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2020-12-30逯勇
逯 勇
(南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南召 474650)
1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原学
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为单链的RNA,基因组大小为28033bp,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结构蛋白与其他冠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很相似。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对外界的抵抗力非常弱,一些常见的化学制剂如乙醚、氯仿等非常敏感,一些常见的消毒剂即可将其杀死。此外,该病毒对温度也非常敏感,在60℃ 的环境当中30min即可将其杀死。我国分离到的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株与欧洲株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临床表现来看,在欧洲,由流行性腹泻毒株引起的仔猪的死亡率要比亚洲的低很多。在欧洲的部分猪场,由流行性腹泻引起的仔猪的发病率很低,死亡率也很低,但是在中国,该病引起的仔猪的腹泻率非常高,病死率也非常高,可以达到50%左右,最高时可以达到100%。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该病典型的临床给症状是患病猪发生腹泻、呕吐和严重的脱水。仔猪,尤其是两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病死率可达到100%。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核酸为单链RNA病毒,大小约为2.86*104bp,主要由三种结构蛋白构成,分别为N蛋白、M蛋白和S蛋白,和流行性腹泻病毒一样,该病毒对一些化学试剂非常敏感,如2%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碳酸钠溶液等。
2 发病机制
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致病机制主要是该病毒进入肠道后破坏空肠和回肠的上皮细胞和肠绒毛。在进行剖检的时候可以发现主要的病变部位在小肠,小肠内充满了黄色的液体,空肠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并脱落,肠壁变的非常透明。在一些临床病例中,也可以见到小肠黏膜有出血点,肠系淋巴结发生水肿,在镜检的时候可以发现肠绒毛萎缩非常严重,从而使得肠道功能发生紊乱,消化和吸收能力大大降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流行性腹泻病毒对猪的感染部位不同,前者属于全身性感染,也就是说不仅可以在小肠内能检测到该病毒,也可以在鼻黏膜、器官黏膜、肺脏、扁桃体等多处器官中检测到。小肠作为最直接的靶器官,一旦病毒入侵,小肠绒毛会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具有分泌功能的肠黏膜上皮细胞会脱落、坏死,从而严重影响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一般情况下,仔猪感染后会先呕吐,后腹泻,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乳块,腹泻物多为黄色、浅黄色水样,腥臭难闻。这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发病仔猪高血钾症从而引起心功能紊乱和肾功能减退。
3 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病情况在临床上是很难区分的,很多时候会误诊为同一种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才发现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毒在抗原的形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方面都十分相似,但是免疫学和血清学上没有交叉反应。两者相比而言,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潜伏期比较短,一般情况下为24~36h即可引起感染猪的发病,也有一些例外,如猪只感染2~3d后发病的。而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潜伏期比较长,一般情况下在猪感染5~8d之后才能发病。两者感染后其共同的特征是发病的猪呈水样腹泻,有黄色或者灰黄色恶臭的粪便,体温正常。每个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但是尤其是一周龄之内的仔猪最易感染,一旦感染后仔猪腹泻2~4d即可死亡。哺乳仔猪和育肥猪的死亡率比较低一些,在感染后常表现为呕吐、腹泻、精神沉郁。育肥猪的后一阶段的猪感染后很少会有死亡现象。成年母猪感染后常表现为精神沉郁和厌食的症状。总之是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死亡率也非常高。
4 诊断技术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腹泻病毒都可以通过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检测和诊断。细胞传代培养是目前获得毒株、确定毒株类型的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另外,还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间接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的方法来确定该病毒的种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CR技术和荧光PCR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诊断当中,尤其是荧光PCR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开发。
5 疾病防控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属于致病性疫病,来势凶猛,一旦猪群感染,不易有效的收场,对于这两种病的防控,注射抗生素是无效的,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这主要体现在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保证正常的能量营养代谢,也为仔猪哺乳提供有力的保证。另外要改善饲养环境,减少对仔猪对环境的应激。二是疫苗注射。疫苗防控是目前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最有效的手段,在生产实践当中,多采用的是二联苗。三是强毒反饲。这主要是将死亡或患有两种疫病的仔猪的肠道取出来,进行处理后混入母猪的饲料当中,迫使母猪摄入强毒株,刺激母猪产生抗体,仔猪出生后可以通过哺乳得到母源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