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兔的实验室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探究

2020-12-30于晓猛

饲料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兔饲料疾病

于晓猛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020)

对于病原微生物而言,家兔抵抗力较低,一旦患病,轻者不利于健康成长,重则会威胁到生命。如果患上传染病,全群便会被灭亡。有的疾病尚未研究出治愈方法,有的疾病还来不及治疗便死去,有的疾病虽然通过治疗可以痊愈,依然不利于家兔的健康成长且有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对此,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饲养管理,积极防治疾病的出现,进而确保家兔健康成长。

1 饲养管理

1.1 饲养的基本要求

1.1.1 日粮要求

对于家兔饲养管理而言,青粗饲料是主食,精料为辅料,每天摄入家兔体重10%~30%的食青饲料或青干草。精料补给量应基于家兔生理状态予以确定,大多数情况下摄入量为50~150 g · d-1·只-1。在实验中也可饲喂颗粒饲料,原料组成玉米,豆粕,次粉,进口苜蓿草粉,酵母粉,磷酸氢钙,食盐,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可满足兔生长的营养需要,营养均衡稳定,确保兔健康安全生长,实验数据真实稳定。日粮应基于每一种饲料中养分比例科学搭配,为家兔提供丰富营养所需。

1.1.2 饲喂要点

饲喂时定时定量,根据家兔年龄、季节、饲料品质决定每天饲喂的时间及次数[1-3]。例如,对于饲喂次数,幼兔次数多于中兔,中兔则多于成兔。饲喂量应吃饱吃好,并且要求不得剩余饲料。因幼兔、中兔饲喂次数较多,每1 次饲喂量应低于成兔。夜晚兔子采食量最大,因此可加喂1 次夜料。当实验室新购入家兔时,应循序渐进地饲喂饲料,确保兔子的消化能力逐渐适应新环境及更换的饲料,饲料必须保证新鲜,品质优,不得饲喂有毒、变质、过期的饲料。同时,基于不同饲料特征进行科学调制,例如粉碎、洗净、晾干、切细、浸泡等。另外,还需注意如下几点:①带露水或刚洗过的青饲料不能立即饲喂,待晾干后再喂;冰冻饲料要解冻后饲喂,以防兔食后引起肚胀和消化不良。②堆放过久而发黄的青饲料不要饲喂,以防发生亚硝酸盐中毒。③干草在贮存过程中要防潮、防发霉,发现霉变草剔除掉。④多汁饲料要搭配含粗纤维较高的青草饲喂。⑤禁用霉变或被污染的草料及有毒植物喂兔。

1.1.3 卫生要求

家兔饲养室应保持卫生清洁,每天对笼舍进行彻底打扫,冲洗饲具,并定期消毒。家兔饲养在动物实验室普通环境,实验饲养室内要求温度。仔兔耐寒能力较差,冬天应加强对仔兔的管理;家兔偏爱于干燥的环境,应确保饲养室始终处于通风干燥、安静,光线充足状态。

1.2 管理原则

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做好各项记录。包括温、湿度记录,个体记录,繁殖记录等。

1.2.1 注意卫生、保持笼舍干燥

家兔普遍未有较大的体积,且喜欢待在干燥的环境中,但不具备较强的抗病力。所以,兔笼、兔舍每日都要打扫,对粪便进行清理,把饲料用具清洗干净,定期采取广谱高效消毒剂(新洁尔灭和84消毒液交替使用)进行消毒,创设一个清洁、干燥的生长环境给家兔,以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滋生起到有效抑制作用。这些举措其实也是一些经常化的管理流程,在一定程度均可以将家兔的体质增强,让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1.2.2 保持安静、防止惊扰

家兔的胆子都比较小,突然的惊吓很容易让手术后家兔伤口破裂。因此,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又或是和兔笼、兔舍以及兔群距离较近时,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一定要保持环境安静,严禁高声喧闹和多人围观,避免惊扰到家兔。

1.2.3 合理分群、便于管理

为了让兔的生长发育、配种繁殖更好,且也让管理更加方便,需根据兔群品种的不同,并将生长方向、年龄和性别等结合起来,以做到合理分群喂养。按照年龄、性别和强弱等分群饲养生长兔。单笼饲养种公兔、妊娠母兔、哺乳母兔。针对部分体质较弱的兔,尽可能采取单独管理的方式,对其实施特殊照顾,使之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1.2.4 夏季防暑、冬季防寒、雨季防潮

由于全身绒毛较多,因而家兔均怕热、怕潮湿。对此当夏季气温较高时,就应做好防暑措施;而冬季气温较低时,就需把兔舍、兔笼的保温和防寒工作切实做好,尤其是北方地区,气候非常寒冷对仔兔生长有非常大的威胁。当天气晴朗时,需把门窗开启,以通风换气把有害气体驱除。

2 疾病防治措施

众所周知,家兔胆小怕惊,抗病能力较差,疾病多样,一旦发病,难以控制,这是影响家兔进行实验的关键因素。对此,实验室应积极探索如何有效防治家兔疾病,有效指导动物实验正常进行:

2.1 疾病的预防

2.1.1 选购强健种兔

实验室订购家兔时,应细致检查其体格。新购买的种兔不得立即同兔群相融合,应隔离喂养两周以上,检查未出现任何疾病才可进入兔群。

2.1.2 兔笼建造要适当

兔笼宁大勿小,如果过于狭窄的话,兔子活动空间较少,长期如此兔体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疾病抵抗力较低,而且兔笼底部粪便无法彻底洗刷与清理。同时,兔笼应尽量摆放在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抑制病原体的滋生。

2.1.3 注意饲料质量

“病从口入”,家兔也是如此,大多数疾病往往是因饮食不当所诱发的[4-6]。所以,应确保饲料新鲜、清洁,坚决不喂养带有农药的青饲料或已经腐烂变质的精饲料,并使用动物净化饮水设备。

2.1.4 建立卫生隔离制度

定期认真消毒兔笼、食盒、水盆,一旦发现病兔,迅速隔离,并清扫消毒其排泄物及兔笼。死兔进行无害化处理,抑制疾病的扩散。

2.1.5 接种疫苗

家兔饲养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及时接种疫苗可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接种前,应全面了解家兔所患疾病的流行规律,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接种工作的针对性。

免疫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对近期可能发生的疾病要先接种。

②第1次疫苗注射最好用单苗,第2次用2联苗或多联苗。

③严格按说明书中的要求使用。

④接种前后,应高度重视兔群的饲养,尽可能避免外界应激因素的不良反应。在饮水、饲料中不得添加磺胺类或抗生素药物,进一步强化兔子免疫抵抗能力。

2.2 常见病的治疗

2.2.1 出血性败血病

对于出血性败血病而言,多杀性巴氏杆菌是诱发因素,主要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的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出血性炎症。病兔鼻、眼流出大量白色脓液,呼吸不畅,体温持续增长[7]。病情危急,幼兔是高发群体,患病后12~18 h则迅速死去。慢性型病程较长,病兔频繁打喷嚏、咳嗽,鼻腔中存在粘稠的分泌物,病程较长的病兔,由于鼻腔中堵塞了大量分泌物,呼吸不畅,渐渐死去。对于急性型病兔,应深埋或焚烧尸体,及时使用3%的石炭酸、3%的漂白粉、10%的生石乳或其他消毒液对兔笼、食具、水盆进行细致消毒;针对慢性型病兔,可肌肉注射抗生素,2次·d-1,连续用药3 d。

2.2.2 兔梅毒

对于家兔而言,兔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病,生殖器官是主要传播途径[8]。患病初期,病兔肛门周围、外生殖器存在大量如小米粒大小的结节,红肿症状比较严重。患病后期,渗出物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则成为了棕色痂皮。该疾病病程往往长达几个月,病兔配种力降低,受胎率也持续下降。对于该疾病而言,预防是关键。首先,针对新购入种兔,应严格检查,针对可疑的家兔,应迅速隔离,并着重观察,保证兔群的健康。同时,配种前应对公母种兔外生殖器进行细致检查,保证健康才可配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每天肌肉注射10~20万U的青霉素,连续注射5 d。

2.2.3 球虫病

艾美尔球虫是球虫病主要病源,兔小肠、胆管上皮细胞是主要寄存地方,严重威胁到家兔的健康。基于寄生部位的差异,可分为肝型、肠型和混合型3种,其中混合型是典型[8-9]。病兔身体逐渐虚弱,食欲不佳,皮毛杂乱无章,磨牙现象严重,唾液大量流出。服用球虫散、肠虫清,也可在饲料中拌入0.1~0.2 g·kg-1长效磺胺,1次·d-1,服用5 d后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

2.2.4 兔螨病

兔螨病也称为“疥癣”或“生癫”病,是兔螨诱发的一种寄生虫病[10]。病兔严重脱毛,瘙痒不止,结痂,属于一种慢性皮肤病。接触是传染途径,可迅速扩散,发病率高达40%,病情严重时会渐渐死去。将除癞灵水溶液喷洒在患处,每周喷洒2次,同时在患处涂抹2%洗必泰软膏,1 次·d-1。该疾病复发率高,迅速传播,一旦发现应迅速隔离,并将病兔进行淘汰,并认真消毒病毒使用过的饲具、兔笼。

2.2.5 鼻疽病

病兔鼻黏膜潮红,鼻腔中堆积了大量分泌物,眼角处存在脓性、浆液性分泌物,呼吸不畅,体温持续增长,颈部和淋巴结红肿,往往由于窒息而渐渐死去。母兔患上子宫内膜炎,孕兔严重流产,公兔睾丸红肿、发热。对于该病而言,肌肉注射50~100 mg 氯霉素,2 次·d-1,持续注射5 d。同时,肌肉注射100~250 mg 卡那霉素2 次·d-1,持续注射5 d。内服5~10 mg·kg-1强力霉素,1 次·d-1,连续用药5 d。另外,可联合采取四环素和磺胺药物。为了能够预防出现耐药性,最好交替服用药物。

2.2.6 兔大肠杆菌病

主要侵害1~4月龄兔,尤其是第一胎仔、幼兔最易发病,且死亡率很高。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尤以春季最甚。病兔体温正常,精神沉郁、消瘦、磨牙、流涎、不食、喜欢饮水,腹胀,肛门附近黏有黄色水样稀便,粪中含大量似鼻涕样黏液,有的粪便呈透明结晶,有的粪便质地较硬,形如鼠样干粪,病程短的1~2 d 死亡,长的约1 周死亡。该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力求不轻易更换饲料,不喂霉败饲料。一旦发病,应及时施治;按每千克体重用痢特灵15 mg或用黄连素0.20 g,内服3次·d-1,连服3 d。也可肌注庆大霉素或磺胺嘧啶,每只兔2 mL·次-1,2 次·d-1。

2.2.7 兔巴氏杆菌病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6 月龄家兔,尤以春季多发。发病后如不及时控制,死亡严重。急性型病兔,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 ℃以上,呼吸急促,打喷嚏,流鼻涕,有时下痢,死亡前体温下降,全身发抖,四肢抽搐,多在12~18 h内死亡。慢性型病兔,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发出如拉风箱似的响声,流浓鼻涕,打喷嚏和用前爪抓鼻,食欲减退,病兔多因消瘦、衰竭死亡,病程1~2周。此病只需预防接种兔巴氏杆菌苗,就能有效防治。发病后,可按每只兔用链霉素0.50 g加40万U青霉素肌注,2次·d-1,连续5 d,效果较好。也可用10%磺胺嘧啶2 mL 肌注,还可按每只兔用土霉素0.25 g,拌饲料中喂,2次·d-1,均有显著效果。

因家兔一些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生物医学研究实验中广泛应用。做好实验室的家兔饲养与管理尤为重要,为医学实验进行提供保障。家兔胆小怕惊,极易被惊吓,当面对突然窜入的兽类动物或出现的强烈声响,往往十分惊慌失措。因此,动物实验室日常饲养过程中应轻手轻脚,有效预防犬、猫、鼠、蛇等侵扰,使得家兔饲养室保持安静状态。提供全价营养饲料,增强体质,诱发食欲,避免疾病发生。

猜你喜欢

家兔饲料疾病
春季家兔管理四要点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秋养家兔 配种要点需牢记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家兔疾病 如何检查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