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关于“围观”心理研究的教育差异
2020-12-29张移婷
摘 要:在这个时代中,人们不再有相互的信任和依靠,社会就在我们一次次的麻木与放任中混乱了秩序,在我们一次次的冷漠与起哄中丧失了温暖,在一次次视若无睹,渐行渐远的背影中变得越来越冰冷……而这可怕的一切都是看客心理。本文从中西方对围观心理的研究差异入手,思考如何正确的引导这一现象,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关键词:围观;中国式看客;羊群效应;正确引导
一、中国对“围观心理”的解读
(一)从鲁迅作品中来谈“中国式看客”,多是封建主义思想的“缩影”
从鲁迅《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里,可以看出中国人不仅在生活中做戏,表演给其他人,而且永远把别人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当作“戏”。在当时,中国人的娱乐方式就只有“看戏和演戏”,在嘈杂的社会氛围中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基本人际关系。”而鲁迅在《示众》中所暗讽了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就是人都是在被别人用无情的眼光“看”着,自己也是这样看着别人。同样,在《阿Q正传》里,阿Q的不幸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遭遇被人们追寻着咀嚼着。临行前的阿Q看到周遭的人像“饿狼”似的盯着他,最后的一声“救命”他没有说出口,只有作者的心声在呐喊。而说到鲁迅的《药》,夏瑜是这个时代的启蒙者、先驱者,但却被无情、麻木的群众当成了“被看的对象”,成为茶客们闲聊的话题。愚蠢的群众们赶去“看”杀夏瑜,夏瑜的血浸透了满头,但只是成了看客們觉得“精彩”的表演。因此,真正可怕的不是一个有价值生命的流逝,而是其价值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只能沦为人们闲聊和看戏的对象,就连他们的鲜血也要被无知的民众利用。
在鲁迅的小说中,看客与被看者的状态是非常鲜明的。我们发现,这些看客喜欢凑热闹,并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被看者的痛苦之上。他们看似十分精明,实际上却是这世上最愚笨、卑怯的,是名副其实的“无意识的杀人团”。中国人的看客心理可见由来已久,是中国人性格中劣根性的集中体现,他们内心的冷漠、卑怯、自私、无知、愚昧......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将这些看客的行为表现出来就是为了唤醒国人沉睡的思想,只有思想真正清醒了,才有利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中国式看客”
2018年6月20日,甘肃庆阳西峰区19岁女孩李某奕跳楼自杀事件轰动一时,原因自然不是“自杀”一事,而是推这名花季少女下楼的手居然是来自于冷漠的“看客”。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李某奕在一栋25层公寓的8楼准备跳下期间,在楼下的围观者不仅不为其跳楼而揪心、犯难,而是为其不快点跳楼而焦急、不耐烦,甚至有人喊“跳啊,快跳啊”等。在她跳下后,还有围观者吹口哨,表示她“跳得好”。甚至还有的人揣度她是不是为了成为“网红”而在表演。我们都知道是否要结束生命,应该是个人选择,原因也许是生活压迫,也许是感情失意。自杀行为该受到关注却又不该受到太多关注。我们积极采取营救的意义在于给他们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每个人,无论是不是真的想结束生命,都应该拥有一次被拯救的机会。对于这漫长的4个半小时,除了站在下面的消防官兵,不但没有人试图营救她,反而充当起逼她跳楼自杀的“罪魁祸首”。看客的冷漠不仅让我们诧异,而且容易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们对看客心理带来的痛苦感受得不那么真切,心中的正义感渐渐地摇晃不已——看到路边跌倒的老人犹豫了,看到行窃的小偷缄口了,看到施暴的歹徒躲开了。人们开始吝啬伸出自己的手,哪怕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会发现,我们对于城市的批评总是脱口而出,抱怨之声鼎沸,却听不到一句建设性建议,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乐于看别人的笑话,却只将同情心留给自己。总而言之:轻生,当然不可取,但是鼓励别人轻生,更不可取。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就是说,对于受苦受难的人,如果没有同情心,是就不能称为人。
(三)网络新媒体社交中的围观现象
从影响上看,网络围观绝不逊于实地的围观,现场感极强。比如说,某地发生了特别引人瞩目的杀人案,如果不放在网络上的话,可能这个新闻只是局部的,虽然人会很多,虽然大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但也只是局限的。可是网络围观虽然没有实地围观那么强烈,可是它的影响范围广,网民都可以经过新闻、微博、社区等等了解这个热点。而且会形成舆论压力,使其关注度会极具上升。
网络围观足以可以影响一个人,乃至国家的发展。网络的发酵是存在利弊的,在这方面,如何正确引导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我爸是李刚”这个发生在河北大学的车祸案,网络的围观使其关注度发生了极具的变化。网络围观影响了受害者,影响了李刚,影响好多人,还有上海大火引起的网络围观,微博的力量,最终使数10万的群众现场鲜花,寄托哀思。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网络围观与现实围观水乳交融,网络围观推进现实围观,现实围观又通过网络得到放大。这两个事实的深层思考便是我国的政治体质,大了说就是我们的文化,李刚案的网络围观,微博的围观,使其上了纽约时报,发生在中国的官民案因为网络的围观,微博的发酵,引起的却是外国有力量、有影响力的媒体的关注,引起了外国政界对官员的思考。但是中国却没有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媒体的报道反而遭到了政府的抵制,消息受到了封锁,网民只有通过特殊的人肉搜索才可以找到的新闻,在网络围观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的情况下,才发现其中是政治体质的弊病。
二、西方对“围观”现象——“羊群心理”的解读
西方对“羊群心理”的解读是:羊群平时盲目地乱冲直撞,羊群组织一般比较散乱,但只要有一只“领头羊”跑动起来,其他羊也会不假思索跟着跑。“羊群效应”是在群体中当情景信息模糊的情况下,个体受到群体压力和影响,模仿他人行为方式,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和行为,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从众心理。西方也是在致力寻找造成“羊群心理”的原因。他们研究的角度是有别于中方的,更多是从个人心理建设的问题出发。
(一)寻求行为参照的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方面内容。人是所有动物群体里最需要基本需求的。比如说,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由于网民自身存在经验不足和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在加上事件发展初期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会无法判断事件的真实性和最终走向。根据社会比较理论来看,在情景信息相对模糊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选择一定的参照系统,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比对和最终选择的。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大多数网民的选择都是毫无问题的,以此随波逐流、人云亦云。2015 年“天津港爆炸事件”和 2016 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等,这些新闻到后来为什么会愈演愈烈?主要的原因大部分的网名往往参照大多数人的看法,对事件真相猜测、质疑,社会舆论信息在短短时间里迅速发酵和传播。网民们对事情的真相丝毫不清楚,只愿意相信大部分人的看法倾向于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在这点上,网络围观在西方相关学问的解释上是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是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二)偏离恐惧的心理
中国有句古训:枪打出头鸟。暗喻一个人如果锋芒毕露,过于张扬,偏离群体,往往会被打压打击。在现实生活中,群体中某个个体表现太差或另类,会遭到群体成员的厌恶和拒绝。同样,当个体表现的过于出色和突出,也会遭受群体的压力,有人羡慕和嫉妒。群体喜欢与群体成员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的成员,对偏离群体的个体,往往表现排斥或拒绝。群体会对偏离群体态度和行为的个体成员施加压力和影响,使其改变原来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对待类似事实真相和情况比较清晰的网络舆论事件中,个体网民的态度和行为都倾向于是与“群体规则”和群体心理保持高度一致,也不敢偏离群体,很少有网民会与网络群体成员(主流观点)有不同看法,如果有不观点会遭到其他网民的孤立,甚至受到言语惩罚和攻击。
(三)人际适应的心理
心理学家伯格认为个体如果在常态社会中缺少尊重和爱的需要,那么他的发展就会产生歧性。无论人归属哪个社会群体组织,都会希望与这个群体成员保持这良好的人际关系,想方设法地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同和认可。为了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可,找到归属感,个体必须要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和行为,尽量与大多数群体成员能够保持一致。“在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和意见,即周围“意见气候”,是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关键因素。比如,我们平时在选举投票、会议发言、课堂讨论、决策表决等方面,个体会惧怕承担风险,表现出“少数服从多数”的思维和行为,这些都是从众心理在起作用。当个体处在一个群体中,当他的观点和行为与大多数人的群体决策意见不一致时候,甚至可能站在群体意见的对立面,心理就会感到群体压力,往往会被孤立,甚至受到惩罚。为了适应和融入群体,往往只能改变自己原来的观点和想法,得到群体成员的认可,找到群体归属感。
三、“围观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影响
不论是鲁迅的作品还是演变至今的网络围观以及现实围观,我们的注意力大多是停留在“看客”这一群体所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上,而往往忽略他们这个群体本身存在的问题。看客的现象屡见不鲜,几年的时间因为“看客”的问题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和悲剧。面对那些无情教唆他人去死的看客,社会、政府并没有及时采取手段进行整治,而面对那些揭露社会丑陋一面的看客,政府却奇怪的进行打压和消灭。中国古人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恐惧心理在这方面表露无疑。久而久之,社会的弊端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而只是在做“表面功夫”。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关于“羊群效应”的思考,对围观现象一分为二的看待,从看客本身心理出发,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信息分析判断力
在围观现象漫布的社会里,我们青年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底,自觉抵制包括谣言在内的各类不良信息。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要增强网络信息技术和科技知识的学习,开启“个人防火墙”,经常“自我杀毒”,及时修复“个人漏洞”。青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网络领域的“土著居民”,有着与其他人群不同的特征,应针对其独有特点深入其“居住环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不良信息和谣言,特别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要提高分析甄别和判断能力,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要努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减少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消极从众和盲目跟风的“羊群行为”。
(二)主动引导舆论方向,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我們首先要对舆论的产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握好正确的舆论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可以“发声”的地方,我们要勇于站出来为“正义”发声,保护那些弱势群体,谨防被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要主动积极依靠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有害信息的监控和技术过滤。在新媒体时代中,人人都是“麦克风”,网络舆论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大变量”,高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青年学生网络话语体系,在网络空间要“有阵地、有声音、有方法、有作为”。加强青年学生网络话语体系建设,会讲“好故事”,传递“好声音”,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动权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陆贝贝.围观效应——赖特《即将成人》与鲁迅作品的对比[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2):55-56.
[2]谢国芳.围观效应下时评的社会责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33(03):88-89.
[3]倪建均.羊群效应: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网络“围观”集群行为社会心理分析和引导策略[J].北京青年研究,2017,26(04):39-44.
[4]陈银银.对网络围观现象的理性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4.
[5]尚丹.网络“围观”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D].郑州大学,2014.
[6]韩瑜.微博围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04):77-79.
[7]黄舒蔚.网络围观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张移婷(1993-10),女,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