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与趋势预测研究
2020-12-30
(新疆大学体育教学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引言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体育产业要及时适应经济和政治环境转变带来的挑战,要积极响应中央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号召,在追求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及时对产业的发展策略和具体的发展举措做出新的转变和调整,要坚持凝聚经济、社会、市场和大众等各方面的共识,不断汇聚力量,以此实现中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体育产业概念界定及分类
体育产业就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集合。体育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更在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和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依照相关文件,体育产业主要可以划分为11个大类,具体情况如下: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体育经纪与代理、广告与会展、表演与设计服务,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体育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
2、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2.1、体育产业总体规模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作为满足人民需求,满足社会进步需求的重要产业,其历经了较长的发展时期,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一极,同时其对其他产业也发挥着推动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的体育产业经严密核算之后其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2万亿元人民币,其同2016年相比较已经增加了7811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5.7%。而2018年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其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2.4万亿元,同比增长9.09%,其实现了880亿元的增加值。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更加迅速,将继续实现稳健地增长,并且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估算,预计2020年中国的体育产业规模将继续发展壮大,超越3万亿元大关。
2.2、体育产业结构状况
在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也逐渐趋于科学化和全面化,合理的产业结构对行业整体的发展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既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又追求一定社会效益的产业,需要政府和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协调。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来看,体育产业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体育用品以及相关物品的制造产出占比最大,增长值也最大,而体育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部分,其增加值由2016年的55%上升到了2017年的57%,其中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和休闲活动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的全民建设设施也不断建设完善,如,体育场馆、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等都展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在新时代“互联网+”与全民健身口号的带领下,体育产业的结构正在持续优化,实现合理发展。
2.3、体育产业增长速度
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将报告期内的变化同上一时期即基期变化相比较并得出一个抽象的数据和变化情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对政府部门政策制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帮助确立和调整更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在文件的指引下,我国体育产业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12年,2016年我国的体育产业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8.94%。2016年中国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为1.9万亿元,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11.1%。2017年的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为2.2万亿元,相较于2016年增长了15.8%。到了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的规模更是不断增长,其已经超过了2.4万亿元,相较于2017年的产业总值规模增加了9.09%。对体育产业的增长增速进行分析,发现体育产业的规模增长量不断提高,但增速有所回落,总体来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4、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状况
体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指在该行业与工作单位中工作并获得劳动报酬的全体人员。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进步状况,其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国家体育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展现了体育事业对劳动力资源的使用和促进就业的情况。随着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加,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体育从业人口数字为317万人,即使是历经了8年的发展,到2016年中国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仍然没有超过420万人。同时根据体育产业的“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可以发现,当前的发展规划要求2020年中国的体育产业从业人口要增长至600万人,而在现如今的基础上,中国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还存在着巨大的人员数量的缺口。
2.5、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所有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价值量的综合,而体育劳动生产率就是本行业劳动人员生产价值的综合,其是衡量某一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根据相关的发展报告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其产业总值在GDP中的占比更是不断提高,由2012年占比0.6%上升至2017年的0.94%,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也逐渐上升。
3、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特征
3.1、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体育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受到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增加影响,中国的体育产业呈现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的特点。根据历年来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可知,中国体育产业的经济不断增加,其到2020年有望3万亿,到2022年则有望突破4万亿,中国的体育产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高度的增长活力。同时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体育产业总体将会面临更好的发展环境,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
3.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追求中高速、高质量增长,而随着人民的生活日益美好,其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体育产业等第三产业有着更多的需求,而这推动了体育产业的机构性调整和优化。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挑战的步伐,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此理念的指引下,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将进入以优化茶叶结构为重点的新常态发展时期。其中体育产业也不敢落后,不断实现结构上的优化。而在当前,体育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体育产业总结构占比不断增加,其内部的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3.3、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
虽然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不断增加,但其总体上呈现出增速有所放缓的特点,这是因为茶叶规模的增加和发展策略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调整体育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放缓增长速度以促进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所需。在此基础上,中国体育产业的逐渐转向为中高速、高质量发展模式。
3.4、从业人员队伍继续壮大
当前,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其产值高速增长的同时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来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当前体育产业具有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的特点。大量的体育产业从业者如体育健身教练、体育服务咨询者、运动员、体育设施建设着等不同的从业人员依附于不同的体育行业,给其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人员保障。
4、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4.1、整体预测
针对当前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体育产业的数据增长情况,能够对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做出一定展望和分析:(1)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将会达到甚至是超过5万亿元,同时每年的增长率将会超过10%。结合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增长数据来看可以发现其每年的增长比率都超过了8%,在新的政策号召下,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将会持续向好;(2)体育行业的总体从业人员到2025年超过800万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从业人数逐渐向600万靠拢,而在全民健身的需求下,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将会持续不断的上涨;(3)未来体育产业的内部结构优化趋势将会不但加强,预计职业体育、体育服务等将会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部分。以往的体育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体育用品和体育赛事,而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未来针对广大受众的体育服务业将会转化为体育产业的大头,同时受到全民健身理念以及竞价发展的赢下,未来人民将会投入更多到体育服务产品的获取中去,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优化,其将会投入更多到众多职业体育赛事的服务体验中去。同时体育产业的内部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会出现大批的公益性体育服务,如公园、社区健身场所等基层体育服务站点;(4)未来体育产业将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新发展。在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体育产业将会加大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力度,未来“互联网+”的模式将会在体育产业中有着更多的运用和体现,而更多现代企业将会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互联网体育产业规模将会持续扩大,更多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服务都将依赖技术实现新发展。同时政府将会和企业一起参与到“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建设活动中去。
4.2、分行业预测
而在针对体育产业的内部时,通过对当前体育产业内的各行业进行数据和发展趋势的预估,可以发现,未来体育行业内部行业之间将会由以往的各自为战到协调发展。以数据和以往的情况可知,过去由于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体育产业在地区之间、行业内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异,东部的体育产业总值远远高于中西部,同时受到地区经济的影响,其内部行业之间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而未来这种行业内部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小。如针对基础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未来中西部的体育服务业将会迅猛发展,其与东部的发展差别将会不断缩小。同时体育竞赛事业、体育培训与服务、体育用品的生产和销售等行业都会逐渐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一方面,体育竞赛事业和体育服务业将会成为未来体育产业内部的主要行业。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新政策的支持,未来中国的体育竞赛也将会全面开发,其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即需求决定发展,未来国人的赛事体验、竞赛和其他需求将会被满足,同时体育培训与服务业将会真正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另一方面,针对体育产业内部行业的结构发展方面,可以预测今后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作为重要部分,两者之间的合作力度将会不断加大,未来两者有望实现共同发力,体育服务业将会增加到与其相匹配的程度,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将会不断平衡发展,规模差距逐渐缩小。
5、结论与展望
体育产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活动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重要第三产业,新时期,发展体育产业是保障民生服务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满足了大众参与体育活动和获得体育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当前,基于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估保证了我们能够科学、客观地看待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着更多发展机遇,在对现有数据及相关报告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体育产业未来将会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产业不断增加、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人民的体育需求等特点,体育产业将不会是以往少数人的产业,而是服务于多数人,能够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