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2020-12-29刘体美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8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刘体美

摘 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和奠基石,小学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理性思维和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新教育对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严谨周密的推理能力。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核心素养

一、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是小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入门指导,是形成体系化数学理念的奠基石,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小学数学课堂,在做题和解题的思维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极大的帮助。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推理论证中,帮助学生形成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根据经验和理论分析问题,最后经过论证对比解决问题的思维链条。当然,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意义和对学生素养能力提升的作用远不止在推理能力的形成方面,在下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核心素养下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

二、重视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纵观全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虽然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力图将“科教兴国”赋予时代的内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际并没有真正结合,没有贯彻最新的理念和内容,更多的目光还是投在了应试教育的点上。讲题、做题仍然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主流模式,不可否认,现如今的升学体系迫使教师不得不关注考试分数,毕竟分数的高低会影响分班和择校。

针对现今小学数学教育的困境和窘况,作为教育从业者和教育相关部门的人员,需从多个角度来助力扭转,真正實现“从娃娃抓起”,利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理性的综合思维品质。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方法

1.注重教学内容

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困局多种多样,比较明显的是难度的提升,甚至连本科生父母都做不出的小学数学题屡见不鲜。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增强数学教学中章与章的关联性,保持教学的流畅性。比如在课程设置中将“点”“线”“面”“体”“角”安排在一个教学阶段,形成完整的数学课堂,这样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易于学生形成思维导图,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材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灵活变通的能力。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认真研读小学数学教材和教案,课中注重训练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由点及面,提高自身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在“数学广角——找次品”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将知识点按照由浅入深的递进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推理,不可直接给出答案,这便是推理能力形成的过程,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也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这样做能够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

2.图形和数字、理论和实践多种形式相融合

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接受能力比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完整、不健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数与形结合,增强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以“数学广角——找次品”一课来说,通过列出表格说明数量,表格最大的优点就是清晰明了,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数量和表格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先观察,再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推理思维,达到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数学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可以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找次品”教学为例,将待测物品分成3份,答案不能是由老师手把手教给学生,需要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来亲自解决。教师自备教具或者在实践课中利用情景发出提问,学会给出反馈,接下来进行动手实践,师生最后一起归纳总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实践+图形综合运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身不仅仅是在教学生学会数字,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容芳.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7(9).

[2]欧阳美来.让推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推理能力培养对策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8).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仅仅依靠形式逻辑所能解决的问题很少
例谈“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