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智能化”打造企业未来,科望这么做……

2020-12-30

网印工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工序印刷智能化

在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1+1=2”这样的固定范式,很多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如之于“智能化”的理解。在昆山科望快速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华看来,科望的智能化,集中体现在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协同(生产物流及仓储管理),以及数据的透明化管理,从而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其曾公开表示:希冀将科望打造成一个“世界级高端智能包装印刷综合体”。或正是这样的认识与格局所在,让科望得以一步步地完成对每一环节的设置,从而达成快速高效的智能化生产闭环模式,以实力获得更多客户的青睐。

智能化·初衷

在印刷包装行业,以高端精品包装为主业的科望一直是一个“活跃式”的存在,其乐于尝试新的改变,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如较早实现色彩控制的数据化、导入ERP管理系统流程信息化、转型包装印刷、介入绿色印刷领域,并不断以新技术为客户研发新包装,等等,这或许都与掌舵人“活跃”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而公司的智能化建设,也是王建华“活跃”思想的又一体现。

科望的智能化发展或可追溯到2015年左右,彼时公司的自动化程度在行业内已经属于领先位置,但由于订单不断增加,生产现场繁忙,印刷车间内弯腰搬纸之类的工作频繁,员工工作强度高,管理难度增加。针对当时的状况,王建华开始思考,如何在实现订单增加的情况下让生产、物流更加顺畅,员工更加轻松,于是在设备自动化的基础上开始摸索在生产流程和物流系统方面代入“智能化”的方案,让数据管理透明化。按照王建华自己的诠释,当时的初衷就是:员工能轻松上班,产出的产品质量更好,建一个高效且智能化、等级高的花园式工厂。

智能化·建设

积硅步,至千里。科望的智能化建设之路是靠一个个砖头坚实累积而成——2015年,开始规划集成生产智能化、物流智能化、数据化管理,整合各工序流程,建设智能工厂;2017年,实施建设,占地2万平方米;2019年正式启用。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是按照某个工序—单个车间—整体工厂—整体产业链的方向分步骤进行。

看似简单的总结,实则凝结着对于一个个问题与难点的攻克。王建华向我们介绍,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系统的整合是难度系数较高的一块内容,公司的自动输送机器人来自芬兰,印刷设备来自德国,智能立体无人仓库来自昆山,ERP办公系统则来自深圳,而智能工厂的高效运作则需要整合这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编程的软件,需要各方开发数据及端口,读懂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模式,在这方面公司耗费了近半年的时间才整合成功。此外,智能化的建设并不是一家企业即可完成的,其要涉及到上下产业链企业的配合,这就需要让客户及供应商了解科望在进行智能化管理后,整个生产流程更加高效、数据更加透明,从而意识到智能化是趋势,然后主动配合。据悉,现时部分上下游企业也已加入到智能化改造之中。

在王建华对于未来的勾勒中,企业发展的落脚点无非是让两类人群收益——客户和员工,恰如科望“两聚两高”愿景所诠释的:通过聚力创新、聚焦品质及服务营销,成为世界级品牌客户高度信赖的精品包装合作伙伴及内部员工高成长平台。

时下,科望已然通过智能化、自动化,让客户在3D实景效果下实现“一键定制”,真正达到“所见即所得”,快速放量生产,将智慧工厂、智能仓库和智能生产连接。印前模式,通过手机3D实景体验,将线下实体看样品交流转化为线上模拟实景确认效果;印刷设备在接收到工单指令后,根据后台数据实施印刷动作,公司特殊定制的机组排列可实现多种特种印刷工艺;完成印刷工序的产品由AGV智能机器人接收,并根据指令输送到下一工序,在后道机台完成印后工序;后由机器人输送到自动打包制程;打包好的产品会自动进入智能立体仓库——整个过程数据跟踪,相关人员可以实时把握物料动态,监控生产过程,确保效率和品质。可以说,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人、产品、信息、设备、服务的融合,达到了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缩小人力成本、提升产品效益、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智能化·思考

科望之于智能化的设想与实施,以及智能工厂的落地应用,为其笼络了一批客户,尤其是国际品牌客户的青睐。为了匹配自身产品的高品质,保证稳定大量供货的需求,很多客户慕名而来。而所谓智能化建设的“红利”,在此次疫情期间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员密集度较高的行业企业,成为受困较重的一方,得益于智能工厂不需较多人工这一优势,科望较快复工,产能几乎没有受损。

王建华之于科望智能化建设的初衷,已然实现,但其对于未来的思考并不停滞于此。在他看来,就本企业而言,可以不断引用新的技术与思路,以提升服务水平,如VR 远程实景控制操作机台设备的部分应用,等等;而就行业整体而言,智能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当下最主要的瓶颈在于人才。由于服务于制造业的IT系统人才和整个制造业智能化经验的不足,大多企业还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行业急需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加强支持力度以打造行业内的智能化制造标杆企业,通过终端倒逼或行业内开放式互动交流以共同推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造就未来。科望在智能化发展、精品包装产品生产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畅……这或应归功于将视野放于更高、更远的未来,而正如文中所提,所有努力的落脚点是为了客户和员工的获益。

猜你喜欢

工序印刷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印刷:让书籍更普及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浅谈SDS脱硫技术在炼焦工序中的运用
超级印刷机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绿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