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角下的体验式文化传播探究

2020-12-30傅艺娜许晓梅孙浩令李晓含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者传统

傅艺娜,许晓梅,孙浩令,李晓含

(山东大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

一、引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展现了文化自信。在全球文化传播和交流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播的需求日渐强烈。①马晓乐:《语言与文化传播的国家意义和时代特征》,《东岳论丛》2018年第2期,第133-141页。齐鲁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和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传播价值。发挥属地资源优势,让齐鲁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对于提振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等方向,②史珂:《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第1-93页,第1-93页。每个方向侧重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各不相同,但研究主题多聚焦于“外语/英语教育”、“跨文化传播能力”和“文化差异”,且多来自于外语教育界,主要从传播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几乎没有从心理学视角的针对文化传播的研究。基于各种媒体的文化传播也缺乏与本土文化匹配的研究内核,单纯引进外来理论框范、剪裁或建构本土现实问题,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影响研究水准。③陈辉、陈力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7期,第58-89页。

在当下以媒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传播中,多数仍停留在对文化原有意义的传播,缺乏对其深入内涵的挖掘,传播思维固化,缺乏深入且通俗化的解读,无法达到深入、认同的传播效果。④史珂:《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第1-93页,第1-93页。而文化传播是一种浸润性的传播过程,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深入的传播效果。①张泗考:《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6年,第1-156页。体验式学习可以弥补以媒体为媒介的文化传播的劣势,从心理学角度看,会调动多种感官系统,多通道感受和学习,涉及情节记忆、情绪记忆、默会知识、实用智力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决定性等,②庞维国:《论体验式学习》,《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6期,第9-15页。达到文化的深度传播。研究发现,用体验式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能够深入、持久推广文化内涵,达到文化传播、认同的效果。③李诺恩:《泰国4所孔子学院体验式中华文化活动调查研究》,《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8年,第1-11页。④潘宇佳、陶田田:《高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途径及效果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唐山文学》 2017年第8期,第67-68页。

在文化传播中,态度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⑤胡发稳、李丽菊:《哈尼族中学生文化适应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2期,第144-148页。⑥石彤喆:《传播与接受: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1950-2015)》,《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年,第1-181页。社会心理学从态度的改变角度,将个体对文化认同的反应分为三类,即认知反应、情感的反应、行为倾向反应。⑦董莉、李庆安、林崇德:《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教育文化论坛》2014年第6期,第68-75页。达夫娜·欧伊瑟曼⑧Oyserman et al: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valuation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meta-analyses,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2,No1,PP3-72.等人较早地从心理学视角研究跨文化传播,但与中国文化语境的结合仍需提升和加强。随着交叉学科的优势逐渐显现,学者呼吁运用学科交叉探寻个体与群体、行为与文化、微观与宏观等角度的深入认识。⑨单波:《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路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9-11页。

因此,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弥补现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研究多、路径探索少、传播内容未充分挖掘内涵、传播媒介单一、缺乏数据支撑和实证研究的短板,⑩卢江琳:《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第1-62页。⑪程慧芳:《闽、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第1-80页。通过体验式方式将文化的被动输出转化为人的内在需求,从心理学角度探索体验式文化传播的效果和有效因素,提出齐鲁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方式和路径。

二、体验式文化传播效果评价

本研究以13名选修传统文化体验课程的中国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性、一对一访谈,遵循扎根理论的范式,运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从学习者体验感受以及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改变状况进行分析。

(一)学习者体验感受

在访谈中,受访者均对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表示了肯定和喜爱,11人明确说明对于课程内容和上课形式没有不喜欢的部分,仅3人对课程组织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在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上,内容有趣、课堂活跃、个人参与等特点受到学习者的喜爱。

表1:体验式课程效果评价

(二)学习者认知维度改变

表2:对齐鲁文化整体认知的变化示例

2.对文化知识的认知扩展了广度和深度。通过体验课的学习,7人表示扩大了知识面、增多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3人表示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了。例如:有的同学明确表示知道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还有的同学提到参加完课程之后对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了解得更深入了,知道了很多具体的内容。在体验的过程中配合以知识的讲解是体验式学习的特色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相关知识不仅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而且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习者情感维度改变

1.对于茶道和成人礼印象最深。13位访谈对象均表示了对于课程内容和上课形式的喜爱,认为课程互动多、亲自参与多、讲解深入、气氛活跃。其中,12人具体阐述了印象最深的学习内容,6人对成人礼的印象最为深刻,5人对茶道的印象最为深刻,在体验中感受到仪式感,获得归属感。例如:有的同学提到在上课之前觉得要喝茶就直接泡来喝就行,现在会觉得这个过程可以有很多程序,很有仪式感。

2.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内在。在参加课程之后的变化这一问题上,6人提到在精神方面的变化,整个人会发生心境的变化,丰富内在,变得更加平静,甚至能在遇到挫折时提供支持。例如:有的同学说制香、泡茶等活动让自己很平静;也有同学提到体验活动使得个人发生了一些内在的改变,感觉自己更加平和了,也更加融入这里面的氛围中;还有的同学说参加完课程之后内心增多了一个提供支持的来源,在读书读得很累或者遭受到打击、感到受挫的时候,会想到生活中不是只有读书,偶尔可以放下心来泡个茶,让自己重新获得平静;还有的同学在遭受挫折时会有不同的体会,会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挫折,就像成人礼的过程一样,虽然一套套衣服、动作很繁琐,但完成的结果很好,所以虽然现在遇到了挫折,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未来也会很美好。可见,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维度的目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经历,更能让学生类比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获得成长。

表4:情感维度编码

3.激发了解文化的兴趣。访谈中3人提到了在兴趣方面的变化,对于类似的文化内容更有兴趣去主动了解。例如:有同学说在学习了本课程之后,在课外的生活中会更加主动想要去了解课程的相关内容,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也带动了对其他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这也充分体现了体验式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优势,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达到育人目的。

(四)学习者行为维度改变

1.礼仪礼貌融入日常生活。在“来山东之后的发现”和“与山东人相处过程的感受”这两个问题上,都有受访者提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礼貌。例如:多个同学提到对于山东司机的观感,觉得司机们对待乘客热情、对待行人有礼貌,遇到前方有行人过马路会主动避让;也有同学提到山东人对于陌生人称呼为“老师”,这个称呼让人觉得很尊敬。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带动了学生自身的改变,将齐鲁文化中礼仪的部分融入自身的言行举止中。

2.塑造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访谈中,4位受访者提到参加完课程之后在生活方式和习惯上的变化。例如:有同学提到以前的生活中把泡茶看作很简单的事情,只是在杯子里倒入茶叶和水,但是之后再想喝茶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正式,在这个过程中也多了和同学朋友聊天的机会,是很不一样的感觉;也有同学提到儒家思想比较注重细节,所以在安静的茶道、座谈会上,会从中学到这些东西,并在课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可见,上课过程中的新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还能将这些新体验和行为带入自己的生活,也实现了文化的传播过程。

3.直接改变和升华言行举止。访谈中,3位受访者表示在参加完课程之后升华了行为,言行举止方面发生了改变。例如:有同学说自己平时比较调皮,走路时蹦蹦跳跳的,容易被新奇的东西所吸引,不够沉稳;但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会注意到,并适时提醒,潜移默化中个人变得比较稳重;还有同学提到站姿对自己的影响,让自己看到站姿、走路姿势变化之后个人的感觉都很不一样,因此在生活中会比以往更重视自己的站姿。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和家长的育人过程提供了启发,单纯的说教不足以让学生发生改变,只有学生真正体验过了,才能有自发性改变。

三、体验式文化传播实证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体验式学习对文化传播过程产生正向影响,通过综合作用于文化传播的各主要环节达到效果。

自古以来,黍子是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物,可制成独特的风味小吃,小吃有炸糕、枣糕、黄米粽子、煎饼、黄米糕、腊八粥米酒。黍子和黍糠是家畜家禽的主要饲料,黍草是牛、马、驴冬季的主要饲草。黍子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山西主要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地种植面积比较大。

(一)体验式学习具有良好的教育及文化传播效果

1.体验式学习方式本身受到肯定。13位受访者均对课程持高度肯定评价,其中5位受访者谈及对于“体验”这一核心元素的认可,例如“不是很死板地只讲PPT……在实作中能学到很多东西”;“接触了一个新天地……每个方面都有尝试都有体验……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好”;“我本来以为这个课跟其他的课一样,但这个课我们互动得特别多,亲自参与的也特别多”等,并由此延伸出对于课程“有趣”“印象深刻”等评价,这些都体现出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对于体验式学习的认可。

2.体验式学习对文化传播产生积极正向影响。传统文化体验课程本身的学习过程即为文化传播的过程,通过体验式学习,上课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产生了较大变化,在构成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情感、意向维度上都有所体现:丰富了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拓展了传统文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情感上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亲近和喜爱的倾向;愿意进一步去了解并向他人介绍传统文化,同时在生活中保留下部分课堂体验中习得的行为方式。

体验式学习通过二次传播达成文化深度传播的目的。一方面,以上课学生为文化传播对象,通过良好的上课效果,使学生能够认同并内化部分传统文化精神,是一次完整深入的文化传播过程;另一方面,上课学生成为潜在的文化传播者,通过课程增强了自身的文化传播意愿和能力,能够在生活中对已内化的文化精神进行二次传播。

(二)体验式学习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对文化传播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体验式学习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因素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1.信息传递者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课程教师在体验式学习中扮演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访谈中,多位受访者从专业性、可靠性和喜爱度等不同角度对任课教师进行了高度评价,并表示由此获益。课程教师负责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引导,是体验者最先接触到的文化代言人。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专业能力过硬、态度亲切、具有人格魅力,使学生更容易与所体验的文化建立连接、唤起正向情感。

2.课程内容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课程内容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参加课程学习的13名大一新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尚浅,本门课程独特的上课内容和形式对其来说新颖生动、体验性强,能够唤起较高的情绪水平。课程设计经过反复打磨,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更易于接受和学习。

3.学习氛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文化体验氛围包括体验活动进行时的客观环境和体验者所处的人际交往环境,会对体验者的学习感受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本门课程的上课地点整体氛围和谐雅致,设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各项体验活动均在相应的专门区域内进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充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生动场景中唤起自身真实情感。另一方面,体验学生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拥有更多共同语言,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多数学生对人际互动都有正向反馈。在舒适的物质及人际环境中,学生更易产生正向情感和积极期待,增加态度转变的动力及可能性。

4.学习者的个人特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访谈结果清晰地呈现出,不同学习者的过往经历及人格特征对其学习体验产生了不同影响。例如:母亲喜欢传统文化的学生表达出更多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开放度较高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度与探索兴趣也更浓等。因个人过往经历或性格特点,使学习者对体验内容原本就具有较高的信奉度,阻抗程度较低,这类学习者更易形成积极的态度或者使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文化的传播及认同便更容易发生。

5.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体验式学习使学习者拥有一定的自我决定权,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大量感受均为亲身体验获得,个人情感得以投注其中。对于来自自身感受的信息,学生存在较高信任感,不易产生阻抗心理;学习过程为学生自主引导,更易结合自身特质完成有效学习、形成正向情感。体验式学习一方面具有行为体验的基础,另一方面从认知层面对理论知识和文化背景进行补充,使体验学习区别于日常活动,并在体验中获得敬畏感和仪式感,使知情意三者统一,最终将体验感受升华为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领悟和认同,在文化传播中具有知行合一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综合作用于态度的形成或改变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并在各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了较强的感染力和优越性,使文化的传播及认同更容易发生。

四、启示与建议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如下启示与建议有助于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特性,在态度形成的各个环节精工细作,不断强化文化传播的效果和深度。

(一)提高文化传播者自身综合素养

文化传播并非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文化传播者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使学习者完成由“亲其师”到“信其道”的转变。首先,文化传播者应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对所讲授内容具有全面充分且精准到位的理解。从而能够在认知层面为体验者带来知识的丰富、观念的更新,以自身专业度的显示来增加所传递信息的可信性。同时,以自身行动来践行所传递的文化理念,保持言行一致,以“身教”代替“言教”,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传统文化对体验者的影响力。课程教师应首先协调自身的知情意相统一,继而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灵活变通、随机应变。

(二)精心设计文化传播内容

最令体验者印象深刻、取得良好文化传播效果的,皆为知情意三者高度统一、在三个维度都获得高峰体验的项目。因此,体验学习的内容不应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而应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和规律进行组织,使其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并在传播实践中进行反复打磨论证,动态保持传播内容的高品质。因此,一项体验活动的设计应包含理论讲授、活动体验和情感升华三部分内容,且应注意各部分占比平衡适度:以体验活动为主体,辅以必要的理论铺垫和点到即止的情感升华,可通过适当频率的重复来加深印象,但应避免因信息饱和或刺激过强产生的厌倦心理。在顺序的安排上,应注意循序渐进、具有启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新颖生动、但又与体验者生活有所关联的内容。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体验氛围

对进行文化传播活动地点的环境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对体验项目使用的物品和操作流程进行细节上的考据和规范,使体验环境和体验内容和谐一致,能够有效强化文化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成分,发挥态度积极者的“榜样效应”,也有助于良好文化体验氛围的塑造。

(四)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个性化体验活动

体验式学习对体验者认知水平的要求较低,不同国家、年龄层或教育背景的体验者都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但也因此导致体验式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进行文化体验前的认知及情感准备存在诸多不同。所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体验群体准备不同的体验活动,更有利于受众的接纳和认同。对于文化差异较大的群体,应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其本身固有态度之间的共性及关联,从体验者较为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降低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心阻抗。同时,通过启发式引导,使体验者化被动体验为主动探索,积极建立自身与体验文化之间的情感连接,实现态度转变。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者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