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布式电源在农村电力网中应用的初探

2020-12-29张延德张晨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概述应用

张延德 张晨源

摘要:分布式电源是一种在配电系统中使用的小规模发电系统。当前,在国外很多国家应用广泛。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在农村电网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概述;应用;电网改造

1.前言

农村地域广阔、线路供电半径长,低压配电网存在三相线路阻抗不对称、负荷三相不平衡、阻抗比较大等因素,容易出现低电压问题,也造成电源的不稳定。

2.分布式电源概述

分布式电源(DG)是一种分散配置在配电系统中的小规模发电系统。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DG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分布式发电设备制造技术日趋成熟,DG接入电网的比例较高,欧洲部分国家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已接近或超过其总装机容量的50%,而且出现了分布式能源入网的标准。中国已经明确提出了开展DG供能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DG系统与大电网的并网,以及并网运行后DG系统的优化、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DG包括再生能源发电(如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和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如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再生能源发电。DG可以直接连接到变电所、配电线路或用户。DG的应用可以提高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可靠性、经济性、能源使用效率。但是,DG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影响了配电网的电压分布及调节、继电保护、潮流分布、对配电网规划设计及商业运营等,给配电网的运行带来一系列新的技术问题。而DG的优化配置对配电网的各项指标及运行情况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很显然在DG优化配置时需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DG的安装位置和容量、电压及短路电流等限制条件。

中国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这些能源多处于广大的农村,分布式电源在农村电力网(以下简称农网)接入是必然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根據中国农村电力网的特点给出DG的类型,以电能损失最小及年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确定DG的安装位置及安装容量。同时,在配置DG时,综合考虑DG对节点电压、电能损失及短路电流的综合影响。

3.分布式电源在农村电网的应用

3.1DG类型的选择

中国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和内蒙等地区属风能或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因此适合中国农村电力网的主要是风能及太阳能。另外,在天然气丰富的地方可以采用微型燃气轮机。在应用分布式电源时,为了减小分布式电源对网络潮流、电压分布、馈线热极限和继电保护等方面的影响,需要考虑DG的持续运行时间。

3.2配置DG的数学模型

根据中国农村电力网的结构及运行特点,以独立树干或干线为单位配置DG,设干线的独立节点总数为N。在确定DG的安装位置及容量时,需要综合考虑DG对电压分布、降损效果、短路电流以及负荷不确定性的影响。

本文定义描述各节点所配置DG对电压分布、降损效果、短路电流的综合影响程度为节点的优先等级,优先等级高的节点优先考虑安装DG。设干线各节点安装单位容量的DG,Zi为干线节点i安装DG的优先等级,节点i安装DG对干线电压分布的影响用VZi表示,对干线损耗的影响用LZi表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用SZi表示,则

式中:w1、w2、w3——权系数,w1、w2、w3≥0;Ve——干线的额定电压,kV;V0k——未安装DG前节点k的电压,kV;Vik——节点i安装DG后节点k的电压,kV;ΔP0——未安装DG前干线的总损耗,kW;ΔPi——节点i安装DG后干线的总损耗,kW;ik——节点i安装DG后节点k的三相短路电流,A;I0k——未安装DG前节点k的三相短路电流,A;I*——节点i安装DG后节点k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A;0I——未安装DG前节点k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3.3供电线路参数优化

考虑到农网线路长度和有功功率对末端电压影响非常显著,可以对有功分量和线路电阻参数进行优化。对于低压配电网而言,需要尽量减少线路电阻阻值和阻抗。从电网软硬件设施两方面着手,一是优化配电网基础设施,根据现行标准对设施落后地区更换大截面导线,增设变电站,减小已有站点的供电半径;二是优化电网管理布局,优化供电线路参数,提升供电质量。

3.4优化功率分布

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对电压压降的影响均非常显著,故对功率管理的优化在治理低压问题中十分重要。有功功率的提升与配电过程中电压的损耗成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经验预测与负荷监控方向规划和转移地区较大负荷,保证三相负荷的实时平衡,最终通过对有功功率的优化,减小电压网损;无功功率的增加直接引起电压的下降,因此在布置DG电源点的时候,要重视无功功率的补偿问题,电网无功电源配置的主要准则有“随电机布点、随变压器同台布点、沿线路分散布点、变电站集中补偿”,做好无功优化能够有效减少农网电压压降的问题。

4.农村配电网规划升级改造的对策

4.1对农村的电网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

电网结构的优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改善农村配电网建设发展,需要重视相关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农村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实施规划方案前需要积极对农村环境进行调查,保证规划方案实施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能够避免一些损失问题的产生。配电网的规划实施要重视前期方案的合理性及后期的跟踪,更大程度地发挥电网的使用效率,减少电能的损耗,保证配电网结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

4.2使用先进的技术开展工作

农村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中,应尽可能地使用合理的科学技术方式,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电网工作效率,有助于改善传统的工作模式。将科学技术与配电网规划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农村的供电质量,用先进技术带动农村电网规划的有效性,可实现在线监督和管理。通过运用科学技术能够获取更准确的数据信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应用优势,提高农村电网整体的服务质量。

4.3为农村供电提供可靠保障

农村供电服务质量的稳固提升,需要持续加强配电网的科学规划,这是实践工作的根本基础。农村配电网工作人员要做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农村配电网负荷精确地进行推测,进而制订科学、可靠的实施计划,保证计划的可执行性。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需要深入了解其中各方面的问题,每个决定都不能太过仓促,在配电网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需及时地给予解决。

4.4加大农村配电网的资金投入

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生产力水平不够高,使得配电设备都比较陈旧,为了促进配电网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积极加大资金投入。任何项目的实施都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农村配电网规划需要受到重视,利用项目资金就可以改善供电质量,及时更新配电设备,保证配电网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配电网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农村具体用电情况,考虑使用更合适的变压器,需要确保变压器能够满足农村配电的安全使用,还要有一定的可纳性容量。因此,农村配电网规划过程要细心考虑细节问题,重视资金的有效投入,避免资金浪费现象,能够发挥配置的新设备的作用,避免因设备老化发生问题的情况。配电网企业还要重视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农村配电网规划提供有力支持,及时对配电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村配电工作发展实力,促进工作人员创新思路的有效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其在农村电网的应用也将促进农村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迪,纪建伟.基于接入分布式电源的低压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8(7):40-42.

[2]王立地,孟晓芳,王俊,等.分布式电源在农村电网低电压治理中的应用[J].供用电,2019,33(7):23-27.

猜你喜欢

分布式电源概述应用
简析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
浅谈分布式电源对电力营销管理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浅谈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继电保护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TSW2500型500KW短波发射机双功率模块简述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