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校园”2020新作展
2020-12-29
序言:在2020年这个可以载入史册的特殊年份中,视觉艺术教学与创作都经历了由线下到线上、由实体到虚拟的巨大考验。但同时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生存体验也同样为之提供了新的给养,正如莎士比亚所说“逆境和厄运自有妙处”,自然世界反馈人类与灾难,灾难引发人类止步思考新的存在关系。“时空标记”新媒体艺术展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与思考所展开的一场视觉讨论。展览不设开幕式,作品安静的在美术馆内等待着观众偶不经意间走入美术馆,并与之互动共鸣。作为校园美术馆,这里不单是展览现场,同时也是教学现场,展厅中所展出的作品不仅是结果也同样是过程。在这里艺术家通过作品输出个人观念,观赏者接收体验思考,在这里“学习”不再是单向的输出与接受,而是平等对话后所产生的智慧光芒。
王芷子,毕业于安大略大学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系(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影像媒体展。
1、关于《五千线》
图/文/王芷子
二维的画布,百年来被作为与空间抗衡的平面。一层白漆后隐藏着无数纤维,经线纬线相压,重叠的部分形成微小的弧度。在平面上构画,构一个虚幻境,殊不知底下的纤维,这些细微、强韧、互相挤压、密不透风便是真实,从纤维出发探寻空间与物质存在。编织的动作蕴含着时间,拆散画布,使纤维自由,纤维的自由是混乱的,是无所不在的。纤维被拆散后,先前的紧绷、秩序与隐藏便再也回不去。拆解是个缓慢的过程,蚕吐丝并自觉而不自知的结成蛹,抽丝人做的不是结蛹的逆过程。拆了画布,还是没有将纤维解构,就算分解了最细的丝线,其中竟还是藏着无尽的空间。不是拆解的动作造就了这个空间,而是它永久的、自理的存在着。
宋有为,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师从武宏。短片《微观的入侵》、绘画《臆想》《表情》《生长》系列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永久收藏。
2、关于《微观的入侵》
图/文/宋有为
自然界中,弱肉强食是生物的生存法则之一。但有时体积庞大的生命会被貌似弱小的生命控制,一种生命体被另一种生命体所取代,从而有了新的开始,这样周而复始。片段式的视频,是一种自我纪录的方式,通过运动的画面去呈现一种对抗与交融,这种对抗与交融也隐喻着生物平等的自然法则。
宋有为,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师从武宏。短片《微观的入侵》、绘画《臆想》《表情》《生长》系列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永久收藏。
3、关于《Infinite》
图/文/吴穹激
以视频的表现形式展示当代消费主义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运作,如何改变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身份。用作品映射消费者在现实中的无限欲望。生活中的场景最终都以照片的形式传播到社交媒体上,而每个场景又都是开始,最终回归到最初,总是处于循环状态。消费者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就成为了商品广告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循环中,自恋被放大,消费主义被加速,资本被扩张,资源被浪费,消费者沉浸在消费和炫耀的愉悦之中。
吴穹激,毕业于伦敦传媒学院,其作品通过摄影、录像、绘画、雕塑、表演等?式探讨当代消费主义与社交媒体、自恋者?理、神话意蕴之间的密切关系。
4、关于《迹忆》
图/文/王帅
这是一个私人化的世界,承载着生活中的事件和细节。在充斥着生活经历的地方,贴近自己,与自己交谈,被自己吸引,体会最深的自己。由碎片组成这些代表着我的记忆,既极为清楚又特别模糊,是一切说不清道不明东西的混合物。
王帅,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摄影艺术系负责人。个人研究涉及静态、动态影像;绘画;空间等多方面。作品曾在国内和法国、德国、韩国、墨西哥、美国等多个艺术机构展出。
5、关于《风城》
图/文/高岩
自唐代以来,福建沿海就是中国海上商贸的集散地,这片地域的文化有着海洋文明的特征。岛上自然资源丰富,村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还有很多海岛建筑还仍保留着原始风貌。这里的风很大,台风经常在这里登陆,很多地貌形态是风塑造出来的。我尝试从个人的视角来记录这片岛屿的变化,并在连续的观看中去理解当地人与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去思考他们是如何在新的文化生态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位置和生活状态,去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
高岩,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摄影作品先后展览于法国巴黎大区摄影中心、法国里昂当代美术馆、法国里昂天空的蓝当代摄影中心、中国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器·Haus空间、西安美术馆、日本旧日本银行广岛支店等艺术机构。
6、关于《望》
图/文/韩慧荣
“望”的古字形像是一人站立地上张大眼睛远望的样子,本义指向远处、高处看,由本义引申指期待、希望。以“望”为名,在特殊的日子里,于家中阳台为目光所及最远的风景拍摄照片的一次集合,同样我怀抱着希望……
韩慧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实验艺术、传统语言转换、中国民间美术研究等领域的研究与创作。
7、关于《钟楼的畅想》、《紫禁城的畅想》
图/文/沙子鉴
将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地点与现代人物结合,同时使多条时空线交会,思索时间、空间、现实与历史的关联及个体在此时的境遇。
博士、北京理工大學教师。参加了“法国青年美术家作品展”(JEUNE CREATION)、“里尔当代艺术展”、“Houilles双年展”、 “ISSY双年展”、“Le pecq 当代艺术展”、“Montrouge当代艺术展”、“巴黎五月沙龙”等欧洲当代艺术展,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被多家机构及个人收藏。
8、关于《消失的北大》
图/文/何贝莉
2008年,重返校园。偶然发现北大里有一片“荒野”,那里草木横陈,人迹罕至;那里是流浪者的家园,探险者的乐土。我一直以为,一座没有荒野的校园不是一个“好”校园。然,就在此后几年间,这片荒野逐渐消逝了……
何贝莉,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人类学专业,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9、关于《这一代》
图/文/张冉
一方面怀念年少时的纯真,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回归当下的纷杂,所产生的焦虑感,令年轻人不安。是因为抗拒身上最珍贵的品质被岁月消磨,但同时又深刻感到这种趋势不可抗拒。这些特征是时代赋予的,它给每一个人身上都印上了特殊符号,而这种众多个体的所谓焦虑交织一起,即集合成了这一时代特征,这一代人各式的际遇、身份和面貌。
张冉 ,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硕士研究生在读。作品参加“丽水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第二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首届天津市青年摄影展”等。
10、关于《家务水墨》
图/文/刘姝铭
当时代退却了宏大叙事,日常生活就被赋予了仪式感。宣纸、灰尘和粘辊子,是我京津两地生活方式下双倍家务活儿的产物,也是日常自我修行的一部分!
生于1978年,现任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委员。中国数字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
11、关于《绚烂》、《这不是一场雪》
图/文/于新颖
脆弱、锋利且充满韧性的纸也可以作为主体创作材料,这是对生命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状态的反思;日常生活中的塑料、纸以可以作为主体创作材料,通过绘画、影像与综合材料结合的手法,传达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于新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设计教育、综合材料设计。2017年在美国纽约举办个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出版专著2部。
12、关于《列车》、《微尘》
图/文/邱爱艳
我们曾经怀揣了梦想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为了它我们曾经无依无靠、我们曾经颠沛流离,但喧嚣的都市却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理想变成了现实中的名利场。源于一首歌(五百里)的歌词,作品中的文字印证了我们的初心,也是每个背井离乡人的心声。
人类总是试图改变周围的一切,甚至于自然法则,然而我们所认识的宇宙星空之外还有人类无法观察无法控制的时空存在。对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及霍金时空观的思考,包含风向图、星体、医疗器械、病原虫体等,这一切都不过是星球中的一粒微尘,在这浩瀚的宇宙里,拯救人类的也只有人类自己。
邱爱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视觉传达,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讲师。
13、关于《共生的循环》
图/文/常睿
想象中的星球,由六块大陆组成,北半球的四块大陆对应四种不同的生命生存状态,而南半球两块大陆的主题是对北半球的大陆的补充。星球以漂浮、自转的方式呈现,六块大陆循环呈现,代表生命的轮回,生与灭,希望与绝望共存。
常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师从武宏。
14、关于《绽放》
图/文/朱奎
2020年对于所有经历的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显然是幸运的。经历了如此不平凡的时期,我们的生命必将再次绽放。黑色部分代表着2020年的前半年,也代表着这个成熟的环境;白色部分代表的是后半年,也代表着一片天;折线是心电图的灵感。
朱奎,江苏人,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现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作期间多次参加专业展览的策划及协调工作。
15、关于《化身》
图/文/马志强 马志勇
将“土豆”这一老百姓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食物演绎为“神”系列的当代剪纸作品。土豆之意为众生的守护者,平民的信仰。
马志强、马志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对80后兄弟组合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和设计教学多年,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重要展览,作品被国内外收藏机构收藏。
16、关于《乡的初心》
图/文/张奋飞
走进乡村,走近乡土,回望故土初心,发现自我,寻回人生目标。
张奋飞,任教于中北大学艺术学院,中法数字影像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坚持艺术创作实践与艺术理论研究双修,个人艺术创作主要为摄影及新媒体影像装置。作品曾参展于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厦门中国欧洲艺术中心、福建省美术馆、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法国利姆赞省当代艺术中心等。
17、关于《虚拟的孤立》
图/文/张威
一个交互网页游戏,包含线上的网页游戏和线下的装置两个部分,重点在于线上游戏部分。反映了治愈后的病人所遭受的二次伤害,重新反思“距离”这一概念。思考患者们的内心诉求,在新的科技语境和自然灾害下,人类应该如何有所作为以及应对未来的挑战。
张威,新媒体与数字交互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师,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交互传播设计专业。作品在V&A美术馆,Ars Electronica 2020奥地利电子艺术节,伦敦设计周2020展览。
18、关于《鱼上山》
图/文/余乐晴
我与父亲的第一个合作作品,是我与父亲的交织点。唱片机唱针划过的沟壑,播放的是我们分歧又相同的声音……,我思考着:年轻一代的人在成长中与父辈沟通的隔阂,并非一定要去填平,只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的方式。
余乐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作品曾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入围“第二届1839摄影奖”。
19、关于《第四张床的温度》
图/文/王誉
把事物的关键节点与人的记忆关联,当你躺下再起身回头看的时候,它或许也残留着你的温度、承载着你的情绪。我想可以叫它“第四张床”。由特殊温感材质覆盖,经过长期测试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作品下部是由定制的床搭建,由常见的棉和棕垫以铁构成。人的身体各个部位与“第四张床”接触时,都会留下印记,10s过后会恢复到之前的样子(整体呈黑灰色)。
王誉,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生,作品曾参展北京青年艺术双年展、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等。
20、关于《亦现—叠加的转化》
图/文/张澜涛
伴随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更迭,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种原始的、自然的、传统意义上的人正在消失,数据模型在人类认知领域不断突破,人类存在的意义是否会被取代?数据是否会实现人类的情感、进化、智能、意识?尝试对此疑问展开思辨。用数据回溯水墨语言,借助传导介质转化,以抽象图像形式呈现,把捕捉到的外界场域数据信息记录在场。
张澜涛,天津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作品曾参加“超形式新媒体艺术展”、“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全国百校联展”等。
21、关于《同面》
图/文/孙聪
疾病的侵袭并不会因性别、年龄、民族、国家、地域的不同而差别对待,我们无需多作为什么,隐去自我,只需一个口罩,我们便是同路人。因为我们不仅是“受害者”,也是抵抗的“一家人”。
孙聪,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研究生,拥有电子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在艺术与科技的碰撞中不断探索。
22、关于《装置—盲盒》
图/文/单翀
2020年,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物品,口罩、消毒水、手套等开始变得异常紧缺,一个普通的口罩也成了人们疯狂争夺,购买的对象。将防护物资与现在的盲盒文化联系在一起,做了一个防护盲盒的虚拟商品,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本来可以随便得到的东西,现在却只能靠运气成分。
单翀,就读于英国提赛德大学概念艺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