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推进中高校武术训练的积极意义与对策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武术校园文化

(1.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3;2.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彰显了国家对于国民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的重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推动武术教学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也具有时代意义。武术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还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而且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尊心。当今高校教学改革应该结合健康中国的理念,合理利用当地武术教育资源,增强高校得武术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生活的方式,为高校武术教学事业谋求长远发展。

1、背景介绍

1.1、“健康中国”理念的解读

身体健康是保证一个人在现代社会能够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必要条件,是经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的不懈动力,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国力强盛的重要体现。在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节点,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是提出健康中国理念的发展规划,明确将重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纲要》根据健康影响因素将健康分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国民的健康状况。其中,高校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武术教学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另外,高校得武术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武术传统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1.2、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中国的武术,发展至今,已经历经了上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武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底蕴与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而言,一方面发挥着强身健体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其所具有的表演价值和观赏性而发挥着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武术教学,除了传授学生武术套路的基本招式和动作外,更深层次的还是以武术为载体,让学生在练习武术的套路过程中,身临其境地去体悟武术文化的精髓,以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武术教育,传递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于自身民族的文化自豪感,进而提升民族的凝聚力。

1.3、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角色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然而,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仅取决于其硬实力,而且还要仰仗于其软实力。一个拥有较强软实力的国家,在全球化快速蔓延的今天,才能更加具有竞争力。武术之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无需多言,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之一。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开始,其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被逐渐接纳和承认。当前,武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和接受度有目共睹,其所扮演的文化传播角色愈发凸显出重要性。故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载体,毫无疑问地担当着这一历史重任。高校武术课程中,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修,也佐证了这一点。就此来看,高校武术课程在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角色不容忽视。

2、高校武术教学的积极意义

2.1、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彰显武术文化魅力

中国武术在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民族记忆。故不管是在我国民族发展史上,还是我国文化发展史,都能看到关于武术或多或少的笔墨。这些显示了武术文化于民族发展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的爱国情节和爱国精神,从古至今都体现在民族节气之中,构成了民族记忆的重要内容。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理想、“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的热血,这些诗句无疑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于武术的崇拜和敬仰,也是作者对于武术的一种理想。高校武术教育之中,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武术的各种动作和招式,让其掌握武术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武术运动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气息。武术所倡导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来植根于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成果,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高校注重武术教学体系建设,以武术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民族文化品牌性的武术课程,则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2.2、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发挥武术健德作用

武术的独特性注定了高校在武术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知识层面,武术本身就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现活动。而是在对于武术文化传承的同时要加强身体上的实践练习。武术中的很多理念,往往也不是通过讲述的方式,学生就能接受,而是需要学生不断地反复练习,进而实现体悟。而这体悟,则需要学生自己去践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武术传统要想得到良好发展,还是应该重视学生在武术练习过程中的品德提升。学生在习武过程中,长期坚持练习,其身体素质自然能够得到改善。除健身的作用之外,武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还包括健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心变现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乃至自强不息的韧性等。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武术文化要求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准则和精神规范约束,如此一来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尊师重教、切磋技艺、见义勇为等。

2.3、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升武术学科地位

武术尽管是一项体育运动,但是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之深厚,承载的民族文化资源之丰富。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是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和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发挥武术文化的优势,有利于校园和谐、向上、友好文化气氛的建设。比如,中国传统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太极拳,对学习者的要求注重精神建设,“内固精神外示安仪”,长久地练习太极能够涵养人的精神品质,让人养成谦虚谨慎,自守忠厚的人格,对大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提升很有帮助。武术的习得,不仅强调习武者自身道德意识的培养,而且还注重其交流中礼仪的传递。基于此,武术之间的切磋,也是友善的,它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营造一种良好校风校纪的高校文化氛围。武术唯有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即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方面的独特作用,然后充分服务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开拓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才能提高其在学校中的学科的地位。

3、完善高校武术建设的对策

3.1、提升武术文化的价值内涵

武术历经了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发展和推进过程中,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既不断被完善着也不断被继承着,具有深厚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新的时期,对于武术价值的价值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是对原有武术价值的继承和发扬,以保持其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一方面是对原有武术价值的挖掘和创新,以促使其在不断更迭和发展的时代中依然具有生命力和活力。那么首先要明确的是,武术价值的内涵不仅仅限于强身健体,激发人类身体上的潜能,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武术对人内心精神的建设,让人们能够成为一个内心强大,有自我约束力的个体,促进各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则是武术对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价值,即武术文化的普及有利于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武术文化的崛起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文化复兴的重要反映。

3.2、推进各类地方拳种的不断创新

高校在武术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于武术动作技能的传授,而且还需要对武术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播,更要注重在 文化方面的创新。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和更新,传统的武术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武术文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普及和推广。就此,唯有在继承武术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得武术文化在新时代中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那么,高校在武术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巩固和发挥传统武术课程的优势,以达到学校武术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不断挖掘地方拳种的思想和技巧,然后对其进行创新和再造,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多样化的拳种,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丰富武术文化的内涵以便于更广泛地传播武术文化。

3.3、开展武术公共课,建设学生武术社团

各类高校,不管是体育类的高校还是综合性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的高校,其武术教学体系的建设,更多还是依赖于第一课堂形式的公共体育课,以及第二课堂形式的学生武术协会。就此,高校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武术公共课程的开展,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与此同时,不断提升武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将武术教学化为各种各样的武术活动,由课堂推行到课外,促使武术文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高校大力鼓励学生武术社团的成立,包括俱乐部、协会、健身团队等形式。通过武术社团这一组织形式,将志同道合,对武术感兴趣,或者想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武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这也是推广和普及武术以及传播武术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从校园内辐射到校园周边从而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武术甚至喜欢武术。

4、总结

总而言之,健康中国理念下高校推行武术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高校丰富校园文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在社会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助益。本文就健康中国理念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的积极意义和相关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武术校园文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