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设置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运用研究
2020-12-30张欣
张欣
(金华市体育运动学校 浙江 金华 321000)
引言
篮球作为一种世界级运动,在国内球类运动中十分受到欢迎,全面学习好篮球技能和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还可以强化学生身体素养。青少年篮球训练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了篮球教学效益。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应时刻关注教学方式与方法,明确具体的训练目标。目标设置理论是一种基于学生特点的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将目标设置理论应用到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篮球知识和篮球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对提高学生体育成绩、身体素养有着重要影响。目标设置理论可以确保篮球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能,提高青少年的篮球训练效率,最大程度上排除个体差异,保障篮球训练效果。
1、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是指一个人在某个时间段内想要达到的行为标准,而目标设置理论是通过设定一个目标,并不断朝向这个目标努力,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在青少年篮球训练当中,可以通过设置目标让学生在重要比赛、活动当中集中起来,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展开训练,在学生达到了短期目标之后,给学生设置其他目标,这样学生在训练中会更加努力,不断实现设定的目标,久而久之学生的篮球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当然,设置目标并不是只让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而是要让学生体验努力过程中自身的变化,让目标设置更具延伸性,这样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具有强烈的目标感和方向感,努力程度得到提高,从而避免了学生在训练中感到特别单调,也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训练激情的目的。此外,在完成目标设置完成后,还需要运动员可以全面投入到篮球训练中,并找出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尽可能早日完成篮球目标。
2、目标设置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运用
2.1、目标设置的实施流程
(1)长期目标。
在篮球训练过程中,需要先为学生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和长期目标,在长期目标设定当中,必须要有战略性眼光,可以确保每位学生在训练完毕之后都有成果,确保目标设置方案是一个整体、宏观发展的长远计划。青少年篮球年龄涉及范围非常广,包括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篮球目标也不同,连贯起来就是一个长远的篮球训练目标。通过分析现阶段青少年身体机能、心理特点,结合自然发展规律针对性训练篮球能力,打好篮球必要的基础。篮球训练中不能一味追求效率、过于追求篮球技能,否则会耽误青少年学习篮球的敏感期,将每个阶段目标任务作为篮球训练的检验标准,同时提升学生的训练动力,不仅要求学生可以达到训练目标,还要完整的完成任务,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篮球人才。
(2)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以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为主,根据篮球运动条件,制定一定周期的训练目标,以篮球比赛作为一个周期,并检验青少年的篮球训练结果。这种多元化篮球训练目标,是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的重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在设置短期篮球目标时,要根据学生自然生长特点,针对性安排训练内容,提供更优质的训练环境和空间。短期训练目标实现中,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竞技状态和保持运动状态,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短期目标训练流程。在以年度目标为主的大训练周期中,主要是训练青少年综合技能和竞技状态,也是评定目标设置是否合理的关键一环。
(3)个人目标。
个人目标遵循学生自主性的要求,是不可或缺的目标之一,由于青少年先天条件、身心情况、发育状况不同,再加上训练场地、条件、重视度的差异,因此青少年篮球队想要形成特色,就必须要区别对待,鼓励发展学生个性,从而让整个队伍更有特点。
2.2、目标设置的应用案例
当今国际上的篮球比赛更加注重三分投射,因此下文教学案例主要以三分教学为主。
(1)集体跑动三分投篮。
在小球时代下,跑动三分投篮已经成为了主流。在目标设置上,以小组跑动三分命中率为35%为主。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并设置球员编号,如1号、2号、3号一直到N号(最后一号)。将学生围绕三分线排开,从45°角或0°角位置开始跑动,先由1号球员向45°或0°角盘动,之后1号球员将球传给2号球员,2号球员投射三分球,无论是否命中2号球员都要去捡球,并盘动将球传给3号球员,3号球员投射三分,后续以此类推。规定为连续投中2球为一组,一共进行10组,两个大组在球场两侧分别进行。该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跑动中传球、投射,并逐渐找到跑动投三分的感觉和肌肉记忆,同时还可以逐渐克服投射三分的紧张心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心理控制能力。长此以往训练会提高学生的跑动投射三分命中率,短期命中率可以设置为35%、中期命中率目标为45、后期命中率目标为55%以上。
(2)分球投篮。
分球投篮的训练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适应比赛氛围,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在训练前热身活动中,可以采用游戏训练方案,激发学生积极性。一名学生站在三分线任意一个角度分球投篮,将学生中长线位置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投的进”,另一个是“投不进”,这些学生自主挑选阵营。如果学生投进则“投不进”阵营学生要折返跑;反之则“投的进”的学生折返跑,投篮学生在投进之后换位置继续投,其他学生依然自主选择阵营,如果投篮学生没有投进则也要进行一次折返跑。这样在两个阵营中,就会大声呼喊“投的进”、“投不进”,增加学生投篮压力,并逐渐适应这种氛围。
3、目标设置在青少年篮球降训练中的应用要点
3.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篮球训练的前提是保证学生积极性,所以在设定训练目标时,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训练效益。篮球训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篮球技能的掌握度,减少学生在赛场上的失误率,避免动作失误导致身体损伤。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心理特性、心理特点合理设计训练目标,避免盲目训练,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提升教学成效。在设定了教学目标之后,还要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定期做好康护护理工作,让学生充分感受篮球的训练过程,积极参与到篮球训练当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良好的篮球训练氛围,积极利用校园的体育资源,让学生在训练当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从而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3.2、注重目标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设置要足够合理,可以为学生篮球学习指明方向、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教师要对学生的客观情况展开调查,积极与学生做好沟通,掌握学生的篮球实际水平,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设定训练目标,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目标设定针对性,凸显目标设置的应用价值。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为不同学生设定不同训练目标,推动学生朝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再者,还要重点考虑学生需求,结合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设计目标定向,如果学生比较喜爱篮球并有一定基础,要提出难度更高的任务目标,让这部分学生可以展现实力,进一步提高篮球能力。对于不喜欢篮球运动且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要设定难度较低的目标,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完成目标,让这部分学生只需要努力即可完成训练任务。当然,目标也要随着环境变化而灵活调整,特别是在前期训练当中,部分学生在训练中进步非常快,这就要针对性提高任务难度;部分学生篮球技能接受度低,此时要降低及篮球训练难度,实现篮球训练目标的灵活定向。
3.3、加强教法的匹配性
目标设置理论也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案作为辅助,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篮球训练效率。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发挥个人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帮助学生完成训练目标,通过互动传递篮球技能,确保各项技能的精准性,提高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更加信服教师。很多教学内容都需要小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能力。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组内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实现训练目标。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新型教学方法的看法,结合学生建议针对性进行改良,让学生可以更好、更快的参与到篮球训练当中。
3.4、关注目标的实效性
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必须要可以保证篮球训练成效,并在学生原有的篮球技术基础上提升训练效果,发挥目标设置理论的真正效益,让学生更好的保持篮球运动技巧。篮球训练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节要始终坚持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按照最终训练目标逐渐完成目标任务。遵循实效性原则,为学生制定训练目标,积极适应目标实现过程,教师要针对性展开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训练中的难点,同时要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良好的分为下学习篮球技能和知识。篮球训练不能单凭借成绩,要以“促进学生发展”、树立“终身运动”为总目标,并采用目标定向方式激发学生驱动力,最终让学生获取成功,提升学生在训练之后的满足感、成就感。
3.5、设置目标的具体性
针对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其技术动作的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具体化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篮球技能,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可以时间来设置课后训练,让学生在可以时间进行定点投篮训练、传球训练等,并固定至少要做多少个,如投篮训练10个、传球训练20个。以此来让学生有目标性的进行具体训练,真正为强化学生篮球技能提供保障。因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加的明确且清晰,可以让学生在量化指标下进行合理的训练,真正促进青少年在目标性教学体系下强化自身综合能力。
3.6、强化反馈的及时性
目标能够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怎样的结果或是获得什么样的成果,而且目标也能为学生进行自身个体评价提供标准;对于反馈是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目标完成的情况的重要过程,也是其明确自身是否满足标准的依据。所以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应将目标和反馈进行结合,由此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绩效。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投篮技术时,教师应先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投篮目标,之后在引导学生依次来完成,而在完成了目标任务时,其教师必须要在适当地时机下对学生所达到的目标进行客观且技术的反馈,由此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明确自身目标完成的情况,对其中情况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不断强化自身能力;而且教师可以在反馈当中明确自身设置的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进而更好地帮助和引导青少年强化篮球技能,保障青少年在完善的教学体系下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标设置理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需求、生长情况、教学效果等设置目标,并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来配合。此外,要保证评价足够客观,注重评价内容,尊重评价主体。在评价中,要避免个人主义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教师也要接受学生评价,了解学生对各类学习方法的满意度,从而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