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研究
2020-12-30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引言
体育舞蹈教学是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对体育舞蹈授课教师具有较高要求的一项综合性专业课程,它不仅是一套集艺术表演、舞蹈竞技、体育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同时也是推进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建设和改革的重点课程之一。对于高校体育舞蹈来说,日常的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既是建设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课程的重要根本,也是学生获得优秀的成绩的保证。
随着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学课程中理论和实践教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完善,体育舞蹈教师在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舞蹈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将传统的协同体育舞蹈学理论和技术融入高校的教学和体育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传统的协同体育舞蹈学的角度出发,不仅有利于高校运动舞蹈项目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还有利于高校体育舞蹈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课题分析,基于协同理论下肢的高校学生体育舞蹈学习在专业课程具体教学中,各基本要素以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通过专业课程具体教学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高校学生对自身体育舞蹈技术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掌握动作,推动高校体育舞蹈学科学生体育运动技术专业课程具体教学的创新发展,使得高校体育舞蹈学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体育舞蹈协同思想概述
协同学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由一位来自德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首先提出,在协同学作为科学基础理论刚开始兴起时,独树一帜的它被广泛认为已经是一种新兴的并具有组织性的学科。所谓的国际协同也就是国际协调与组织合作的基本协同。
协同学的要素一般包含3个方面:第一,内部的系统需要平衡和有效的构建;第二,合作;第三,竞争。顾名思义协同学的子系统是指专门研究一个协同学的子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这一演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协同学的子系统一般是由多个小的协同学子系统相互交织成的一个开放系统,这种相互交织的子系统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宏观的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的构成要素相互配合与协作是协同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构成要求,优化与发展事物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内部系统的优化与协调。内部系统各个构成要素间通过一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而逐渐产生一种非线性的协同与相互竞争,从而最终促系统的自组织不断发展,是现代协同学的一大精华和重点所在。
协同与竞争是一个协同系统的学习和两个本质属性。从自组织的演化开放系统的组织演化角度看,竞争的演化促使了一个系统远高平衡态,这就为系统的有序发展和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竞争的演化会直接导致协同效应,是竞争指一个系统中众多的子系统相互进行协调或者相同步的共同相互作用,是一个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本质表现之一。总体来说,对于体育舞蹈的教学训练的各个要素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协同与竞争,间接地促进了体育训练系统自组织的发展性和演化。例如,教师在课上教授一些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东西,在课堂上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自组织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相反,教师如果刻意地强迫学生自己学习,反而可能会抵消了学生对自组织学习的热情。
2、体育舞蹈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基于“工具主义”理念的传统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教师往往会采用被组织式教学作为其最主要的教学组织的方式,改教学方式在体育舞蹈性、教材的内容唯一性、教学设备的局限性和体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标准化。教师无法严格控制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只能够根据之前安排的计划来按部就班的济宁体育舞蹈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若具体教学过程与教学计划产生了误差就可能会被教师看成是一次失败。从而使得教师丧失教学的动力,从而会更加影响体育舞蹈的教学。
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乏味,教师只专注与体育舞蹈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完成。往往因为体育舞蹈课程中对技术难度的要求系数大,教师只是注重对动作训练技术的讲解,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发展,因此学校对体育舞蹈的教学则很难达到应有的目标和教学成果。
3、体育舞蹈教学中协同学的具体内容
3.1、差异与统一
体育舞蹈的授课模式教学是一个复杂开放性的,运用系统协同模式的教学,可以做到充分发挥教学系统内各个分子系统间的相互协同、竞争与协调的能力,使得授课的效果同时到达最好。考虑到体育舞蹈的教学和训练的全过程,不同阶段学生的个体性格特征、思维的模式、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师的舞蹈教学训练的手段、在舞蹈创作的原则、方法和肢体动作以及语言的创编之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体育舞蹈授课的过程中,进行体育舞蹈的教学与其练习的过程是必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学生在体育舞蹈学习与练习中也是在不断地转化的。因此教师要应对这一差异进行约束。从协同学理论的角度,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部分概念的差异性对体育舞蹈教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竞争与差异性在协同的双驱动力之间也存在差异性,不断地重复“竞争—协同—再竞争”这将被认为是一个导致学生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与其训练的自组织系统逐步发展的一个序列性参量,将被认为是一个更高条理的组织统一,将体育舞蹈从无序自组织结构的差异性发展到逐步成为有序的自组织结构。
3.2、整体与部分
通常,在体育舞蹈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教师对组合舞蹈动作的掌握以及训练状况的关注与重视程度往往高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关注度。体育舞蹈的教学或组合舞蹈训练活动被教师视为一个团队之间相互配合的一个运动训练项目,不同运动类别之间的紧密连接关系是其整体教学性能提升的基础。因此要求教师更注重组合教学的整体性而非是单一的教学。在录像中进行学生组合舞蹈编排时,让录像中的学生主动介入参与进来,教师通过示范与讲解学生的组合舞蹈动作,对录像中学生的组合舞蹈练习以及训练的过程情况进行了录像与分析,对于录像中学生是否存在不正确的教学现象或错误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与评价,对学生组合舞蹈技术训练动作和组合舞蹈套路训练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形成“教师与学生”这样一个整体的组合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保证了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协同与竞争
协同的一个前提是协同竞争,而协同竞争的基础则是外界事物发展的差异性。比如,体育舞蹈的竞争就是与舞蹈动作协同式相对立的一种形式存在,能够直接决定最终比赛成绩的因素是整个体育舞蹈过程中动作的完成速度和质量的高低,这样一来就会在训练中有协同竞争的现象产生。与此同时,舞伴两人之间的舞蹈动作协同配合同样也是直接决定体育舞蹈比赛最终成绩的决定性因素。此外,个人的动作之间的协同衔接也是这种整体协同合作形式的重要表现之一。
3.4、自由与限制
在整个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约束通常为维护课堂的纪律和秩序以及课程教学活动结束后的最终成绩这两个重要的方面。尽管学生在课堂的上几乎没有任何所谓的自由,但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内心却是十分自由的,这确保了体育舞蹈课堂的管理者在根本上限定了学生的行为,同时让还能有效地让课堂的学生充分、自由的充分发挥自己在参与体育舞蹈运动方面的才能。这样一来,能够更好的发展他们对于体育舞蹈训练运动的兴建和爱好,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和体育舞蹈训练的良好效果,协同有效地学习其中的序参量控制原理、支配序参量原理研究表明,该系统在不刻意地加入外部制约力量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使有序性的利用序参量控制来自于系统之间的自由竞争。只有这样有了对序参量的限制和保证,各自的子系统才能全面的发展,只要限制序参量的形成,于各自的子系统中就会自然的遵守,不需刻意地控制来自于外加的谁控制和保护。只有这样自由与外加制约相互产生联系,才能有效推派整个体育舞蹈的课程教学与训练系统向更加好的教学方向发展和前进。
4、协同学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4.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
良好的和谐师生关系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地发展,在与学生形成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应充分热爱他的学生,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而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这种热爱和信任形成一种无形的责任感和力量,督促他们的进步;其次,教师必须要在学校体育舞蹈专业课堂的授课中尽量地发挥公平的原则,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及时加以其保护。教学工作效率的提高是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积极性密切地相关联的;最后,教师必须要做到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学习环境和条件提供给学生,让每个班的学生都能够达到自己最好的心理学习发展状况,这就是要求每个班的教师根据学生授课的真实情况,运用不同授课的方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学习活动积极性和较强的参与活动意识,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丰富教学内容。
4.2、学生与学生协同
学生与学生之间若是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若是学生之间关系相处的比较差,那么效果则会相反,基于此,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协同理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协同理论,不仅可以提高其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的促进整个课堂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中是比较稳定的整体,虽然每个学生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其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效果则不相上下,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学生教学时利用协同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利益相同,因此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则不够明显。竞争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由此可以分析,若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就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协同理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良性竞争,从而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
4.3、教师自身的协同
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并不弱于学生,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其授课态度能够直接对教学的最终效果产生影响。教师态度与自身素质之间的协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好的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对自己所教授的知识能够了如指掌,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其次就是教师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要热爱整个教学行业,从而能够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爱整个教学行业,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在教师授课的态度上,教师自身要真正酷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真正喜爱自己的老师和学生,真的希望教师要做到想办法教会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教师有了这样的教育,我们就希望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充分运用到教师和学生身上,并为学生创造和表现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与效果。
教师在体育舞蹈方面的能力以及教师的自身态度是教师授课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的授课成果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示范、学习语言材料、灵活运用语言教育的方法和发挥教师授课的技能、观察学生、班级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组织等。若是缺少以上所提到的几个协同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师的授课将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授课的过程中提高教师自身的协同能力,教师的授课效果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5、结论
体育舞蹈教学是一个复杂且开放的体育课程,通过融入协同学理论,使课程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充分协同与竞争,达到自组织的教学效果,激发教师对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技术水平,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使高校的体育舞蹈和体育运动教学更好的改革和发展,相信在未来的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中进一步融入体育协同运动学习的理论将对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发展有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