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形成5G+工业互联网互促共进态势
——《“5G+工业互联网”512 工程推进方案》解读
2020-12-30赛迪顾问信息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朕
赛迪顾问信息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 李朕
到2022 年打造5 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从具体目标来看,《方案》要求,到2022 年,要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 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 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提升网络关键技术产业能力来看,《方案》着重强调了对核心技术标准的攻关、对融合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部署实施等三大工作。在加强“5G+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攻关方面,《方案》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保障,积极建设5G 网络下的高精度室内定位、高精度时间同步、超级上行、确定性网络等方面技术的研发。由于工业互联网对大带宽和低时延要求更高,因此上述技术可以发挥5G 网络相关的优势,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同时,在标准制定方面,《方案》要求要依托我国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等平台组织,完善体系标准,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产业标准。由于工业互联网涉及的环节众多,对于传感器、芯片和模组、网管等具体部件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本次《方案》也提出要加大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保障未来满足企业端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网络技术和产品部署方面,《方案》则强调要合理配置工厂内5G 网络,进行适当的网络部署和网络配置、业务部署及数据安全等问题。由于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的网络架构较为开放,因此网络安全是实施过程中的较大痛点之一,从根本的网络架构和网络配置出发,才能更好地管理运维工业互联网。
从提升“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方面来看,《方案》指出,要着力推进“建平台”“选行业”“挖场景”“推测试”四大工作的进度。在建平台方面,由于公共服务平台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思路,《方案》要求打造五大平台对工业互联网实施推广、测试、建设、改造等工作,以加大对相关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在行业筛选方面,《方案》指出要选出具有普适性、融合发展较深、影响力较大的产业链中上游行业进行试点示范;在应用场景选择方面,则要提炼打造20 个可复制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在建设测试床方面,《方案》则提出要“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鼓励各方加入工业互联网研发、测试、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从提升资源供给能力方面来看,《方案》则提出要打造“5G+工业互联网”项目库,培育“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构建“5G+工业互联网”供给资源池,为未来5G 网络就绪后的工业互联网场景做相关的储备工作。
最后,《方案》要求加强宣传引导和经验推广,重点是宣传新兴的产业概念,让更多的相关部门、相关企业了解“5G+工业互联网”模式,并在相关场景不断成熟的过程中逐步推广该项服务,总结适合我国“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5G+工业互联网”B 端需求呈现新蓝海
5G 通信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技术已经完善,标准也接近全球统一,5G 元年已经到来。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工信部从频谱分配,到运营商基站建设以及试点示范工作均有条不紊地进行。5G 定义了三大移动网络场景,分别是高速率、大带宽和低时延。
工业互联网则是5G 网络下较为重要的一大应用场景,在5G 的大带宽和低时延特点下更能发挥淋漓尽致的优点,能够给现代化工厂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工作环境,提升关键工业领域的工作效率。2018 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8059.1 亿美元,同比增长5.5%;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超过5000 亿元,同比增长13.8%。但在这种良好的态势下,硬件设备、网络产品、软件与平台、工业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占比依次降低,说明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正处于夯实基础的阶段,网络规划建设和硬件设备的采购是重中之重。
目前来看,5G 网络在未来将更多地用在B 端应用场景的落地当中,在工厂的工业自动化、政府的政府处理、数据应用以及结合VR/AR 等技术的相关场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工业互联网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场景之一,2019 年相关部门已经对其进行过多种多样的政策保障,包括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各省市出台工业互联网相关规划文件等。由此可见,5G 网络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将成为未来智能化工厂、智能化流水线的发展方向,发展潜力较大,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机会。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商,包括智能硬件、网络运维、工业互联网安全相关的厂商应在未来广泛关注此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