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课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2020-12-29刘群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课程质量民办高职

刘群

摘要:文章基于课程对民办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制约课程质量的问题与根源,设计课程层质量保证子系统,提出学校、教学单位、专业群/课程群三层课程质量管理保证体制,并围绕课程开展的全过程,提出常态化课程设计、校企双主体共同建设、课程评价等课程质量保证机制。

关键词:民办高职;课程质量;质量保证体制;质量保证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2-0146-03

1引言

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内在追求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而今,通过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创新,成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课程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随着高职教育多元化、多样及个性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建立并运行完善的“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现实课题[1]。通过课程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实施的高效性以及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在入学时的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弱势,而面临的压力往往更大。

2 制约民办高职课程质量的问题与根源

2.1组织架构不健全

限于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压力, 普遍存在组织架构不健全的现象,一些部门承担多项业务。虽然在质量提升的需求激励下,成立了质量监管部门,但却无充足的人员有效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或主要通过教育考勤等方式来执行,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监督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有些学校主要依靠教务处、督导等来执行质量监管工作,各教学单位无专门进行课程质量管理的组织及人员,质量监管责任人不明确,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给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2.2 缺乏优质资源

师资是学校课程质量的保障,是课程设置、设计、实施及评价的主体,高职院校由于其职业性,兼具高学历及高技能特征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但是,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大,能给予的福利待遇有限,在优秀人才的吸纳上往往会受限。

教材是保证高职课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但是许多教材的编写与企业真实需求相差较大,甚至过时。教材内容陈旧,甚至教材内容与职业需求缺乏有效的衔接。

2.3 多方参与不够

课程质量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参与是高职课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关键,学生未有效参与或参与的形式单一,这就不能有效发现问题,无法对症下药,用人单位也实质性参与较少,导致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可能并不一定会满足社会的需求,一线教师参与不深,致使现代职教理念和方法尚未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

2.4 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

高职教育要发展,产学研合作是根本,而通过产学研合作这一手段来实现质量目标,本质上依托的载体是课程,因此,从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到评价整个过程都应贯穿于产学研合作中。但是,专业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在许多民办高职中形式大于实质,虽然有企业人员来校授课、参加论坛或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等,但是企业真正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环节很少,而企业的用人需求日新月异,学校课程教学容易出现与企业需求脱节的情况,学校的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推广率低,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也并未落到实处,对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效果甚微,校企双方利益不平衡,产学研合作推动力度不足现象普遍存在。

3 课程层质量保证体系

3.1 课程层质量保证子系统设计

根据“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工作模式[2],基于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设计包含阶段性改进循环与常态纠偏的课程层质量保证子系统,如图1所示。

阶段性改进循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确定符合校情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及课堂教学规范,着重进行包含课程内容和方法、课堂管理、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的课程设计,做好师资、教学资源、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安排与组织工作,为课程实施提供基本保障,课程实施的目标是使学生的学习成果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

常态纠偏。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通过智能化信息平台,实时地对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专周、相关活动、各项工作開展等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及预警监测,形成基于数据反馈的常态纠偏。

3.2 课程层质量保证体制与机制

3.2.1保证体制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法则表示,85%的质量问题是由于管理制度和体系造成的,对于高职课程,通过质量管理体制促进课程质量提升也是一项重要工作[3]。

(1)学校层面质量管理

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对课程管理、课程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课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进行审议,制定、优化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方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并向校领导提供决策咨询。

教务处是具体负责课程管理的部门,在课程质量保证体系中发挥指挥、服务和协调作用。对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全面负责并实施全面管理:收集分析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提供信息;设计、调整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方案;指导各系课程层面工作的开展;组织和实施课程质量评价。

(2)教学单位层面质量管理

系主任对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的质量保证工作进行总指挥,对学院所开设课程的质量实施全面管理,组织好课程设计工作,定期组织校内外同行、企业专家对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监督课程实施的各质量环节。

(3)专业群/课程群层面质量管理

专业群/课程群是课程层面质量保证的具体执行单位,在系主任领导下,负责课程设计,组织审核、评价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性及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3.2.2保证机制

(1)常态化课程设计工作推进机制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对岗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都应围绕典型工作岗位及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整。行业与企业的升级,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涌现新的职业、岗位,带来岗位工作形式及工作任务的不断变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课程教学的新任务、新要求,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时代新使命,“1+X”证书对课证融合的新探索,都驱使将课程设计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进行推进,形成完成的课程设计工作体系及各级组织机构。

(2)校企共建课程机制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构建并完善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机制 [4],是保证课程及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方向。

首先,制定校企共建课程工作量及报酬标准,将建设工作纳入教师考评范围,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建立或完善课程建设管理与评审机制,明确资源建设成果及各自的规范,确保课程教学、岗位工作任务、实际生产实践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同时,对优秀资源建设团队进行表彰,发挥示范作用。

最后,制定资源共享机制,搭建或扩展开放性学习平台,能够让资源为学生所用、为教师所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借鉴的价值,提高所资源的使用价值。

(3) 完善课程的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针对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课程实施结果四个环节,主要评价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适配性、课程设计所体现的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组织实施过程合理性、课程实施对课程设计目标的达成度。如图2所示。

课程设置评价主要包含课程来源、课程地位、课程作用、课程目标四个方面,评价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一致性等,课程设置评价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依据。

课程设计评价主要包含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四个方面,要保证课程设计所体现的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必须规范课程负责人的资格标准、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标准、反映课程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以及所选教材之间的匹配度评价标准、课程教学对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等。

课程组织实施的评价,主要包含教师教学、课堂组织、学生学习、任务完成四个方面,评价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教学组织中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运用的灵活性,以及学生学习计划制定、课堂表现、学习任务完成等。

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是课程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工作,主要包含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习成果四个方面, 评价是否通过课程实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成果取得的效果。

首先,针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领域课等不同课程类型,分别根据课程的功能及地位,明确课程负责人和授课教师的资格标准。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明确在课程设置、设计、组织实施、实施结果等不同环节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只有实施全面评价,才能有效地发现各个角度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的改进措施才更具有针对性。不同课程的目标、功能定位不同,适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只有确定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标准,对课程的评价才是科学可信的。

第三,评价主体多元化及独立性,专家及同行共同对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由教师自己、专家、同行及学生分别按不同权重共同对课程实施进行评价,从一线教师中选择合适的人员参与评价,而不是由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评价,采用“管评分离”,保持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人员的相对独立性,更好地保证课程评价的公平性。

最后,必须保证评价结果反馈的时效性、课程评价程序规范化。专业因为人才培养周期长所以评价的周期较长,而课程的实施周期较短,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有助于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样,课程评价从发起、实施到逐层上报等具体实施的程序及制度规范化,是课程评价工作落到实处的保证。

(4)资源保障机制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各种资源的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包含人力资源、财政资源、教材资源等。

无论是高水平的职业学校还是高水平的专业群建设,其依托的重要载体是课程,而优秀的教师资源是课程质量保证的前提[5]。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讲,最缺少的是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因而,首先,需要建立从学校到系到专业各个层面一致地从“高技能”角度制定的教师引进与培养规划与政策。其次,在引进方面,学校制定“双师”素质认定程序、制度及标准,结合专业发展规划及课程授课资格条件,按程序进行人才引进。第三,在培养方面,学校提供平台,各系部及专业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让教师进行技能、业务培训或工作室建设等。最后,完善“双师”素质考核机制及激励措施。

课程层面的质量保证离不开财政资源的大力支持。实训场地建设与维护、各种教学仪器、设备、仿真软件购买与升级、维持教师高投入与积极性的激励、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的培训、课程建设与改革等。需要围绕课程,合理规划及配置相应资源,制定一系列财政资源保障制度。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如何升级教材推动并落实教材改革,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需要一系列机制保障。首先,结合专业建设工作目标,学校建立校企共编教材开发规划。其次,为引导教师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紧扣技术与工艺改革的前沿动态,避免教材内容陈旧,同时顺应课证融合、“1+X”证书制度等教育新需求,加强教材内容与职业间的衔接,制定或完善教材建设及管理办法,明确教材开发的流程、原则及要求。第三,建立教材审查制度。最后,建立优秀教材选用的管理办法等。

4 总结与思考

文章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课程质量提升的现实需求,结合“8”字型质量螺旋,提出包含阶段性改进循环与常态纠偏的课程层质量保证子系统,并从质量保证体制建设及常态化课程设计工作推进、校企共建课程、课程评价、资源保障等机制建设两方面进行保证与落实。

此外,如何将阶段自诊与常态纠偏进行有机结合,保证课程质量实现全过程提升;如何有效利用所采集的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及有效的预警机制;如何建立起可行性高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教科研成果在企业的推广转化等,将是后期持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秋明. 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丁才成,陈炳和.高职院校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7(8):55-58.

[3] 李響,仇大勇,黄晓燕.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J]. 职教论坛,2018(2):58-63.

[4] 陈萍. 企业如何参与职业院校课程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23).

[5] 李梦卿, 刘俏楚.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度性统一与区域性特征[J]. 职教论坛, 2017(25).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课程质量民办高职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民办高职院校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探析
基于“闭环控制”原理的课程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