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实践研究

2020-12-29吴洪菲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小学英语信息化

吴洪菲

[摘 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惯性及对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关系的认知错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建构、个性化推送、个性化评价等方式,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让个性化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小学英语;信息化;个性化学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尊重这些差异,并在分析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不仅符合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还能满足学生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环境下終身发展的需求。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要充分考虑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以学习者为主体,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习者有个性地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和锻造品格,帮助他们最终获得自我实现[1]。

一、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现状分析

当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并未真正得到落实,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行为的惯性

在一对多的大班制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但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权力,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这种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虽然不易出错,教师可以轻车熟路地驾驭,但却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虽然教师普遍认同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行为惯性的影响下,如何应对学习者的差异性,根据其个性特征、学习需要及兴趣实施学习活动,选择灵活、开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仍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特殊关注的问题。

(二)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关系的认知错位

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是英语课堂转型的方向,课堂中运用数字化互动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从自身需要出发,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个性化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但不少教师在认知上存在两种极端:一是排斥型。这些教师坚持语言学习要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观点,认为冷冰冰的机器无法代替真实交流的温度,因此,在区域或者学校进行信息技术融合时敷衍了事,象征性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个别可有可无的技术工具,无法体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适切性和必要性;二是技术至上型。这些教师忽视英语学科属性中用英语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目的,忽视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将课堂变成展示各种技术的舞台,本末倒置。

根据以上研究背景,笔者在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中,开展了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的运行机制

小学英语复习课的知识梳理是动态的、互动生成的。个性化学习的复习应建立在学生自主梳理的基础上。在上课前,教师创设学生自主梳理的学习场域;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的互动交流产生的信息差,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意义建构。

(一)个性化学习的复习媒介

思维导图作为英语复习的有效媒介,是学生自主建构、梳理反馈、分享互动、内化应用的常用工具。笔者在复习课前,让学生制作核心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由两部分构成——“我梳理”“我提醒”。学生通过图形、表格、文字、符号、图像等来整理已有的知识结构。

(二)个性化学习的主要操作方法

英语复习课中的个性化建构指向学生整体性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让学生课前自主复习,制作思维导图;课堂上通过分享交流,全班深入研讨,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

在“我梳理”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复习内容的主要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个性化建构知识结构。课堂上学生先组内交流,提取共同点,讨论不同之处,然后选出小组中最好的一份思维导图,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截图上传功能上传至公共平台。全班互动评价,补充生成,师生共同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

在“我提醒”环节,首先,学生通过前测明晰自己学习的薄弱之处;其次,选择平台推送的针对性练习,定向突破;最后,学生根据自己两次测试的结果,选择易错题,提出要注意的事项,在班级分享。

(三)同伴共研的学习形式

在复习课中,同伴协作非常关键,这将有助于学生不断补充、调整、优化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激发思维的增长点,提升学习的深度。教师将学习形式从师——生单向结构转变成师——组——生的组织架构,学生在组内学习、完善[2]。首先,组内分享思维导图,通过同伴评价进行调整与优化;其次,小组推荐,选择典型的思维导图全班交流,在开放的学习场域内交流反馈,互动生成,在全班的互动评价中系统整合,促进学生实现认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优化与进阶。

三、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实践

在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尚学趣”的优势进行个性化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进每位学生个性化发展。现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一般过去时的时态复习课为例,阐释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根据图式个性化建构,明晰学习起点和需求

译林版教材中,从五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出现语法板块Grammar time,一般过去时是六年级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精准把握学情,教师需分析学生对一般过去时是否存在概念混淆、语法知识结构化混乱的情况。在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What have you learned about Simple Past Tense? Please make a mind map about it.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从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建构方式。

课堂伊始,学生将其根据图式、个性化建构的思维导图,通过拍照上传至数字化平台。6人一组,借助平台的截图功能,选出小组中最被认可的一份导图并上传至服务端,全体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点赞,并简述其好在什么地方。师生对话如下:

T:Choose the best mind map in your group and upload it to the platform. You can add like to others mind and explain why you like it.

S1: I like this one because its contains the main  aspects: what is simple past tense, when to use it and how to make sentences.

S2: I like it because its layout is clear and the content is rich. For example, it lists 4 rules for verbs.

在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个性化思维导图的建构中,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1)将一般过去时简单理解为动词变化,以偏概全;(2)结构意识及类别意识薄弱,部分学生将动词变化和陈述句的肯定句混淆;(3)重难点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被部分同学忽视。这些问题准确反映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本节课个性化学习的起点。

教师没有直接将这些问题指出,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自己发现不足,继而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操控者。在分析及评价学生单独绘制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重构并绘制新的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碎片的甚至有些模糊的知识结构,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和综合,形成网状立体的、全面的知识结构系统。

(二)基于数据个性化推送,了解学习状态和教学质量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 “应重视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确保其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3]教师要能够得到学生在学习的相关环节中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1.教学前测,获取数据

有学者提出,教师可“利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构建数据分析模型来发现社会关系和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通过对平台课程点击量、浏览量的记录和分析,进而预测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提出个性化方案,动态地设置学习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习者丰富的学习需求”[4]。

教师可尝试利用英语类学习软件,让学生观看微课并完成一般过去时的学案。学案包括:(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2)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完成短文;(3)用适当的问句完成对话,分别指向一般过去时的意义理解、动词变化规则和句型规则。软件平台统计正确率和失误率,大大缩短了教师批改的时间,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分析数据,有效诊断

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反馈,有效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5]。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和学习兴趣,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起点。通过分析数据,教师精准了解学情:(1)能准确区分一般过去时和其包含的规则的学生仅占45%,缺少对语法结构系统化的认知;(2)一般过去时动词变化正确率60%,否定句正确率57%,一般疑问句及回答正确率62%,特殊疑问句正确率为53%。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情境创设、布置真实任务、个性化推送等方法,定向突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3.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课堂”强调儿童学习的情境性、选择性和个性化[6]。教师以“Last weekend”为主题,创设真实情境,以任务为驱动。首先,让学生猜测教师上个周末做了些什么,再组织学生复习一般疑问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其次,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信息差,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周末时间段,补全教师的日志,帮助学生辨别一般过去时动词变化;最后,设置开放性结局,让学生创编故事结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4.个性推送,及时反馈

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真实地获得、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推送相较于传统教学拥有其特有的优势:在众多的资源中,个性化推送是基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匹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横向迁移更為合理,避免了无谓的低效练习,有利于实现减负与增效。根据前测获得的数据,让学生明晰自己在一般过去时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教师在平台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资源包,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个性化地选择,以达到精准教学、精准推送的目的。

在本课一般过去时复习课中,根据前测数据分析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及学生需求,教师设计并推送了4个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材料资源包,每份学习材料都不是简单的习题堆砌,而是以任务为依托,注重在真实语用交流中巩固语法规则。

资源1——一般过去时动词变化;

资源2——一般过去时否定句;

资源3——一般过去时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

资源4——一般过去时特殊疑问句。

除了以上4个资源包,教师还设计了拓展题,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师勾选的任务后,选择教学平台上其他感兴趣的练习进行拓展。

在借助资源包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结果反馈,了解自己的做题正确率。同时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在线与老师互动交流。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包与及时反馈的互动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持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可以在平台上看到学生在线答题的整体情况和个别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这些精确数据的获得和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持续开展个性化教学。

5.数据对比,分析差异

在此次一般过去时的复习课中,教学前测和个性化推送学习的数据见表1。

从表中可见,两次数据统计差异非常明显,可看出学生在概念区分、动词变化、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正确率都有大幅提高。这些数据均表明,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尤其是个性化推送模式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做到个性化教学;同时,通过数据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程,学生根据数据反馈的结果进行有效地跟进学习,定向突破。总之,这些数据是判断分析学生学习状态、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资源。

(三)借助平台发布和点赞功能,实现个性化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形成性评价是贯穿学习过程的评价,其主要目的不是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并具有个性化的反馈[7]。如果说学情分析精细化是个性化学习的前提,采集利用大数据是个性化学习的基石,那么,多元评价是个性化学习常态化的保障。

在数字化平台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发布学习成果、点赞作品进行线上生生互评;教师能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获取学习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线上个性化评价。此外,教师还通过活动,采取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论是创意表达还是互动交流活动,学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对学生活动中的表达力、创造力和合作程度进行评价,学生可以自我点评,或者邀请同伴对其进行点评,在交流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

在本课中,教师两次用到数字化平台的线上评价功能。第一次是利用点赞功能,借助平台的截图工具,选出小组中最被认可的一份导图并上传至服务端,全体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点赞,并陈述原因;第二次是利用数字化平台投票功能,选出学生最喜欢的结局创编并陈述理由。其中一位学生描写了教师周末去社区做志愿者的经历,一位学生这样点评:“I like this activity because helping others makes us happy.”另一位学生评价说:“I think weekends should not only be colorful but also be meaningful.”该活动不仅关注了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总之,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应结合线上、线下两种评价手段,用好师评、自评、互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励原则为主。用好评价反拨教学,为调整和改进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在研究和实践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内涵,要全面认识计算机、互联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硬件和软件在促进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作用;要充分考虑应用信息技术的实效性,避免走形式、走过场,避免为了应用而应用的一些做法[8]。本项目依托互联网环境,尝试构建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模式,从初步的研究成果看,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提高教学实效。当然,在研究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后续将在以下方面开展研究:一是继续筛选个性化资源、创建个性化题库;二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尝试在阅读教学和对话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学习。

[参 考 文 献]

[1]刘长江.教育人本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學[J].教育评论,2008(4):85-88.

[2]陈馨.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图式建构”[J].江苏教育,2019(9):18-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4]牛朝晖,王松.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教育之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39-41.

[5]管红增.建构大数据,实现个性化学习——玉环县城关一中学习分析系统建设案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42-46.

[6]黄小燕.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课堂:基本理念与实践探索[J].教育视界,2018(8):49-5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6.

[8]程晓堂.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1):6-9.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个性化学习小学英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教学资源支持下的Sakai个性化学习研究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