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2020-12-29袁宝龙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力施工安全分析

袁宝龙

摘要: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指电力企业需要充分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改进和管理措施进行制定,使施工人员能够在安全管理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关键词: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导言

电力企业要想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步,就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使电力施工中不安全状态、行为的发生情况减少,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安全管理在电力企业施工中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安全指的是工作人员、工作物质以及工作环境在进行电力生产与运行的过程中,工作状态不受到安全损伤的影响。安全管理在电力施工企业中有广义与狭义两层面含义,一则指供电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广义安全管理,。则指工作人员的人身、电力运行设备以及电网等安全性的狭义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电力企业施工中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来源于电力生产以及电力安全运行,也可以通过提高运行的稳定性而得到增加。竟争在我国不断发展成熟的电力企业之间也越来越激烈,也只有高质量的电力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此外,为有效降低人员伤亡率以及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电力企业务必看重安全生产;二是可以响应经济循环发展以及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理念的号召。经济循环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理念随着我国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而贯穿全社会。工艺设备方面为真正实现这个目的而改进,同时也必须承担因此而带来的各种风险。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稳定的企业运行深受作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以及经济效益中最优支撑点的安全管理的影响。

3电力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安全管理以及监管制度不到位

目前,电力企业已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的职责,以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在安全事故的预防方面,未能通过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和控制。由于监管制度和安全管理的不完善,使得现有制度未能规范执行,若不能有效落实规章制度,那么其制定也是徒劳的。

3.2安全意识薄弱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效益往往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即使工作人员口头上说“安全第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赶进度或者增加经济效益,就会忽略安全问题,加上安全管理制度相对松散,导致施工人员对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不能给予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电力施工的工序较为混乱,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来开展工作,存在安全方面的麻痹心理,安全素质不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时,未能按标准程序来进行,缺乏规范性的维修养护技术,或者工作人员没有正确使用设备,这就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就为以后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3.3安全监管的投入不足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管可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控制,同时还能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从而确保施工能够正常进行。但是,在实际监管市场中,电力施工企业的监管力度较小,加上监管设备的不完善以及监管制度未能有效落实,监管投入不足是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电力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可以对安全监管的投入却相对较少,实行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达不到监管工作的正常需求,使企业中的安全监管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3.4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管理不到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施工的机械设备也在往精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复杂且高性能的机械设备被生产出来并投入使用。虽然机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其操作与维护保养的要求也较高。如果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极易在后期的使用中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机械设备的使用及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时由于缺乏规范的操作文件,致使操作随意性较大;一是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时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导致维修、养护的方法存在很多不合理。

3.5工程項目的分包管理不到位

在进行项目分包时,电力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出严谨且安全的分包合同协议,也没有对现场的分包、发包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导致发生事故后没有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负责。在对分包单位进行审查时往往采用重视证书多过实力、重视资质多过诚信的标准,在工作人员以及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时也没有做到严格把关,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因素。

4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策略

4.1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体系,它能够规范电力施工企业施工人员的行为,落实监督制度,保证电力施工企业内部的稳定。加强安全管理,必须要对规范制度进行学习,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此外,还可以采取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建立责任制,以使安全管理顺利实施。

4.2提高安全意识

在电力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安全重于泰山,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便会对企业和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会降低电力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在安全管理中,需要提高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落实安全管理。

4.3提高施工队伍水平

施工队伍的素质与施工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可以对安全知识进行普及,并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让员工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安全知识提升专业水平。其次,可以聘请专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此外,还可以增设安全标识,将安全理论以小册子的形式发放给施工人员。

4.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安全事故大多数发生于施工现场,为了提高电力工程质量,可以加强现场管理,使施工人员重视安全问题,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和施工。另外,应不断加强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以维持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此外,还要加强对设备的及时维修和定期养护,从而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也是降低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

4.5完善安全管理以及监管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可见,无论是哪个行业,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时都是以企业内部的规范制度作为依据,以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行。所以,为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学习与遵守规范制度,电力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线管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针对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可适当地运用奖惩制度以保障安全管理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让员工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安全管理的目的得以实现。

5结论

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施工的核心,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质量息息相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致力于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应该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如意,李汉臣,李平波,蒋志武,刘广.国际电力工程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研究和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0(09):27-28+32.

[2]吴华慧.新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探析[J].财富时代,2020(04):80-81.

[3]温苑红,林韵.电力施工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发展策略研究[J].农电管理,2020(04):31-34.

[4]毛晓河.电力施工企业深化党建工作实践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20(10):194-195.

[5]滕敏.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风险控制探析[J].商讯,2020(09):134+136.

[6]贾磊,宋晓川,林剑峰.工程造价在电力施工中的管控效能重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6):138-139.

猜你喜欢

电力施工安全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浅析电力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的探讨
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分析
变电站电力施工管理漫谈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