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团体辅导课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之我见

2020-12-29何燕琴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8期
关键词:小学生

何燕琴

摘 要:由于我国讲授课程的特征是以班级为主,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小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具有相似性,因此,心理个体研究询问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心理团体辅导课的重要性越来越显露。不断深化小学生的心理团体辅导,增强心理团体辅导的实际应用性,对提升全体小学生的品德素养,推动小学生各方面共同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品质素养

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小学生的心理素养、完善小学生的品德素养以及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这门课程的宗旨是:增强全体小学生的心理素养,找寻小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小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品德素养,以此推动小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学校传统的心理辅导方式大概有两种,即心理个体研究询问和心理团体辅导。随着学校心理教育的推广和传播,心理个体研究詢问已经不能跟上全体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心理团体辅导课的作用日益显著。

一、心理团体辅导课的概念以及重要性

小学学校开办的心理团体辅导课是根据小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特征,通过举行团体活动、团体讨论、启发心得等各种方式,促进小学生完善心理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让小学生养出优秀的品德素养,树立集体观念,发展自信心与自尊心,面对困难时能够合理地对待,养成主动参与的观念,保护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推动其更好地适应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的一门课程。

当前,心理团体辅导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心理团体辅导课是根据小学教学当前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有效解决方法,调查研究表示,我国大概有20%的小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集体意识较低、缺少自信心、碰见困难就退却、没有学习主动性等。这些心理问题不只是阻碍了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也为小学老师的讲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阻碍了小学学校教育宗旨的实现与教育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心理团体辅导课能够推进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每个班级的小学生他们身处时代和思维发展的状况类似,他们在成长中碰到的问题也大概一样,因此根据每个班级的整体状况开设心理团体辅导课,能够对大部分小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推进大部分学生的品德发展。

二、心理团体辅导课对小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素养的作用

1.老师重视自身形象,可感染小学生养成良好品德

老师自身就是讲学内容的展现者和演示者。小学老师在课堂讲学时,其品质素养、言语行为都能够默化潜移地影响到小学生。如若老师自身没有良好的品质,上课时经常迟到或者是早退,言行相反、讲学时不严谨,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习惯养成,阻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所以老师要重视自身的职业素养,言行相符、表里相应、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良好形象去启发学生,让他们能够从中学习和模仿道德观念,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2.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老师在心理团体辅导课上应当多组织些集体活动游戏,培育小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组织纪律性。利用活动游戏对小学生的强烈吸引性,多举办些具备对抗与竞争功能的游戏活动,在进行团体活动时,小学生就需要通力合作去完成,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积极作用,让小学生真正认知到协作团结、团体配合的重要作用。

3.让小学生完善自信心与自尊心

在心理团体辅导课上,老师要给每个小学生一次机会,让其展现自身的特长。这样小学生就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才会养成让其他人接受自己的信心。同时老师也要在课上不断给学生传输“我能行”的思想观念,在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时候,要经常说些期望性的话语,比如“你一定可以”“你肯定会成功的”等,从而推动小学生自信心与自尊心的养成。

4.培育小学生理性面对困难,养成努力、坚韧的精神

学生在心理团体辅导课的活动中,经常会产生畏惧和畏难的心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一同找寻问题所在,并鼓舞他们战胜恐惧心理,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当学生完成任务收获成功的欢悦时,老师要及时归纳小学生完成任务的状况,让他们真正感知到,在遇到困难时要理性面对,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走向成功。

5.鼓动小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长期位于被动地位,缺少自身的创新性和主动性。老师可以通过团体活动如联想练习、团体合作、趣味游戏、故事扮演、创意运动等,营造愉悦的讲学氛围,鼓励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推进其参加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小学生在活动内取得成果和效益,以此提升老师的讲学效果。

心理团体辅导课以其独有的特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它不仅能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习能力与品质素养得到提升,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团体协作性,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以此提升整个班级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霞.小学开展品德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19(29):77.

[2]陈长国.小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引导[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三卷)[C],2017:262-263.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小学生迪克比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生如何进行暑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