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传播效果研究及启示
2020-12-29郑华婷
郑华婷
【摘要】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另辟蹊径从小人物的角度出发,呈现出文物修复者的工作经历、内心情感,通过多种媒体平台途径进行传播,收获了好口碑和高点击播放量。本文分析关注该记录片传播效果带来的社会影响,浅谈该纪录片的热播带来的启示,以期为国产纪录片的革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我在故宫修文物》;传播效果;文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2.04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鼓励纪录片的创作,第二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这标志着中国纪录片产业化时代的开启,纪录片作为守望者的使命开始复苏,越来越展示出其守望、记录和缩写社会的价值。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的出现,迅速火爆席卷我们的朋友圈,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并被评为2016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纪录片。截至2020年11月,该片在bilibili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接近800万次,弹幕数量超过11万条;在芒果TV、爱奇艺网站上的播放量超过一千万次;在豆瓣网站上,獲得超3万人的评价,豆瓣评分高达9.4……,用数据和实力证明了这一纪录片的成功之处。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由叶君、萧寒担任导演,精心制作的一部总共三集的文物修复类纪录片,是为了纪念故宫90周年而制作的纪录片。该片重点记录了故宫里的青铜器、钟表、陶瓷、木器、漆器、宫廷织绣、书画等领域的珍贵文物的修复过程和文物修复师的生活故事。影片通过描述一个个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流程,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生活化的叙事风格、彰显修复历程的叙事结构,以及精美的画面呈现出文物修复者的精湛技艺和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宫形象。而其所探讨的内容不仅仅是文物修复过程,更重要的是是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和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引起共鸣。
1.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传播效果
1.1 对电视纪录片市场的影响
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获得成功,人们对纪录片的关注和兴趣也随之提升,弹幕评论中观众表示会继而主动搜索观看更多的纪录片,这对正在处于初步阶段的中国纪录片整体上的发展还是相当有利的。
这是一个开端,也是一个转折点。表明人们对纪录片的传统印象开始发生变化。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广泛传播之后,人们潜移默化地开始用纪录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故事。例如城市宣传片、公司产品还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拍摄记录生活的vlog,都慢慢趋向于采用纪录片这一形式。
除了吸引更多受众的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功,让纪录片文化工作者们看到了行业发展的前景,在此之后,《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中国手作·木作》等大批优质的文化纪录片纷纷问世并取得热烈反响和高口碑。未来,随着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便利性,国产文化纪录片的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1.2 对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影响
国际博物馆协会于1989年对博物馆形成了新的定义:“博物馆是非营利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收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证。”博物馆通过将过去与现在进行联结、对话,重新唤起历史记忆,是构建集体记忆,塑造社会认同和国家民族归属感的重要利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传播学上的成功,使故宫博物馆以及我国其他的博物馆走进并融入社会公众的生活文化空间,吸引了大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増强了民众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知和认同。
1.3 对工匠精神的发扬的影响
《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观众特别是新时代的年轻人直观地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一直所流传下来的工匠精神。修复工作者的工作过程就是文物的“复活”过程,在他们精雕细琢、耐心细致的过程中,手艺人的匠心精神曾现在我们面前,这些主角看似普通实则不凡,他们做的正式文化传承和匠人精神发展的伟大工作。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大受欢迎,实现了“二次元”文化青年群体和“大历史,小工匠”情怀的相互对话。《我在故宫修文物》激起了年轻人对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工作的热情,特别是从弹幕的数量和内容上就可以看出大家对该片的关注。例如“他们的代代相传也像钟表一样珍贵啊,他们也是代代相传的珍宝”、“就欣赏这种专业人员啊”、“匠心、耐心、敬畏之心”、“希望这种技艺永远传承下去”等。
同时很多网络大V开始关注、评价该片,微博大V博主“意公子”的文章写道“我们常常被日本的职人精神折服、为德国人的严谨和敬业感慨,却不曾关注在我们的国家里,隔着一道故宫的宫门,也有这样一群真正具有匠人精神的人,他们奉献一生,又带出徒弟,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着故宫里这份沉甸甸的珍贵文物,代代传承。”,获得许多人的转发评论和点赞。
在当今这个快时代,这些出于自发的感慨或意见领袖引领下的积极反馈,使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敬意大为增强,慢下来,守住一份匠心精神这份内涵被大力传播。
1.4 对人们就业选择影响
在B站的弹幕和豆瓣影评中不少调侃称《我在故宫修文物》是故宫拍的“招聘广告”,都话题讨论中可以看到很多人表示“想要去故宫学习文物修复”、“这辈子的梦想就是去故宫工作”“想滚回大学重修文物修复相关专业”等。故宫博物院顺势面向公众招聘,招聘岗位包括:古籍文献研究岗位、古建研究岗位、文物保护与研究岗位等专业性岗位以及一线管理岗位、公共教育岗位等行政管理类型的岗位。2019年3月29日故宫研究院发布2018年度工作简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故宫最大的底气是400余名已经退休的老专家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故宫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今年故宫计划招聘88人,报名人数达到4万人。”
2.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带来的启示
2.1 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需要转型
《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在2016年1月7日至9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时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后来在哔哩哔哩等视频弹幕网站以及朋友圈、微博、客户端的传播中好评如潮。这意味着,电视媒体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已经面临着亟需转型的局面,其影响力和受众覆盖面已经江河日下,新媒体、工业化生产、院线纪录片是未来电视媒体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当下新媒体时代给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与平台,如各大网络社区和自媒体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移动客户端等。纪录片要想在新媒体时代取得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善于利用与受众更加贴近的新媒体平台,掌握传播的主导权进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2.2 严格把关纪录片内容
《我在故宫修文物》与以往的故宫题材系列的纪录片不同,它没有重点描述故宫的辉煌气派宏伟,而是镜头一转对准了故宫里面珍贵文物的修复这一领域,对准了修复文物的“人”,影片通过描述一个个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流程,以朴实的视角,精美的画面呈现出文物修复的精湛技艺,而该纪录片并不是简单呈现文物修复过程,更重要的是把重心放在了对民族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弘扬上,这对于纪录片文化工作者来说是值得学习的典范。
尼尔·波兹曼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纪录片也陷入此困境,商业娱乐化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应进一步加强纪录片内容的审核把关,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范本,打造高质量的人文纪录片,选题上力求新颖,独树一帜、不落俗套,叙事亲民、活泼又不夸张脱离实际,追求精细制作。
2.3 注重纪录片商业价值增长
我国目前明显存在着电视纪录片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发展前景一直较差,這与我国电视台制播合一的传播体制息息相关,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传统体制,使纪录片市场商业投入与盈利不成正比、院线播放不成熟等问题突出,而资本投入不足又会陷入难以再市场化的恶行循环之中。在相关营销宣传上也是相对欠缺落后,导致市场供求脱节,受众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为了纪录片更好的发展,需要探索更多的商业价值增长的方法。在《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出后的第二年,《国家宝藏》的出现给纪录片的商业增值方法上或可提供一定的借鉴之处。故宫博物院联合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以《国家宝藏》为题举办一次特展。每个博物馆选出一件宝藏入驻特展并拥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由这些明星来他们讲述“大国重器”们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既能拉近了文物与人之间的联结,又能够利用明星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到该纪录片。
2.4 中国文化顺应时宜地走出去
纪录片在国家形象和文化底蕴的对内弘扬和对外宣传方面都扮演者重要角色,是体现了民族精神和国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电视纪录片亦是其纪录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背负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社会责任。最近几年,中国纪录片以《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的精良纪录片,充满了浓郁的中国特色,朴素、真实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在未来的电视纪录片市场,需要我们用世界话语来讲好中国故事,利用好文化纪录片,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传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不只停留于封存,而是融入时代的特征,使之鲜活、传承是新时代的我们应该着重把握的方向,将国产纪录片、将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发扬光大。
3. 结语
作为文化艺术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使命,既包括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包括对处于边缘被人们所忽视的职业群体的关注以及对认真、务实、敬业、严谨的工匠精神的传扬。该纪录片着重呈现了贯穿古今的“工匠精神”,使整个叙事内容的深度和厚度都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松晨.博物馆的文化自信与传承创新[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
[2]杜诗画.《我在故宫修文物》网络走红的传播学分析[J].新闻世界,2016(11):63-66.
[3]郭哲启.工匠精神在文艺作品中的分析——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6(19):96.
[4]周冬冬.新时期电视纪录片创作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