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户科学防控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
2020-12-30苏显波
苏显波
(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畜牧站,哈尔滨 150000)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尤其是散养农户,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由于防疫知识和意识的缺乏,常导致养殖过程中对动物疫病不重视,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动物疫病防控的效果。动物疫病防控不利,可能导致疫情爆发,造成大量动物患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对地方养殖业发展也将产生危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农村养殖户科学防控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展开探讨。
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其防控薄弱点,要保证农村地区动物疫病防控的效果,就必须要把握好动物疫病防控的各项关键措施,通过全面有效的落实防疫措施,控制农村养殖户动物疫病的发生率。
1 全面加强农村动物防疫宣传教育
农村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容易受到农村养殖户防疫知识和意识不足的限制,因此,要保证农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首先就要全面加强农村动物防疫宣传教育工作。应当深入开展农村动物疫病防疫重要性、法律政策规定等方面的宣传,帮助养殖户明确动物疫病防控与自身的关系,并普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提高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能力,提高养殖户参与动物疫病防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 发挥好检疫工作的把关作用
动物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农村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把关作用。在农村养殖户引种环节和日常养殖过程中,都要严格依规落实检疫工作,引种前通过检疫筛查,避免引入患病或携带病原菌毒的动物,以防疫病外部传入,并在本地区扩散。本地日常养殖中,也必须要定期进行检疫筛查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
3 严格做好养殖环境卫生管理
很多动物疫病的发生都与养殖环境卫生条件不良有关,因此,在农村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还需要严格做好养殖户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应当指导养殖户做好日常的动物圈舍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圈舍及养殖环境中的动物粪便、垃圾、污染物,保证养殖环境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圈舍消毒,杀灭环境中的致病菌、毒,减少疫病发生的几率。
4 严格落实农村禽畜免疫接种
在农村养殖户防控动物疫病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严格落实免疫接种工作,通过疫苗接种,实现对疫病的有效防控。应根据农村养殖禽畜的主要疫病类型、流行病学特征等,适时进行疫苗的接种。为避免免疫失败,还要注意免疫程序的规范性,确保疫苗选用的准确、科学,且所使用疫苗都处在有效期内,同时,对于出现性质改变或受到污染的疫苗应避免使用。在接种过程中要严格对所适用注射器针头进行更换,严禁混用,避免造成交叉感染,保证免疫防控效果。
5 小规模养殖注意隔离防控
农村部分小规模养殖户,在进行养殖时往往难以实现自繁自养,需要在市场上购买,如购买回来的动物携带菌、毒,且盲目与原有家养禽畜直接混养,就可能导致原有禽畜感染疫病。对此,还需要指导小规模养殖户在购买禽畜后,注意先隔离观察,确保健康后再进行饲养,以控制病毒的传播。此外,还应尽量要求养殖户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减少不同批次、不同年龄禽畜混养,这也有助于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
6 及时科学做好疫病治疗工作
农村养殖户动物疫病的防控,还离不开科学及时的治疗作为支持。养殖户在发现患病动物后,应当及时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并通知专业畜牧兽医对患病动物进行检查和疾病诊断,确定患病类型,针对性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同圈舍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和预防性用药治疗,对原圈舍进行清空、清洁和彻底消毒,避免健康动物接触到携带致病菌、毒的动物或设施,造成传染。此外,还要让养殖户明确滥用药物的危害,避免养殖户盲目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导致动物机体出现耐药性,加大疫病治疗难度。
7 严格执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定
病死动物对健康动物也具有传染性,因此,对于病死动物也不能随意进行处理,应严格要求养殖户对病死动物进行上报,并执行无害化处理措施,通过焚烧、深埋等措施,避免病死动物导致的疫病传播。还要向养殖户严肃声明禁止私自处理、售卖病死动物,禁止食用病死动物,防止病死动物被养殖户自己食用或流入市场,危害人体健康。
8 小 结
科学地防控措施运用,有助于提高农村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当前阶段广大农村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者,应全面加强对农村养殖户的防疫知识与意识教育,指导养殖户进行科学规范的养殖,采取好各项防控措施,全面有效地实现对农村地区动物疫病的防控,保证养殖安全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