较强。

4、体育健康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体育健康服务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通过多方合作提高服务质量,推动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1)以存量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基础。合理、有效调动体育资源实满足群众的体育健康需求,实现各子产业的相互配合,增加有效供给,较少无用供给。既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在提供体育健康公共服务时的主导作用,使体育生产资料得到最大程度利用的基础上,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提高体育健身服务产业内的生产效率和积极性,努力提高产业存量,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好基础;

(2)以多样化发展促进产业革新是核心。推动体育健康服务业与旅游、文化、商务的“体育+”理念日益流行,而在实际发展中却是偏向于“+体育”,利用体育为其他产业搭建平台,忽视了体育之本,违背了产业融合的初衷。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创新性的开展体育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立体体育概念和产业的构建有利于体育本体功能的有效发挥,激发体育服务产业的商业价值,扩大产出;

(3)完善体育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政府在提供体育服务时发挥顶层设计和指挥棒作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其职责所在,其基础就是基本的健康活动空间、完善的设施和社会指导员等的专业指导,为体育健康服务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提供充足的空间、设施和科学指导;

(4)推动体育与中医学的结合是创新点。我国传统中医药学中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地方,在体医融合过程中,合理采用传统医学元素以配合体育手段的发挥,可打造新的服务型经济模式,为体育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5)树立体医健康服务企业需求意识是价值导向。追求经济效益的起点应是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和需求意识,体育健康服务企业应将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放在第一位,创新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开展体育健康服务;

(6)发挥体育团体的主体作用是社会支持来源。社会团体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体现出志愿性和业余性,在参与过程中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同时也应切实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体育健康服务中发挥作用;

(7)强化学校体育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内部驱动力。学校在体育中发挥了基础教育的作用,在受教育的早期就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为体育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储备人才。

完善多元主体协作共赢的管理规范。在体育健康服务业的供给过程中,单一的供给主体很难满足群众需求,混合主体的合作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合作共赢的协作机制和规范化管理体制将有效约束主体行为,有效提高服务提供效率和质量。

5、结语

新时代下群众体育健康需求的变化给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体育服务业的兴起是应有之义,其中体育健康服务产业的兴起是经济大发展下的必然之势,也是体育健康需求升级和体育产业供给调整引导下的时代现象。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产值不断攀高,但其内部产业结构呈现不均衡的问题,体育服务业比重仍然较低。体育健康服务业是体育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产业吸引力,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竞争环境可认为体育健康服务业内部竞争激烈,一定产业壁垒下的潜在竞争者不大,替代品和供应商的威胁不大,由于信息不对称,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强。可通过提高存量、发展立体体育、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体医融合、树立需求意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强化人才培养、完善管理规范的策略促进体育健康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产业结构适应时代需求向合理化、高级化转变,发挥促经济、保民生的双重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服务业体育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