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育有道 引领自觉
2020-12-30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局面必须要尽快扭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锻造新时代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教育的时代使命。加强劳动教育,涵养正确的劳动观,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必需之举,也是立德树人的必备内容。
一、广开资源,加强引领
课堂是德育主渠道,要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内容,推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课堂、入脑入心。在思政课及语文、历史课等人文类学科中,有关劳动教育的篇章很多,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本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打破某些学生因家庭宠溺而形成的“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免疫”系统。
劳动的内涵很丰富,除了课堂灌输外,还可以通过观看影片、交流讨论,举办知识竞赛、悯农绘画大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比如,在“五一”劳动节前后,结合各个级别的劳模表彰,让学生集中收看劳模的事迹介绍、访谈等视频,然后展开讨论,老师加以引导,点明这些劳模所做贡献的价值所在,以此促使学生自觉培养劳动习惯、树立劳动观念、涵养劳动情怀,激发他们成为“大国工匠”或是“行业尖兵”的动力。
二、坚持践行,让劳动教育常态化
1.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中。
有些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手工课,信息技术课,体育、音美、艺术课等,在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做一些器材准备、规整的工作。此外,所有课程的学习,几乎都需要有资料、作业发放,相关讨论成果的统计、上传(至学习平台)等辅助性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劳动锻炼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劳动意识、服务他人的意识,也可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些机会,合理分配,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清整劳动、公共服务劳动得到锻炼。
2.激发劳动动机。
打扫、清整校园、教室是学生最熟悉、最离不开的劳动任务,是绝佳的劳动实践形式。但不少学生,都把打扫卫生当作一种负累。这等于在思想意识中将劳动矮化了。
只有在思想观念中将劳动的地位切实提高,学生才会真正产生劳动欲望。为此,学校、教师可以采取某些措施,提高劳动的吸引力。比如,提高劳动“资格”的门槛。有些小学的教师不以轮流值日的模式完成教室打扫任务,而是规定:每天先完成作业、且作业质量优秀者才有资格打扫卫生。也有教师变轮流值日为小组申请制,能否申请成功,要看小组在一定时间内的综合表现。这样一来,打扫卫生成为一种奖励,学生的劳动动机大幅度提升。
相比校园、教室卫生,宿舍卫生更是不少学校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学校可以把打扫、清整宿舍与创美结合起来,开展宿舍美化大赛。不仅让宿舍整洁,还要具备美感,甚至具备一定风格。比如,开展“陋室铭”宿舍名称设计,名称可引自古今诗词,蕴含一定哲理,富有自勉、奋进之意,宿舍标识张贴于醒目位置。在设计、创建美丽、有格调宿舍的愿望驱使下,学生就能焕发极大的劳动热情。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组建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如公共环境打扫、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宣传及不良行为习惯劝阻等小分队,让劳动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志愿小分队成为其他学生的对标榜样。
学校对志愿服务应该有充分引导,特别是志愿服务项目的选择,应适合本地的社会生活实际,适合本校的学校生活实际。可分批让学生跟随某些岗位的工作人员观摩、体验,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这些岗位的脏苦累,再自主选择志愿服务项目,这样,学生的自我成就感更强。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劳动教育不是学校一家的事,需要家庭、社会的全力配合。
学校应充分利用当地所有的资源,建立本校劳动实践基地。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或是距离农村较近的城镇学校,可以建立学农劳动基地,开展“农耕有我”行动。让学生积极深入田间乡里,学习农作物耕种、管理、收割等一系列农活,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来之不易。有些地区,适于植树造林,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参加林木种植。这些劳动实践教育融艰苦奋斗教育、节俭教育、生态教育于一体,教育价值很大。
多数学校所在的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企业,或是职业院校,学校可选择合适的企业、院校,与之联合,建立学工劳动基地。比如笔者所在的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汽车工程系实训基地,完全可以向中小学开放。中小学生可由职院大学生引导、讲解、演示、培训,既让中小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又在观摩、实际操作中体验到工业生产的魅力,从而萌生做“大国工匠”之心。对职院学生而言,这本身也是一种志愿服务,从中也可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三、加强劳动表现考评
1.完成一定量的劳动任务成为必备考核项。
校内常规劳动任务由所有学生承担,学校要将这些工作分解到个人,将完成情况计入考评手册,以此督促学生将劳动列入日常生活内容,成为与学习、锻炼、游戏、阅读等必做项目的并列项。
2.鼓励学生主动劳动,积极寻找、开发“劳动就业岗位”,予以特别加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生活吸纳的元素越来越多,教师、学生、家长的需求也在升级。学校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教师、同学、家长提供志愿服务,方便大家的学习、生活。比如,有信息技术专长的学生,可为同学、教师设计各种便捷的表格,方便资料登记、整理,或是承包本班网络空间的设计、打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协助教师进行简便、实用实验器材的设计、制作,等等。
对于在志愿服务方面持之以恒、表现突出、社会反响良好的学生,学校应予以特别奖励,并记入档案,使之成为高一级学校招生的参考资料。
3.与家庭紧密配合,形成联动考评体系,避免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归0”。
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弱项,因为许多家长以学习任务重为借口,削减甚至取缔了孩子的劳动任务。学校要求家长填写的劳动任务完成情况汇报表,往往也是满纸谎言。为此,学校应设计实用、有效的劳动考核表,以一定时间的视频等为考核依据,以取缔参与班级活动或是兴趣小组活动作为惩罚,促使学生在家庭中忠实履行劳动义务。学校还可定期举行家务劳动竞赛,激发学生在家中的劳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