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教育融入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12-29袁君
袁君
摘 要: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优中选优。随着当前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工匠精神的教育课程和中职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相结合已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工匠精神具体是什么、融入中职的计算机课程中有什么价值,融合中的教育方式是什么、又怎样真正做到这一切都引人深思。如果工匠精神的教育能完美融合中职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的学习实践里,学生们就可以通过工匠精神来保护自己,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也意义深远。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践研究
当今时代,大众进行创业、创新早已成为不可更改的主旋律。要想进步就要优中选优,所以,拥有工匠精神极其重要。2017年,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行,李克强总理针对这次比赛提出了关键指示,他说:“不间断培养与传扬工匠的精神,尽力打造大量具有高等素质的行业人才。”放眼望去,国家要想高速发展经济、大幅提高综合国力,决不能离开工匠精神,每位中职学生都要把拥有工匠精神当作努力奋斗的方向。
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优而再优,在工作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不安于自身在现阶段具备的能力,不停地学习、进步。恰恰就是因为这种工匠精神的存在,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才有数不尽的优秀作品,它们不仅可以实现群众的基本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能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在职业教育中,中职学校是一个重要构成单位,所以,怎样把工匠精神的教育课程充分融入中职学校的专业课中,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如果具备这种优质的工匠精神,就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迅速适应,并且取得良好的成绩。工匠精神不只存在于想象中,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在中职学生的学习全程中一直都有体现。文章主要以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的教学为研究实例,剖析工匠精神的教育怎样能融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类专程的教学中去,讨论在真实的课程教学中怎样使工匠精神的教育融会贯通,在老师和学生间创造一致的价值观念,并由此悉心培育出优秀的“工匠”。
1 工匠精神的基本概述
工匠精神,顾名思义,是指工匠在创作作品的时候精心雕琢,不断打磨、寻求最好的精神观念。工匠精神的目的是创造行业中最优秀的作品,超越同行。总的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寻求优秀的缔造精神、不断改进的保质精神、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现阶段的社会过于浮躁,向往付出少、时间短、成功快的眼前收益,进而忽视了工作的内在灵魂。所以,职业教育这个行业十分需要工匠精神,从而在长久的竞争中笑到最后。唯有具备工匠精神的實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质量,变成众多学生前进的基石。
2 工匠精神在中职教育中的价值表现
工匠精神是所有精神的基础与文化体现,是当代中职教育的精神向导,专业标准、从业态度、职业操守3项缺一不可。在古代有公输班、李春这些典型代表;现代有杨金龙、李万君、徐立平这些工匠也堪称国家典范,这些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中职教育要充分发扬、培养优中择优、不断打磨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位认真严谨、重视细节的技术型人才。
3 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
(1)中职学校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工匠精神能充分融入人才的培育计划、教学设施建造、专业教学任务、教师资源分配、学校和企业合作、学生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2)学校增添关于工匠精神的主题教育课程以及定期举办的中职教育活动。(3)学校加设相关思想政治课程,力求充分将其渗入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丰富校园文化,并将其贯彻到与企业的合作中。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内外对工匠精神的有关课程展开阅读和研讨,进而真正领会工匠精神,将自身所受的教育和工匠精神进行高效的融通。
4 工匠精神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融合的方法
要想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中,不是简单地通过增设工匠精神的系列教育课就能做到的,还要在专业课中细致耐心、重视细节、及时鼓励,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剖析。
4.1 教育无痕,耳濡目染
就拿家用的无线路由器怎样安装和设置这一课来说,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重点表现说明书的关键作用。市面上的路由器一直在更新换代,弄懂课本中路由器的设置办法也只是流于表面,不能真正满足未来工作职位中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目前,光市面上的路由器就有多种不同的设置方法,单靠书本上的方法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学生有阅读说明书的能力,进而学会使用产品上网的设置步骤。除此之外,说明书的应用不单限制家用的路由器,每个设备都有它对应的说明书,网购的计算机产品也要依照说明书进行实际操作。学生未来要在工作中进行实践,不管做的是计算机类产品的当面销售还是售后服务,老师都不可能时刻进行教导,因此,只有自己能阅读产品的说明书,才能轻易解决现实中面对的难题。
以老师的角度看,不只是教会学生进行路由器的上网设置,而是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应用说明书来处理产品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愿养成时刻思索的习惯。因此,老师可以制作一张任务清单,清单中画上表格,表格主要包含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实操的主要步骤,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的记录,相关音频、视频等。这样的任务清单可以让学生们明确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理清自己的思路,加强3个密码的关键设置。在课堂外,利用自己的社交软件将学生们在实际安装与设置中经常容易弄错的地方进行总结分享,这样有助于学生吸取经验,规避错误。
此外,不要忽视培养每位学生的实操能力。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求学生全程监控自己进行无线路由器的上网设置的实操过程。这样一来,即便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不能上网,也能立刻找到故障原因,形成平日随时积累的良好习惯。此外,让学生归纳自己的操作关键点,编制顺口溜,这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4.2 重视细节,水滴石穿
以如何选择计算机的重要配件—中央处理器这一课为例,在对其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一定要重视在细节上追求优中选优。这一课的设计背景就是替要安装计算机的使用者选择一个合适的中央处理器,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自己回家观察自己家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并对中央处理器的主要频率、实质数量等关键性能、参数进行记录。此外,再为学生设计一个关联题目,即记录自己的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的处理器类型、性能、指标等基础信息。这个题目是从计算机向手机或掌上电脑进行转变,这对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有很大帮助。课后,依旧让学生把自己做的记录上传到教学软件上,让大家沟通、交流和学习。这种做法有益于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优中择优、专心细致的工匠精神。
4.3 确定目标,实时鼓励
在具体的教学进程中,把工匠精神培养这一目标变得具体、明确。比如,在实际操作拼装计算机的培训过程中,记下每次的拼装时间,观察是否可以缩减时间,提高速度。编写培训手册,重点加入专人计时这一内容,记下可以缩减时间的每个环节,观测减少的时间的长短,具体到秒。让学生自己制定合适的安装时间,并且将独立拼装计算机实际所需的时间记录在培训手册中,将二者进行对比,观察在培训中是否可以实现并突破制定的目标。如果突破了制定目标,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急需缩減拼装时间,不断挑战自我,发掘自己的潜力。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小组制定合适的初始拼装时间,这就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初始平均时间。小组的成员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组的排名,取得好成绩,就要人人都努力缩减时间,提高速度。
学生在拼装计算机的比拼中就有了实际的关于工匠精神的目标—优中选优地缩减拼装时间,找到自己能够提速的环节。对拼装时长实施月排名,选出月冠军,再对拼装完成时间较短的小组进行奖品鼓励。学生在观念上有了重视细节的想法,在未来的工作中,就能把优而择优的工匠精神渗入真实工作中。
在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的有关知识点与技能点设计时,应充分落实强化学生的速度意识。以确保满足实操标准为大前提,全程记录实操时长,剖析所用时长,借此来提升工作效率,这也是工匠精神优而择优的实际体现。
5 结语
培养工匠精神,对增强学生的自身竞争能力尤为关键,中职学校如果能在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深入融合工匠精神的教育,增大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力度,保证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互动频率,一起进步,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则会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顺,裘晓琦.工匠精神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8(3):137-138.
[2]孟繁民.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探索—以天津市部分中职学校为例[J].职业,2020(13):36-38.
[3]潘愉乐.工匠精神与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