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有效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以综合实践活动《我的面团电精灵》为例
2020-12-30□王琳
□王 琳
问题,是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和思想的体现。提问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方式。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第一要素,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目标。[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学生应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2]
《我的面团电精灵》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节考察探究课。教学中,教师通过“‘为什么’:在对比实践中探究原因”“‘是不是’:在深入观察中提出猜测”“‘怎么做’:在资料整理中寻找方法”“‘真的吗’:在质疑中学会批判”等策略,引导学生有效提问,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为什么”:在对比实践中探究原因
提出“为什么”,是人类研究事物最基础的冲动,也是探究事物本质的钥匙。当学生发现自己无法理解或解释的事物或现象时,他们产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但由于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常常无法针对本质提出“为什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自发、无序、空泛的,由此产生关注偏移,进而造成研究内容的偏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基于实践发现问题实质,从事物或现象本质提出“为什么”。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对面团导电现象的认知偏差,教师采用了“实践—描述—提问”的引导方式。先请学生对“导电面团”和普通面团进行对比测试,再将测试结果用语言做详细描述,最后用“为什么”的问题结束发言。于是,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为什么老师做的面团能够点亮灯泡?”“为什么老师做的面团能导电,我们做的面团却不导电?”
这一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将实践中看到的现象转化成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经历了实践过程,具有了指向性、有序性和系统性。“为什么”不再是空泛无序的,学生对即将研究的内容也更加明晰了。
二、“是不是”:在深入观察中提出猜测
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的发明和发现都是基于猜测产生的。提出猜测是探索真相的第一步。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不足,其猜测大多停留在直觉层面。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虽然有时也能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但往往表达粗浅,对于探究活动的深入和延伸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践—猜测—想象—提问”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多问几个“是不是”,提出具有科学探究意义的猜测。
在《我的面团电精灵》教学中,学生基于两种面团的对比实验,心中已经形成基本的猜想——老师做的面团是不是和我们做的面团不一样?但这种猜测是基于学生的直觉,并非深层次的思维结果。于是,教师先引导学生用“闻、摸、捏、撕开面团看”等观察法进行实践,对两种面团进行再次对比,在深入细致的观察中寻找二者的差异,直至提出“是不是”的猜测。例如,是不是面团的大小影响了导电?是不是老师在面团里加了什么东西?是不是柔软的面团才能导电?学生在观察中逐步发现不同,积极做出相应的猜测。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总结梳理,再次引导学生基于观察结果开展想象,优化猜测。例如,当学生发现加了醋的面团能导电,又提出:是不是加酱油(糖、蔬菜汁……)也可以导电?
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不断探究事物或现象在源流、变化、异同、发展等方面的本质和规律,进而产生猜测,在想象的基础上提出契合研究内容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基于观察和想象的思维产物,是学生基于研究的阐发和梳理。它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是学生继续研究的动力。
三、“怎么做”:在资料整理中寻找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搜索引擎功能的增强,大部分学生在面对有疑问的事物或现象时,会下意识地利用网络去寻找答案。这样做,虽然能快速、便捷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也使学生失去了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筛选、分析,从“怎么做”的角度去寻找实践方法,进而做出真正的探究和思考。
在《我的面团电精灵》的教学中,教师事先准备了资源包,包含表格、流程图、漫画、资料册等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资源包中的材料,验证刚才提出的猜测,也了解了“导电面团”的制作方法。于是,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从中筛选出能验证猜测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出有关实践方法、验证方法、归纳方法、筛选方法的问题。比如,怎么做“导电面团”?材料怎么加,才能让面团导电?怎么验证两种面团不同的导电性?怎么验证塔塔粉的作用?怎么计算材料的量?
在“收集—整理—归纳—提问”方式的引导下,学生借助资源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继而产生新的问题。随着主题探索的深入,吸引学生继续研究下去的动力不再是教师的要求,而是他们对问题追根究底的愿望和探索精神的延续。
四、“真的吗”:在质疑中学会批判
胡适先生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的精髓,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心脏。有了质疑,探究活动才有方向;有了质疑,探究活动才有动力;有了质疑,探究活动才能有创新。[3]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保护学生质疑的精神,也应该为学生质疑创造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自主探究“真的吗”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权威,教师的话就是真理。在《我的面团电精灵》一课接近尾声时,教师突然反问学生:“你们就那么相信老师的话吗?”继而组织学生用无法点亮灯泡的普通白面团再次进行实验,只是将验电装置的两个5号电池更换成四个5号电池。实验的结果令学生目瞪口呆,无法导电的普通面团也点亮了灯泡。教师趁机提醒:“在科学探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们忘了问。谁来问?”学生立刻醒悟过来:老师,你说的是真的吗?普通面团也能导电是真的吗?你在普通面团里动了手脚,是真的吗?
通过“实践—批判—提问”的引导方式,学生在实践中反思自己迷信权威,缺失质疑精神的问题,也在貌似已经完结的研究中,再次发现了值得继续开展探究的问题和角度。研究内容的外延在质疑中逐步扩大,其科学性也在逐渐递增。虽然因学科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学生还无法解释其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但他们的探究已经一步步接近事物或现象的本真。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不断产生问题,哪怕这些问题稍显幼稚或荒诞。只有保护学生提问的热情,鼓励学生从探究原因、提出猜测、寻找方法、批判质疑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才会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