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日常小练笔的教学探究
2020-12-30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古人云:文章千古事。一来,好的文章足以流传千古,成就万世不朽之声名。比如那位在枫桥边惊鸿一瞥的张继、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杨慎、孤篇盖全唐的张若虚等。二来,文章还担负着“经天纬地”之使命,经世之才、鸿鹄之志都靠文章承担。而古时科举考试中的一文定终身,更是把“作文”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按理说,有如此的传承,有如此的周边氛围,学生作文时不说笔下生花,至少应该词能达意吧。
但现实情况是,作文让很多师生头疼:学生不爱写,视作文为洪水猛兽,作品大多为搜肠刮肚硬挤出来的;教师逐渐失去对写作教学的热情,写作变成了不得不完成的教学任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样尴尬的局面,症结在于:
1.感性认知与理性提炼脱节
正如网上流传的小视频,一个9岁的小女孩面对作文题“我的缤纷世界”哇哇大哭,爸爸问她为何哭,小女孩说:“我的世界里除了写作业,哪有什么缤纷!”小女孩每天的家庭作业差不多要写到9点多,试想,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几乎剥夺了她的娱乐嬉戏时间,你让她写“缤纷世界”,就是写出来,也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这种为文而文、凭空杜撰的文章哪有血肉、情感可言?
2.读与写比例失当
从教材编写到课堂教学,都明显地表现出以“阅读为中心”的倾向,课堂教学偏重理解鉴赏,读与写脱节,听说读写的训练不均衡。即使在写这一板块,也只是纲领性的指导,缺少具体的操作实践,比如片段作文、整篇作文、借鉴实例、课外练笔等。尽管我们不鼓励作文教学采取简单传授技法的方式,但淡化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基础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3.写作教学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高考考什么,平时就教什么、练什么,为了应试而作文。而且为了训练学生限时完成作文的能力,当堂完成成为很多教师采取的策略。殊不知,好文不厌百回改,改文章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提高的过程。改得多了,慢慢就找到感觉了,长此以往,就能得心应手。
针对以上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大作文,小生活
大作文的“大”,体现在作文的意识要大。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留心生活,凡开口、落笔处都有作文意识。比如刚刚结束的70周年国庆大阅兵,那铿锵有力的步伐,那排山倒海的气势,那整齐划一的方阵,无不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身为中国人,会强烈地感受到大国崛起的骄傲和生在中国的自豪!这些点滴感受,如能倾注笔端,怎会不成就好文?
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播放精彩视频片段,比如94岁高龄老兵李安甫深情亲吻国旗,从这个身高只有1米2的老兵身上,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他的这一吻刷爆全屏、感动全国!
再比如每年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中国诗词大会”等,教师也可以把其中的精彩部分介绍印发给学生。生活大如海洋,我们只需撷取其中的一个片段,用心体会,抓住切入点和着力点,用审美的心态去关照、感受,获得属于个人的感受、体会。
正如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又在《论集·作文论》中说:“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话,也自然能说某种话。”
2.大作文,小随笔
作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训练。积累来自生活,训练来自笔端。随笔化写作的精髓,在于一个“随”字:随情、随性、随时。这就可以解除捆绑在学生身上的各种枷锁,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以自己最擅长的形式随意而写,随意而止,情之所至,均可以挥笔作文,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叶圣陶指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这才可以使写作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既可以是洋洋洒洒的几千字,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几十字。”随笔可以“实现表达时态的随机性、内容的真实性、形式的灵活性、心态的散淡性、过程的常态性”。
随笔的另一个优点是评改周期缩短,反馈及时高效。随笔的评改,既可以是教师的书面批语,也可以自批自改,甚至是学生之间的互批互改。在批改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读带写,常用的形式是“一写三读”,先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再读一读同学的作品,最后读一读经典的作品。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比如组内、班内展示,还可以推荐给校广播站、校刊、校报,以读带悟,因悟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