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29李学锋郑毅杨建强项东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2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

李学锋 郑毅 杨建强 项东升

摘要:价值引领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式。本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对课程的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点的契合、课堂思政的教学组织方式等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计算机网络;育人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2-0126-02

Abstract:Value leading is the cor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value l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aking the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the course and the education poi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value leading; knowledge impartingr; computer networks; education point; teaching methods

1 引言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进行评价的基本准则。价值观是一种内心评价规则,用于判断好坏、分辨是非。价值观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价值观不仅支配其对事物的看法与判断,支配着其认识世界、自我定向、自我设计,还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价值观不仅反映一个人评价与判断事物的基本规则,还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与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

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价值观不是直接教出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而在外部因素日积月累的作用下,由个体自身逐渐自行构建的。课程思政就是通过“加强课程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面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意识地融在不同的学习场合,整合进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与捕捉,润物细无声般地建构起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基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索与实践。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其特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类、通信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是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还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在本科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计算機网络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迅猛。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知识体系大多是基于当前的互联网进行构建的,课程内容一般按照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结构进行展开。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知识构成跨学科、技术更新速度快、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并且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所以,计算机网络课程具备很多可以进行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3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3.1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

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自觉地承担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责任与担当。如何很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路径。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课程思政,是指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提炼课程的知识点与思政育人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树立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提升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用感。

3.2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的育人点

课程思政教育中,找到课程知识与思政育人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当课程知识点与思政育人点两者契合时,会产生同频共振,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程知识点与思政育人点,我们进行了下面的探索。

(1)通过专业领域的发展历史与取得的成果,增强民族荣誉与厚植爱国情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可以说更是厚积薄发,突飞猛进,且这种现象在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我国互联网的模型(如:接入主机数量与用户数量)与性能(如带宽速率)都位于世界前列。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网络应用更是引领世界、独占鳌头。网络通信设备以及网络通信技术方面,从先进性与可用性上来讲,以华为5G通信技术及产品为代表,已经整个行业中占据中重要位置。

通过展示发展历程与成果,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发展历程的艰辛、民族国家繁荣进步的来之不易、党的领导的英明果敢,往今对比,中外映照,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正在一步步地走向复兴强盛,激发、培养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与荣誉感,厚植爱国情怀。

(2)通过专业的技术更新与国际竞争,激发创新思维,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发展迅速,网络技术更新速度以及网络相关应用产品换代周期,在整个信息产业中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网络技术更新与网络产品换代,来自根据市场需求而引发的竞争,推动并激发思维创新。

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这些知识点与思政育人相结合,在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了解到当前技术存在的局限与瓶颈、明白奋斗的方向的同时,感受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创新思维,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3)通过课程实验及工程实践,提升辩证唯物的科学分析能力,增强综合素养。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及工程实践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原理实验与网络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养成用辩证唯物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尊重科学,脚踏实地地把事件做成做好。

通过工程实践,树立与涵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工作作风,养成不断提升工作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作品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让大学生为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凝心聚力,逐梦前行。

(4)通过典型事件,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法制观念。

在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领域,发生过很多真实的且很有影响的典型事件,例如,斯诺登事件(网络安全相关)、美国制裁中兴事件、美国制裁华为事件。国内的一些网络诈骗、网络攻击事件。通过分析这些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法制观念,提升品德修养,做正能量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3.3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方式

课程思政的教学中,我们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育人点,分别采用水乳交融式、主题讨论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组织方式来实现课程思政。

(1)水乳交融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政的内容无形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时,顺势介绍我国网络技术及应用的突飞猛进与取得的成果,以此,增加国家荣誉感与爱国情怀。在讲授网络实验或工程案例时,可以进行科学地分析,将专业知识点和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形成化学反应,培养综合素养。在讲网络安全时,可以讲到对网络攻击以及网络诈骗分子的打击,增加学生的法制观念。

(2)主题讨论式

对于一些主题,如网络攻击与信息安全,新技术发展等可以通过主题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课程思政,充分调动学生的積极性,促使学生对保障国家、单位和个人网络信息安全重大意义的思考、对将来的IT从业人员责任意识的审视。对敬畏网络安全法规、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等价值观产生共鸣。

(3)自主探究式

对于一些具备深远影响的主题,如美国对中兴、华为的制裁事件,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主题,让学生从原因、冲突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精神。另外,如我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发展,也可以各作为一个课题,分析发展历程,取得的原因,未来发展趋势等,培养科学分析的能力,独立自主的精神。

3.4课程课程思政的学生反应与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中一般是引入一些典型事件案例、典型人物进行分析与价值引导,我们发现学生很感兴趣。这种方式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这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需要在专业教学的同时,收集案例,并能进行适当的引导分析。

4结束语

本文基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理念,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从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点的契合、课堂思政的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课程知识点与思政育人点的无缝融合及共振,配合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强有力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2016.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