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网融合”的车联网概念以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29王江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三网融合应用分析

王江歌

【摘要】车联网简称VNC,是车辆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中所有车辆信息进行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良好的服务。因认识理解不到位,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三网融合”车联网的概念。“三网融合”即:互联网、车载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所获得的数据,逐渐融合提供更好的服务,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本文提出了车联网的相关概念、内在含义、价值和关键技术等。为“三网融合”的车联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三网融合”;车联网概念;汽车工业;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2.012

车联网源于物联网,又叫做车辆物联网,是车辆与信息化高度结合的一项技术。以行驶的车辆为感知的对象,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能进行车和X(即车和车、车路、车和人以及网络平台)间的网络连接,提高车辆的智能水平,提供全新的驾驶感受和交通服务,也能提高运行的效率。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将车辆部件内部和外部连成信息网络,形成“三网融合”的车联网。当前,对于车联网定义的阐述不全面,只把远程的信息服务认为是车联网。车辆信息化技术发展主要方向是以远程无线通信或者以短程无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车、车路、车人之间的通信技术。如果以车辆内总的通信为基础的车辆内网络说成是车联网,那么在技术上不全面,体系受到局限,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1. 车联网技术发展历程

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导航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信息技术在汽车和交通的应用成为主流,出现了汽车、运输和交通远程技术,渐渐融入智能交通的发展过程。

欧洲多家汽车制造商在2007年成立了Car2Car通讯联盟,致力于实现不同厂家汽车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国外车联网相比,我国的车联网技术起步较晚,最初只能进行导航和救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到2016年9月,奥迪和宝马等公司共同推出5G汽车联盟(5GAA)。总体来看,车车或车路通信技术正在不断和远程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发展。

目前,车联网技术主要有以下3个发展方向: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和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等远程通信技术来建设车载移动互联网;通过微波、雷达、红外、无线局域网等短程通信技术来建设车际网络;通过车辆的内部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等总线覆盖来建设智能车网。三者进行结合,形成了较全面和完善的车联网系统。

2. 车联网全面的概念

2.1 对车联网新定义的阐述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络、各车之间的网络和移动的车载互联网为前提,根据通信协议和数据互交的要求,在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网络,是可以实现智能的交通管理和动态信息服务以及汽车智能化控制的网络。

2.2 车联网的内在含义

车联网中采取联合卫星和远程及短程无线、车内总线通信等多种无线协同通信的模式,能够实现通信的无缝连接,提高效率。当前,最常用的通信方式:卫星通信,车载移动互联网和车内网等都是采用北斗 或GPS通信;远程通信,车载互联网进行光纤、3G、4G通信;短程通信,车间网络采用蓝牙连接通信;总线通信,三网采用的都是局域互联网络通信;集成通信,车载移动互联网采用集成的通信模式和智能网关。多模式协同通信为车联网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扩大了车联网的应用范围,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终端集成通信的模式能够让车联网对信息进行应用和管理。车载终端,车和(车、路、网、人、定位)通讯需求,采用的是卫星、3G、4G、局域互联网等通信;路侧终端,路和( 车、 路、网络、人、以及定位)的通信需求,采用卫星、光纤、3G,4G等通信;消费者终端,人和(车、人、网络以及定位)的通信需求,采用卫星、3G、4G通信;中心网络,网络(路、车、人 )的通信需求,采用光纤、3G、4G通信。

车内网:是指总线建立的较为规范的网络,能进行车辆内的信息和信号的传输控制,能感知车辆的行驶状态、判断故障和控制等特点;车载移动互联网;是远程通信技术建立的车和互联网、后端、云端的网络让车联网用户具有智能的应用管理和信息服务等特点;车际网:实现车辆与附近环境信息在车际网上的传输,具有危险的辨识、智能控制等特点。

2.3 车联网的价值

车联网的主要价值是便捷、环保和安全。车联网能进行多样信息的融合,应用在各个领域开发出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的交通服务,还能为驾驶员提供控制和安全服务,为交通运输提供更加节能和环保的交通服务。

2.4 车联网的关键技术

2.4.1 完善车联网的架构

主要研究:规划我国车联网的架构,规定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的硬件接口标准和车联网的数据互交标准,确认车联网和各领域的安全对接。

2.4.2 建设车联网的通信网络技术

主要研究:融合卫星、3G和4G 、局域互联网、车内总线等的通信,多模式通信技术,短程通信技术,车载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网关和网络管理技术、同源或多源数据协同通信技术。

2.4.3 智能终端和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智能车、智能车载手机、智能的路侧设施设备,智能车和手机无线信息协同通信技术,智能信号控制,智能多变信息设备等,车联网智能应用技术。

2.4.4 建设车联网平台

主要研究:车联网与平台数据的融合,开发车联网应用的平台、车联网的网络支撑平台,和适合各领域专业的车联网业务活动平台。

2.5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

汽车工业:信息化技术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研究车内网、车载移动互联网和车际网的技术开发,以车联网的北斗或GPS系统应用技术和汽车服务技术为基础,形成了国家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交通领域:信息化技术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包括智能的路侧、车路网开发技术,以车联网为基础的交通和安全服务技术,加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转型。金融保险:信息化技术推动金融保險行业的发展,控制风险。包括移动在线支付、车贷的管理、保险赔偿识别技术,建立以车联网为基础的金融保险业务系统。

3. 车联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分析

车联网的应用载体和对象是汽车,其应用能够提高汽车安全和经济的性能,能让汽车变得更加节能环保的技术,因此,车联网的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是汽车工业。

3.1 促进新一代车内网的发展

在车联网中,随着汽车的更新,无线通信设备、用电器件和电控设备的增多,汽车内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新一代的汽车车内网增加智能网关,把各节点连接在无线通信主线上,达到车内网络一体化的目的。当前,车内网不互联,车辆汽车企业的网络协议不标准,阻碍了车内网的发展。但在车联网结构下,能建设规范标准以及模块化的车内网络技术结构,促进新一代车内网的开发。

3.2 保持车辆行驶经济性能

车联网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汽车节能环保方面的发展。车载移动互联网能判断出行中的天气和交通情况,进行动态的路径行驶规划;还能预测一定交通情况,实现智能化的导航,按照道路的实际情况能进行行驶速度的控制,让汽车保持经济的车速范围内;车际网,能预知周围的交通情况,对车速进行控制,减少低效的减速和交通状况的突发情况导致的燃油浪费所占比重较大。能控制车队,让汽车行驶保持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减小行驶的阻力;根据路口信号灯的情况,对能控制车速,减少停车和加速的次数。根据车内网驾驶员行为数据分析,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提醒和预警,减少浪费,保持车辆行驶经济性能。

3.3 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车联网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车辆安全技术方面的发展。车辆的安全系统包括:驾驶员安全辅助、巡航控制、碰撞预警和避撞等系统;十字路口安全支撑系统包括:十字路口防撞、违规报警、停车标志、辅助左右转等系统,以及智能车速调节系统等。能提高驾驶的安全系数,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3.4 优化汽车开发的流程,提高服务的质量

车联网技术为车辆研发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根据用户驾驶习惯、汽车使用环境和天气状况等数据信息,为企进行汽车的设计提供依据;从用户驾驶分类、群体消费行为、汽车使用范围等进行分析,对车辆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减少开发的前期资金的投入,缩短周期。通过调查汽车修理和保养店的维修保养记录、汽车保险数据、发生交通事故的数据等方面,把握上市汽车的使用,发现车辆存在故障和安全隐患,对车辆改造升级,减小市场反馈范围和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汽车的质量,打造品牌意识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平台和远程援助系统,对车辆的状态进行监控,远程维修指导行驶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为驾驶员提供道路援助,提高服务的质量。

4. 结束语

车辆信息化关键是车联网,是远程信息技术和车车或车路通信技术车内一体化发展的结果。针对目前对车联网理解不全面,提出相对全面的车联网概念,进一步对其内在含义进行阐述说明,分析车联网在各专业领域中的应用,车联网技术应用与汽车工业相结合,分析了车联网技术的应用方向以及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最终为“三网融合”的车联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井骁.浅析车联网技术与应用[J].上海汽车,2019,(4):9-12.

[2]黄语骁.车联网网络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世界,2018,(19):49-50.

[3]依克热木·阿木提.解析车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J].汽车与配件,2018,(32):50-51.

猜你喜欢

三网融合应用分析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终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
有为才能有位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