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倒闸操作中的危险点分析及防范

2020-12-29张素红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倒闸操作危险点变电站

张素红

摘要:在变电站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倒闸操作这类日常工作容易产生各类安全隐患,包括设备故障、误操作在内的多种因素都需要做好防范。这需要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具备足够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较高的安全意识,在倒闸操作期间按照规范执行,对各种操作行为进行监督把控,并结合严格的管理机制和防误操作技术装置,全面杜绝各类危险隐患。

关键词: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

1倒闸操作

通常而言,电气设备会处于运行、检修等状态,借助于相关的操作实现设备状态的转换就称之为倒闸,一般会利用断路器或者隔离开关完成倒闸操作。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基本都是使用程序控制的方式进行操作,借助于有效的倒闸操作能够完成对于变电站的运维过程,变换电网运行的状态,达到保护电网运行的目的。[1]尤其是在变电站逐渐智能化的模式下,对于变电运维中的倒闸操作提出了更高挑战,在倒闸操作中,一旦出现人为的技术性失误或者工作时间过长,都可能引发停电的问题,或者是影响到相关的检修作业。

2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管理现状

防止误操作是变电站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杜绝误操作和做好风险管控,制定了详细管理监督机制。在现有标准中,由于管理人员无法无差别的到现场监护操作,而运行人员对到位监护操作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容易倒闸误操作。同时,工作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复杂繁多的倒闸操作,很容易出现纰漏。例如,由于变电站工作比较枯燥,一些运行人员由于长期进行重复工作,容易产生不重视、应付了事等心理,麻痹大意,操作不规范,进而产生安全隐患,甚至出现误操作;另外,一些变电站工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不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环境、人为因素引发的危险点,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

3倒闸操作的主要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3.1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主要有:一是切合空载变压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危机变压器绝缘;二是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使变压器绝缘遭受损坏。切合空载变压器产生操作过电压的防范措施: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主要是避免产生操作过电压,在110kV及以上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了限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是不接地的,也就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数量和在网络中的地位是综合变压器的绝缘安全,降低短路电流,继电保护可靠动作等要求决定的[2]。

3.2直流回路操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

常见的直流操作是配合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处理时的操作,主要是“试拉回路法”,临时退出与恢复直流电源。如果操作方法不正确,也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拒动或人身事故等,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投入或取下直流熔斷器时,必须注意操作顺序,在投入时,应先投负极,再投正极,在取下的操作中,则应先取正极,再取负极,以防漏电。直流熔断器投入或取下必须干净利落,要避免投入或取下期间频繁接通断开,直流熔断器断开与接通的间隔必须大于5 s,以免损坏熔断器。运行中的保护装置断开直流电源前,应先退出相应的保护出口压板,再断开直流电源。恢复时次序相反。

3.3母线倒闸操作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母线操作有母线停、送电和倒母线,风险系数高,存在的危险点有:带负荷拉倒闸、二次设备反送电以及二次回路切换错误导致母差保护误动等。因此,母线倒闸操作前,必须做好风险分析和预控措施,并注意以下几点:在热倒母线过程中,为了防止带负荷拉到闸,在倒母线前需断开母联开关的控制电源空气开关。如一条线路由挂1M热倒至挂2M,则应执行的操作顺序为:先断开母联开关的控制电源,再合上2刀,最后拉开1刀。倒母线操作后,为了防止二次回路切换错误导致母差保护误动,检查母差保护中相应刀闸指示灯显示状态必须与现场一致。对于母线停电操作,为了防止二次反送电,须先断开TV二次空气开关,再拉开TV刀闸。在倒母线后,须检查刀闸二次辅助触点回路是否在对应的位置,防止一次设备刀闸已经拉开,二次辅助触点由于粘连未拉开,导致二次回路并列。如一条线路由挂1M热倒至挂2M,在合上2刀,拉开1刀后,若次辅助触点由于粘连导致位置错误。电压切换回路图显示,常开的1G、2G触点均在合上位置,二次回路并列,存在反送电的风险。

4变电站倒闸操作安全管理措施

4.1加强人员管理

变电站需要制定严格的人才准入机制和权责机制,在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中构建一套立体化管理组织体系,保证每个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遵守规范方法。全面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在日常操作和管理工作中,充分做到严谨、规范和合理[3]。同时,结合各类倒闸操作项目风险等级表,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并强化工作监管。

4.2配置防误装置

在变电站倒闸操作和管理中,因误操作而产生的危险点比较常见,因此需要从技术角度建立防误装置系统。通过有效的权限管理机制,保证出现误操作时,系统本身及相关人员可以及时通过防误装置进行补救。

4.3强化对于倒闸操作的监管

虽然变电站的智能化逐渐增强,但是在倒闸操作中仍旧会出现部分潜在危险,再加上倒闸操作的工作较为单一,相关人员在注意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失误操作。所以必须做好倒闸操作中的风险防范工作。尤其是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较为特殊,存在信息化和集成化的特征,系统在运转中如果进行倒闸操作也会面临更大的安全危险,这对变电站智能化的特点,可以从电气设备的类型入手,实施对于安全性的全面了解和分析,然后制作出可靠的操作表,并且结合以往的变电运维的经验,统合相关人员在风险预测方面的建议,制定出相关的风险预控卡,强化对于倒闸操作的监管。在智能变电站中,相关的电气设备具有极高的集成化特征,在数据资源的处理方面与以往的变电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的二次系统是实现智能变电过程的技术支持,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为了保障运维操作的有效性,在使用智能变电系统之前,就需要做好设备的调试操作,全面掌握设备的功能与性能,并且提前做好标识,方便后续的倒闸操作。

4.4提高对于危险点的控制能力

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一些操作步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因素被称为危险点。想要避免发生倒闸操作事故,就要对这些危险点进行高效的管控,而管控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因此要通过组织培训班以及展开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以降低错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在设计培训课程时,要根据实际的变电运行情况进行场景化的模拟训练,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针对该项操作进行反复的模拟演习,通过演习来锻炼工作人员对于倒闸操作的熟练度,并且提高其遇到突发事故时的应变能力。

结束语

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受人员、设备、防误闭锁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要对其进行有效管控,首先要对照设备正确地填写操作票,然后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操作票并做好监护核对,而且在日常工作中维护好运行设备和防误闭锁装置,这样才能保证倒闸操作顺利进行,避免电网设备事故,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忠文.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及预防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7,34(05):210-211+213.

[2]徐豪杰,徐一帆,金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主要危险点及控制对策[J].中国高新科技,2017,1(04):42-44.

[3]杨洁.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8):237-238.

猜你喜欢

倒闸操作危险点变电站
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与控制路径
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智能箱式变电站的应用探讨
刍议110?kV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浅析变电站的运行及管理
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在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