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技术
2020-12-30隋强
隋 强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双树乡人民政府,辽宁 葫芦岛 125101)
生猪养殖对当地经济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生猪的养殖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其中猪蓝耳病的防控需要高度重视。猪蓝耳病对生猪健康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的阻碍生猪养殖事业。想要有效的防控猪蓝耳病,首先要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根据特点进行合理的防控。本文,对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出相关的防控技术。猪蓝耳病是一种在生猪之间流行的感染病,主要是通过接触、空气等途径进行传播。这种疾病会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生猪上,而且这种病毒的潜伏期较短,易于大面积爆发,对生猪养殖会造成很大的困扰。防控猪蓝耳病的关键在于“防”,在病毒爆发前要做好防御手段,将病毒的影响降到最低。
1 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
猪蓝耳病是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生猪之间。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空气之间的传播,该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旦有猪发病,病毒可以快速的传播给同栏中其他的生猪。第二种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病毒寄生在生猪皮肤表面,通过生猪之间的触碰,进而感染给受接触的生猪。第三种传播方式是胎盘垂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主要是母猪传染给幼猪,病毒能够寄生在胎盘中,进而直接感染幼猪。当发生猪蓝耳病时,受感染的生猪、猪舍、粪便、饲料投放工具等,都将是传染源,会传染给其他生猪。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猪蓝耳病的潜伏周期只有3 d,潜伏期短,发病快不易于治疗。猪蓝耳病不同原因感染的病毒,也会导致不同的排毒时间。通常情况生猪患病后会开始具有传染性,其中病毒猪是由唾液传播而患病的,一般在发病后一个半月开始具有传染性;通过尿液受到感染的患病猪在确诊后半个月开始具有传播性;通过精液方式传播的猪蓝耳病,会在发病后的一个半月开始排毒,并且这种方式患病的病毒猪,排毒时间会长达3 个月,非常不利于防控。猪蓝耳病的这些流行特点,导致其防控工作十分具有挑战。
2 猪蓝耳病的防控技术
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要提前进行,保证生猪的抗病毒性是防控的关键,还有养殖场的管理也是病毒防控的重点。猪蓝耳病的防控关键技术有以下几点。
2.1 疫苗接种
接种技术:疫苗接种是防控猪蓝耳病的主要措施,通过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的提高生猪的抗病毒性,可以在根本上预防猪蓝耳病的爆发。目前,已经成功的研制出猪蓝耳病疫苗,可以有效阻隔该病毒在生猪体内传播。对于疫苗的接种要及时,一般在幼猪时期进行疫苗接种,幼猪首次接种疫苗后的25 d 后,进行第二次强化接种,经过20 d后再次进行疫苗强化,通过这种方式的接种,可以保证疫苗在生猪体内长期存活,预防蓝耳病感染。
推广疫苗接种防控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是目前猪蓝耳病防控的关键工作,直接决定着防控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推广疫苗接种防控猪蓝耳病。疫苗防控推广的关键是疫苗生产数量和质量,保证疫苗的可靠性,才能发挥疫苗防治真正的价值。对于疫苗的采购和保管要提高重视,保证在正规的生产商购买,猪蓝耳病疫苗的存放具有难度性,对温度和保存环境的要求很高。
2.2 无害处理
无害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疫情大面积爆发,当发生猪蓝耳病时,要及时对病毒猪的排泄物、猪舍、投喂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将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进行阻隔。还要将患病的生猪进行隔离,保证其不再继续感染其他生猪,另外对于同栏的生猪也要进行隔离,杜绝这些生猪再与其他健康猪接触。
2.3 提高防疫重视程度
很多的疫情爆发都是对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的,提高疫情防控重视程度势在必行。首先要对养殖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培训,保证养殖人员可以准确的了解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以及防控方法。提高养殖人员的危险意识,时刻注意病毒是防控工作。
2.4 加强养殖场管理
强化养殖场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猪蓝耳病,引进卫生管理设备,保证厂区卫生安全。制定猪蓝耳病防控制度,要求所有养殖人员必要严格执行。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检查,对养殖场防疫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对于散户养殖者要进行防疫考试,保证散户养殖也具有专业的防疫手段。
3 结语
生猪养殖的关键在于疾病防控,生猪养殖受瘟疫的影响非常大,猪蓝耳病是众多病毒当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生猪的健康十分不利,会影响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要对猪蓝耳病进行重点防控。猪蓝耳病的防控关键在于幼猪时期的疫苗接种和无菌管理,疫苗接种可以提高生猪的抗病毒能力,而无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传播性,两种方法都是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