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020-12-30陈亚强
陈亚强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404155)
大肠杆菌(E.coli)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环境当中。根据致病特性可分为肠内致病性、肠外致病性、共生型大肠杆菌,其中,肠内致病性、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动物及人,致使动物及人发病,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禽大肠杆菌是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原,有肠道内致病和肠道外致病两种,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细菌性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家禽,并导致家禽多系统混合感染,甚至引起急性死亡。其中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最为被人熟知,其不仅可以引起禽败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卵黄感染、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脐炎、蜂窝织炎、慢性皮肤感染、骨髓炎/关节炎、肿头综合征、气囊炎、多浆膜炎、肝周炎、心包炎、全眼球炎等诸多病变,但其也可与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一样,引起家禽腹泻,同时APEC被认为是人源ExPEC(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的重要来源,对人类公共卫生构成潜在威胁[1]。
1 禽大肠杆菌分型研究
明确区分致病性大肠杆菌与共生性或非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大肠杆菌疫病风险评估、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先决条件,经典的分型方法是对大肠杆菌进行菌体、荚膜和鞭毛血清型鉴定,APEC和人源ExPEC强毒株往往被划分为有限数量的O∶K∶H血清群。目前多种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应用于区分定型,目前常用多位点酶电泳(MLEE)、系统演化分群方法(ECOR)和多位点序列分群方法(MLST),其中系统演化分群方法较为常用,系统演化分群方法将大肠杆菌分为A群、B1群、B2群和D群,大部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属于B2和D群,而A和B1群菌株通常是共生性或非致病性大肠杆菌。
2 禽大肠杆菌病地域特点研究
我国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呈现地域分布性特点。宋楠楠通过对无破损的死亡鸭胚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16S rDNA鉴定等方法,从415枚鸭胚中共分得细菌370株,分属27个种,其中324枚存在细菌感染,感染率为78.1%[2]。涂广运对泰安和莱芜地区的肉鸭3种细菌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泰安地区3种细菌病的感染鸭群率为43.24%,莱芜地区3种细菌病的感染鸭群率为34.54%[3]。宿志民等对泰安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14株鸡源大肠杆菌分别属于O78、O2和O1等3个血清型[4]。郭洪梅对山东潍坊地区鸡大肠杆菌的感染及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潍坊地区鸡大肠杆菌的感染具有较高的比例,O78、O2、O15为该地区的主要优势血清型[5]。田硕对济南市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济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发病率为24.14%,死亡率为43.12%,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易发生在15~35日龄的鸡[6]。胡林对华东地区多个家禽养殖场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与分析,确定了77株致病性较强的菌株,发现B2群和D群在APEC当中较为流行[7]。Boyd等研究发现,强毒性肠外菌株主要属于B2群,并且在较小程度上属于D群[8]。与Johnson等研究一致[9]。江智辉等对腹泻病人及家禽、家畜,肉制品中的带菌状况及血清型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致泻大肠杆菌的感染率高达90%,家禽、家畜及肉制品中的带菌率也高达56%,且人、畜、禽的带染菌型基本一致[10]。
3 禽大肠杆菌病环境特点研究
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养殖环境有很大关系,王俊对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调查发现,肉鸡大肠杆菌病在1、4、5、7、8月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其发病与养殖场环境有密切关系[11]。田硕研究发现,山东省济南市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伴有明显季节性,并与当地饲养技术水平关系密切[6]。禽大肠杆菌一年四季均可发,但多发生在冬夏季。王娟等研究发现,在高温多雨潮湿季节、气温多变季节及寒冷季节多见,尤其是每年的4~5月、7~8月、12月~翌年1月,发病率最高,约占大肠杆菌发病总数的80%[12]。养殖的动物、昆虫均在大肠杆菌的传播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张荣民对肉鸡产业链的大肠杆菌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发现种鸡场、商品鸡场、屠宰场、超市来源的部分大肠杆菌亲缘关系相近,商品鸡场的鸡群、家燕、饲养员、狗、苍蝇和污水来源的部分大肠杆菌亲缘关系也相近[13]。禽大肠杆菌在幼龄禽中多发,赵永明研究发现,在禽大肠杆菌病发病当中,幼禽受侵害严重[14]。汪力一等研究发现,禽大肠杆菌对幼龄畜禽的致病能力比成年畜禽要强,如鸡常在3~6周龄感染大肠杆菌病,有时4日龄也可出现发病,通常28~30日龄发病较多,成年家禽也时有发生[15]。
4 小结与展望
禽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发展中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该菌广泛存在环境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当外界环境中温度等改变时,均可引发该病。致病性E.coli血清型众多具有区域流行性,区域流行性不同,其致病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致病性E.coli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原性,应该研发多种致病血清型具有交叉保护的广谱菌苗,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环境特点提出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