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探究

2020-12-29刘金莲

科学大众 2020年7期
关键词:岗位设置

刘金莲

摘 要: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中,人事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其中岗位设置就是重点改革内容。在人事制度改革中,落实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岗位人才服务能力、控制人才成本的重要途径,对事业单位稳定发展非常有利。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索岗位设置的重要意义,分析岗位设置管理落实方针和策略,为人事制度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岗位设置;人事制度改革;意义和策略

相比传统的身份管理,岗位管理更加高效、科学,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但是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职能不匹配、岗位设置不合理等。这不仅无法发挥岗位设置的价值,达不到预期管理效果,还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发展。因此,如何发挥岗位设置的积极作用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

1    岗位设置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岗位设置基于事业单位工作需求和工作任务,与事业单位工作联系紧密,所以岗位设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管理要求,明确岗位等级、构成比例和任职条件,合理控制岗位人数和工作量,保障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优化收入分配。岗位设置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对事业单位招聘职工人员具有积极意义。在人事制度改革中,落实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合理划分岗位等级和优化岗位结构,不仅可以提升收入分配的质量,促进人事制度的绩效改革工作,还可以保障事业单位效益,为事业单位发展奠定基础。

2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面临的难题

2.1  人事管理理念陈旧

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理念陈旧僵化是必须克服的问题,这也是岗位设置管理效果不达标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事管理模式和内容不断创新,但是“因人设岗”“论资排辈”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不仅导致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用价值,还不利于构建健康积极的工作风气,对事业单位长期稳定发展非常不利。同时,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中,部分职工的思想观念僵化,对岗位设置、竞争上岗工作理念的认知也不全面,所以在出现岗位需求时,仍然会先采用增加岗位、超岗聘用等方法,而不是建立内部考核机制,以此来激励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提升工作效率。因此,为了保障岗位设置的质量,必须创新人事制度改革理念,加强岗位设置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2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多变,对职工人才需求和要求也随之提升。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缺乏系统规划和部署,部分岗位存在人才短缺现象,尤其是技术性岗位人才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岗位结构比例属于刚性规定,岗位晋升空间较为局限,例如在岗位设置中,岗位等级高的通常是工作年限长、资历深厚的职工,即便专业技术人员符合资格且能力较高,但是由于资历的限制,也无法实现岗位等级的提升,这不仅抑制了职工工作积极性,还会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应重视岗位结构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等工作,明确各岗位要求和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进一步提升人事制度改革質量。

3    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岗位设置管理策略

3.1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保障事业单位人才培养质量,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必须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协调岗位等级和职能的关系,优化职工岗位的发展空间,才能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必须打破岗位和职工的传统关系,建立“一对多”的岗位管理模式,让每个级别管理岗位对应2~4个职员等级,为职工发展开辟横向通道,确保职工可以在对应范围内的职员等级上实现晋升。同时,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创新性人才、创造性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保障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在岗位设置管理中,重视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落实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打破传统岗位晋升的理念限制,以专业技能、岗位经验和个人价值等多方面为中心,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估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专业技术人才储备量,还能改善岗位晋升环境和工资待遇,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进而能提升人事制度改革质量。

3.2  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中,根据岗位内容、设置要求,如职工聘用要求、合同管理、岗位培训和绩效考核等内容,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的岗位管理模式,为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制度支撑。例如,在岗位人员聘用时,必须健全单位内部的岗位竞选机制,给予单位职员充足的发展空间,实现人才的高效利用,也能激发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励职工不断提升自我、优化自我。同时,根据各部分岗位需求特征,建立分类招聘、专岗招聘的岗位设置制度,提升岗位设置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也能保障岗位工作的完成质量。此外,根据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政策,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和工资制度,重视职工的岗位工作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保障工资制度和岗位设置的一致性,这样既可以保障岗位任聘的合理性,优化工资资源分配,又能给予员工充足的发展动力,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岗位设置管理的质量、优化人事制度改革效果,还可以强化单位内部职工的工作动力,为职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3.3  打造精准岗位设置

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强调职工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转变传统理念,优化岗位设置的精准性,打造出高效、高质的岗位管理模式。例如,在日常岗位管理中,人事部门可以优化岗位核准和认定权限,规范岗位考核和聘用的细则,落实聘用管理、竞争上岗等管理方法,明确岗位设置管理要点和方法,为岗位设置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同时,根据岗位设置要求,加强职工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专岗专职”的岗位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人才,既能提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效果,又能保障工作质量。此外,在岗位设置管理中,落实岗位监督责任制度,完善各岗位工作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和岗位等级配备标准,构建精细化、明确化的岗位设置管理模式,为人事管理提供保障。在这样的模式下,职工可以充分了解岗位设置细则,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也能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3.4  建立动态岗位管理模式

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中,岗位设置管理是重点改革内容,也是推动人事制度发展的关键。根据调查,目前事业单位岗位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人才岗位欠缺、岗位比例与实际需求矛盾等,不仅影响了岗位设置管理质量,还增加了现有岗位职工的工作压力,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新经济环境下,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优化岗位结构比例,构建动态化岗位管理体制,增加特色岗位类别,重视技术岗位设施管理,积极推动高等级岗位聘任向基层一线倾斜,进一步缓解岗位设置和实际需求的矛盾。同时,在日常岗位设置管理中,人事部门可以定期评估各岗位的情况,考核岗位职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竞争上岗的作用,避免职工出现懈怠、散漫的工作态度,从而构建拼能力、干事业的工作氛围。例如,在岗位评估考核中,如果发现岗位职工工作态度不积极、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可以及时要求其改正,并将现象记录在职工考核中,为后期岗位等级评估提供参考。同时,如果存在岗位等级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职位,也需要及时调整岗位设置,坚决维护职工的利益,提升岗位设置的科学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发挥“公平公正”的岗位设置管理理念,保障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的职工岗位待遇,还可以建立良性的竞争关系,提升岗位设置管理质量,增添事业单位发展的活力。

4    结语

在新时代环境下,优化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对人事制度改革发展非常有利,这也是保障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分析当前岗位设置的重要意义和管理现状,总结出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崗位管理制度、构建动态管理模式等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索了岗位设置管理的有效对策。在这样的制度模式下,岗位设置管理精准度和专业性得以提升,不仅缓和了岗位设置和实际需求的矛盾,提升了岗位设置管理的质量,还实现了人才资源的高效分配,推动了人事制度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婧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岗位设置管理过程的思考[J].中国民商,2018(4):260,294.

[2]邓欣湉.服务型政府下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27):181-182,186.

[3]姜潮.高职院校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改革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47-48.

猜你喜欢

岗位设置
高校岗位设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构建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科研单位管理岗位优化设置研究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
基于岗位设置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帕累托改进策略
浅谈医院岗位设置与聘后管理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方法
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